APP下载

需求并非全部

2009-01-12

软件工程 2009年10期
关键词:计算资源李彦宏后台

百度“二李”——李彦宏和李一男对“需求和供应”做了耐心解释。所谓“需求识别”就是确定用户究竟要互联网为他做什么,这是互联网科学最复杂和最具技术含量的一个领域,包括了上述的语义分析、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和海量计算处理等关键节点。

以搜索的用户需求识别为例,单个的请求首先被拆成不同粒度的多个语义单位进行分析,后台经过数亿次计算来识别这个需求,然后在百亿个网页资源中检索并进行需求分配——整个过程在不到1/10秒内完成。在用户需求识别技术方面,百度目前是全球最强的,每天要从搜索框中获取超过10亿次搜索请求,并在极短时间内对这些需求进行识别响应。尽管如此,当框计算将用户需求从搜索向其他应用领域延展时,框计算后台对用户需求的识别能力还需要大幅度的提升。

另一方面,框计算平台前端的需求识别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合适的应用在平台上及时响应这个需求,一站式服务也不可能完美实现。因此,要使更多的应用在框计算平台上实现就绪,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框计算平台要足够开放,包括产业标准和技术接口,让应用服务商能以最简便的方式加入;同时,框计算平台也要为应用服务商带来更大的利益,这主要牵涉到框计算上游海量用户资源和需求的分配问题。

这样的解释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有不同意见认为,框计算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信息展现方式的改进,而非一种全新的技术,与计算两个字真正有必然联系的是后台的阿拉丁平台,甚至是云计算本身——百度一再强调的框计算面向用户需求的前端响应能力,其目的显然是为了与云计算分庭抗礼。

“框”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需求收集器和分析器。在李彦宏提出“框计算”概念之前,其实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上已经有形形色色的各种计算框,词典框、对话框、搜索框……但这些各种各样的“框”,都只是在特定语境下才有意义。比如词霸里的词典框,用户只有在获取单词释义时,才会到这个框里输入内容;同样,用户在词典框里输入别的需求,词典框也不会给用户任何有意义的反馈。而李彦宏所提到的“框”,用户可以输入任何类型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框”是万能的,因而也必须是“智能”的。

其次,由于“框”能在互联网可选范围内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匹配最佳的应用和服务,这个“框”又带有典型的操作系统特性。就像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上面可以运行Office、浏览器、杀毒软件等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词典、计算器、日历等简单应用目前已经能通过百度“框”直接运行,视频、杀毒、游戏、购物等互联网应用近期也有可能被“框”直接启动,如果越来越多的应用确实能在“框计算”平台上运行,“框”将对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

众所周知的“云”,则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等。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这使得应用提供者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这也是云计算获得众多大企业支持的重要原因。

李彦宏描述的框计算提供的是近乎完美的功能,而云计算是未来互联网的一个模式,因此针对二者的比较并不适于同一层面。不知道是否偶然,谷歌在前一天也举办了一个主题为“互联网-未来”的大会,至少从地图或搜索产品创新展示角度使得百度的框有些“黯然失色”。

业界暂时无法揣测今后究竟哪一种技术流派将主宰互联网,不过,即时需求永远不是这个市场的全部——创新的意义正在于:它可以制造新的需求。

猜你喜欢

计算资源李彦宏后台
基于模糊规划理论的云计算资源调度研究
改进快速稀疏算法的云计算资源负载均衡
李彦宏的调侃
李彦宏的AI观
后台暗恋
基于Wi-Fi与Web的云计算资源调度算法研究
耦合分布式系统多任务动态调度算法
前台、后台精彩花絮停不了
以“后台”的名义节省电池用量
电力调度中后台监控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