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改革浅议

2009-01-11林景良

师道·教研 2009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学校过程

林景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础的教育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其中学校管理是教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一、学校管理过程的集体性与创造性

学校是多部门、多学科、多班级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培养学生要靠学校集体的共同努力。学校管理过程应十分重视建立健全的学校教育体系,用这种集体的力量影响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教职工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必须通过学校管理工作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依靠他们去进行学校管理。在注重了学校管理过程的集体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学校师生的创造性。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变量大,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个性特征、个人风格十分明显,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既要有统一要求,又需要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学校管理活动在定型化、制度化、系列化方面有不同的特点,更需要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开发师生的创造性。

二、学校管理过程的综合性与可控性

学校是培养人的,它的“产品”是人才。这种“产品”的特性、质量标准和生产过程,都带有综合的、多方面的性质。这就决定了实现学校管理各部分职能活动的手段和方式,检验成效的手段和方式,都不是也不宜采取单一的技术性手段或方式来进行。例如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能简单地以“升学率”、“及格率”的高低来评估。有的工作可以通过测验来检验其成效,有的工作却要靠感性的体验、经验的判断和思维的分析。评价学校管理水平,常用定量分析、数字说明,但也需学校的其它定性分析,用文字的形式作综合性的说明。学校管理过程又是可控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毕业期间,存在一系列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可以由学校按照一定的程序,严格地、科学地加以控制。就是在教育改革的今天,管理学校、管理学生的重要经验和做法,即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样也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一样可以加以控制,否则,就会无法完成教育的任务。

三、学校管理过程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学校管理具有社会性,学校管理工作应该是开放式的,也就是说要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社会对学校工作产生影响,学校的工作,培养的学生也会对社会发生影响。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使学校教育对社会起到更好的服务作用,这是学校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过程的循环运转,又必须是封闭性的。这是指学校内部管理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日常工作秩序和教学程序,使其不受外部的干扰。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各职能的作用,使它们有机结合、有序运行,建立有效的反馈途径,形成完整的管理过程。否则,管理过程不完整,缺头少尾,工作无计划,或有计划而无检查、无总结,没有反馈途径,没有形成封闭的科学管理体系,必然会影响管理的效能。这样学校工作就很难有计划、有控制、有成效地进行。

四、学校管理过程的目的性与教育性

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定向活动的过程,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的共同活动的过程。学校的管理过程从属于教育目的,必须坚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密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道德环境,结合本校学生、教师的思想状况确定教育的实施。并要针对本地经济发展趋向、商品经济的发展来确定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和措施,必须符合教育目的要求。学校管理过程,也是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学校的各种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培养教育学生,都具有教育性质,各种管理活动,都要考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和影响。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学校过程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学校推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