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80后”遇上“90后”

2009-01-11程莎莎

师道·教研 2009年11期
关键词:基廷冰山任课教师

程莎莎

沟通,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代人越来越忙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因为缺少沟通而越来越大。父母与孩子可能成了陌生人,老师与学生可能成了敌人。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心与心的距离犹如大海上漂浮的冰山一般,看似不远,却都各自为阵,只顾自己。冰山的融合,其实只需要那一点点温度而已。我想只要有那一点点的温度,冰山会融合,心灵间的桥梁也能稳固。

最近时常在网络上看到“80后”“90后”这样的称谓。我自己是一名高中教师,正是“80后”,我校大部分教师也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而我的学生们正是年少轻狂的“90后”。在“80后”与“90后”之间,师生应怎样沟通?怎样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情呢?俗话说,教师就是与人打交道的,而且注定了是和自己有代沟的不同龄人打交道,势必需要沟通艺术来辅佐我们的教学。具体点说,首先就是师生间要相互了解,其次相互尊重,最终达到亦师亦友的状态,这样的结果肯定对教学有帮助。

记得我毕业后第一次带的班是高二汉文文科班,第一次开班集体会议,我定了一个“心与心的沟通”这样一个话题,目的是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一直认为我们年龄差距不大,是个优势。我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了解。本来我以为需要我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才会开口,但出乎我的意料,一个胆子很大的学生,可能是受全班同学的委托,想要考考我,一上来就问我高考的分数和高中的成绩。我如实地回答我的数学并不算好,高考还算理想等等。从学生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比较满意,因为实话不用修饰就能动人。坦诚是沟通的必备条件。接着他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谈恋爱,并让我谈谈对中学生早恋的看法。我知道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敏感的话题。我从理解的角度和学生谈论了这个话题。一向被家长、老师打压和制止的早恋,在我的观点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成长发育过程。虽然不值得提倡,但也不至于大惊小怪,而不同时代人观点的冲突就需要我们的沟通来化解。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展开这次班会课的主题,同时也向学生打开了心灵倾听的大门。我相信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开始。的确,后来不少学生主动来找我谈心,让我帮助解决他们心里的种种问题,有的只是想和我聊聊天。

相互了解之后就是需要赢得学生的尊重。首先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及时交流,才可能有师生的相互尊重。我曾在班里就对班级任课教师的喜爱程度做过一个问卷调查。我们班一共有56名学生,任课教师8名,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喜爱3名教师,不怎么喜欢5名教师,其中1名甚至是学生非常反感和讨厌的。学生喜欢的3位老师常能听到学生的主动问候,而且没有被学生们起外号,他们上课时的课堂纪律比较好,学生成绩也相对不错。可见师生关系在课堂教育中的重要性。

依然记得大学时看过的电影《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我十分欣赏片中的基廷老师,他不仅能和学生很好地沟通,而且影响了那些学生的一生。正是有了基廷老师的教诲,尼尔才会放开自己、展现表演天赋,诺克斯终于大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胆小的托德也找回了勇气。剧中有句很经典的台词:“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很遗憾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所以很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老师,教育后来人。也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基廷老师。

年轻的“80后”教师有跟学生沟通的良好条件,年龄的优势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更容易交上朋友,那么我们就要把握好机会,积累经验。21世纪人们的沟通方式很多,网络、短信、电话等。现在很多教师给自己的班级建立网站,或者QQ空间,让大家畅所欲言,我觉得是个好方法,自己也正在尝试当中,我们需要把握好尺度。总之,现代沟通的手法多样,新颖点也无妨。我认为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平常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管科技多么发达,我觉得眼神的感化和语言的交流胜过一切的手段,因为真实,所以可信,有了信任,才有沟通的基本前提。

当“80后”遇上“90后”,21世纪年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应该呈现出一番新景象。让我们多一些真实,少一些客套,用纯真来直面青春,用行动来影响叛逆,用真理来说服歪理,用理解来解读孩子的心灵,用最真诚的关爱认真地了解学生,用心去倾听和沟通。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基廷冰山任课教师
不可思议!冰山变绿了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寻找自己的声音
寻找自己的声音
寻找自己的声音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崩塌的冰山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危险的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