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2009-01-11陈朝惠

师道·教研 2009年11期
关键词:王友书信开花

陈朝惠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批评学生很有一套,最具艺术性的莫过于他“四颗糖果”的故事。作为一校之长,他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派头,也没有声嘶力竭地吼叫,更没有武断粗暴地拳脚相加,而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尊重王友同学的人格和尊严,以诚相待,通过小小的四块糖果,以表扬的方式委婉地提出了批评的意见,这种独具匠心的批评艺术触动了王友,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进行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之一。高明的批评艺术,能让人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它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教师能否把握批评的艺术,将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成败。

一、谨防七种错误方式

1. 挑战式:“我要是管不了你,我就不当老师!”

2. 挖苦式:“你当然比老师聪明啦!”

3. 告状式:“我管不了你,叫你家长来!”

4. 预言式:“我看你不会有出息了。”

5. 孤立式:“同学们的宝贵时间被你浪费了5分钟,你看怎么办?”

6. 记账式:“现在我不跟你计较,到时老账新账一起算。”

7. 驱逐式:“不想上课就马上出去!”

二、巧用五种方法

1. 以褒代贬法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发现一位平时表现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在看小说。我很气愤,走过去把他的小说没收了,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肃批评了他,说他不长进、永远也学不好等等。当时我只是想好好教训他一顿,促使他改过自新。可是,过几天我又看到他上课看小说,我单独把他喊出来谈话。刚开始不论我说什么他就是一言不发,最后他满脸委屈地说:“反正我也学不好了,学也没用!”听了他的话我立刻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教育方法欠妥,我不该把话说得太绝,我的批评不但没有让他产生上进的愿望,反而伤了他的自尊。于是,我首先诚恳地向他作了自我批评,然后对他说:“其实你还是很聪明的,字也写得很好,我想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不比别人差!”听了我的话他露出了笑容,从那以后他的学习情绪有了明显改观。

2. 暗示法

在批评学生时点到即止,适时沉默,启发、暗示、诱导其自我认识。我们可以采用沉默的方法给他施加压力,让其自省,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对于自尊心强、爱面子的学生效果较好。因此处理问题不大的错误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暗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已构成或即将构成过错,避免再犯。

3. 幽默法

一次我发现班上有几名学生在偷偷学吸烟。在班会上,我幽默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吸烟有三大好处:一是能防止小偷,因为吸烟的人经常咳嗽,尤其夜里更加厉害,你的咳嗽声就能将小偷吓跑;二是节省钱财,吸烟常常引起驼背,尤其从小就吸,烟龄较长的人驼得更厉害,这样在做衣服时可以少买些布料;三是减轻子女负担,不要他们养老,因为吸烟减少寿命,成不了老头。”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并在笑声中顿悟了吸烟的害处。

4. 示范法

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比如在清扫垃圾时,我班的一个学生光说不干,班干部批评他,他还顶嘴,我听说后放下手中的活,走到他前面轻声说:“你累了,先歇会儿,我来扫。”我从他手中接过工具干了起来,无声的教育使这位学生醒悟过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5. 书信沟通法

对于许多敏感的话题,教师如果无法通过语言与学生有效沟通,那么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来委婉地表达批评和责备的意味。魏书生老师就非常喜欢用书信的形式与学生交流,他的很多批评也是通过书信来完成的。一次,魏老师发现班上两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始出现早恋倾向,学习成绩下滑,直接找他们谈话可能反倒使早恋倾向变成现实。经过认真思考,魏老师决定给两个学生分别写一封信。信中用家乡果树早开花早结果的例子说明,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是会受到自然规律惩罚的。老师的信引起了他们的深思,后来他们分头找到老师,表示要以学业为重,把感情的事先放在一边。

三、防止三种情绪

批评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教育的开始。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批评之后,教师要做到“三防”。

1. 防学生自暴自弃。教师批评之后,应留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防学生自暴自弃,批评教育与关怀爱护相结合,帮助其走出低谷。

2. 防学生疏远老师。学生受到批评后,往往与老师有一个疏远期,对此,老师更要主动去接触学生,必要时进行回访,交换意见,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走出阴影。

3. 防秋后算总账。学生成长的进程本身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不断进步的过程,对待过失错误,千万不可揪住辫子不放。秋后算总账的批评是对学生自尊心的彻底否定,往往会使学生失去上进心。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王友书信开花
Conductivity effect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ollisionless to collisional regimes in cylindrical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s
Multi-layer structure formation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s in plasmas
Spatio-temporal measurements of overshoot phenomenon in pulsed inductively coupled discharge∗
Measurement of electronegativity during the E to H mode transition in a radio frequency inductively coupled Ar/O2 plasma∗
《一棵开花的树》
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