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009-01-11刘奕能

师道·教研 2009年1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世界历史

刘奕能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更符合教育规律,也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在应试教育机制中,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历史学科的学习动力的培养,应立足于历史学习兴趣、历史学习动机的培养,而不应指望靠考试发生效力。通过改进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这是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前提。为此,教师要充分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寓教于乐,在历史教学中探索愉快教学。

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来实施素质教育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探索。

一、植根文化遗产

利用我们中华民族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进而使其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

1. 结合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度责任感;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人生价值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内涵,启发、教育、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 结合中华民族众多震撼世界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情,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如领先于世界的天文学成就:商朝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唐朝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了子午线长度。领先于世界的数学方面的成就:西周初年商高讲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南朝的祖冲之精确地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要早1100多年。在地震预报方面,东汉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动仪要早1700多年。此外,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主要标志,它们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这些文化成就,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结合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或当地的革命遗址、爱国主义纪念馆来教育学生向英雄学习,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如在讲授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一节内容时,介绍“戚家军”的严明军纪,如规定:击鼓该进,就是前面有水有火,也要奋勇前进;鸣锣该退,就是前面有金有银,也要坚决撤退;戚继光的名言“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使学生知道“戚家军”在抗倭时奋勇争先、不怕牺牲的事迹,领略“封侯有价,爱国无价”等宝贵的价值观,触动学生的爱国心。再如讲授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的敌后抗战这部分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观看资料片《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抗战题材的影片,还在课堂组织学生听《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等抗日救亡歌曲,让学生在视听上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誓死捍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开发利用多媒体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一系列有关的表象融合在一起,创造图文并茂、生动真实的环境,构成一幅新的景象,用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授。如根据教材的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它丰富的表现力、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可以营造一种充满趣味的、让学生自觉参与并能够同学生产生心灵呼应的直观教学情境。这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和实践活动中去。还可以利用影视、录像片有效弥补教材的不足,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要增强学生对历史、对现实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从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世界历史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新历史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