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设计

2009-01-11张永生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

【摘要】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设计特指大学生活第一年的个人学习安排,无论从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看,还是从不少大学新生存在的客观问题看,以及从大学生就业角度看,都有着很大的必要性。设计大学初年的职业生涯可以采取的步骤包括:认清自己、确立大学初年的目标、分析自身与大学初年目标之间的差距、设计弥补差距的措施与方法。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设计应该注意保持客观性、适时性、适应性、持续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大学新生;初年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和个人职业倾向,确立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和步骤设计。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进而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和努力程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从而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涯同样需要很好地规划。而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活包括大学初年的生活显得尤其重要。

一、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设计的必要性

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设计特指大学生开始大学生活第一年的个人学习安排。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后,首先要进行自我盘点,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特点,针对自身存在的劣势和缺点,进一步确立自我社会定位,初步确定个人今后未来数年内更适宜从事的工作岗位究竟是什么,并为之努力。这样,大学新生的第一年学习就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指南。

1.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再认识

大学生如果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和对就业的提前准备,进而影响到对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大学新生通过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增加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然而,对于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不一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职业规划从大学初年做起,才能更好地扮演大学时期乃至毕业起跑的助跑。一方面,在大学初年里就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设定人生的目标和大学期间的具体目标。另一方面,制定的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切合实际、踏实可行,一步一个脚印。事实证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不应该是只在毕业前夕才大呼“狼来了”的一项工作,而应该视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应该从刚开始大学生活时就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自己能 “水到渠成”的面对社会。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那是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才要做的事情,会错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机,等到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时才又追悔莫及。就现状看来,在校大学生的初年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开展得不容乐观。

2.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设计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绝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而是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能够直面不少大学新生存在的问题。很多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摆脱了高中的学习压力和父母的约束,认为应该好好放松一下;不少同学计划在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先轻松一下,到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再努力;部分学生依赖于父母,认为父母会替自己规划好一切,用不着自己规划;对于部分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无疑是新鲜迷茫的,很多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可以更随心所欲的生活,不用刻意规划什么;还有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或专业,所以就自暴自弃,没有了上进心,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无心规划;部分同学对自身能力没有清楚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无所知,所以也就没有对自己大学生涯规划的计划。

上述情形的存在无外乎根源于个体对未来的不清晰。从理论上解释就是,由于没有未来的明确认知,就没有需求,也就没有满足需求的努力,没有积极性。只有通过进行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设计,才能有助于个人认清自己、设立目标并设计达成目标的措施和努力姿态。因此,大学新生的职业指导课程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树立职业规划积极性、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实施。

3.大学生就业导向的分析

就业导向实际上应该是大学生活的内在要求。大学只能是青年人生的一个短暂的阶段。走过之后,下一个阶段怎么生活的答案应该在大学阶段来制定。从教育设计来看,大学阶段帮助受教育者从公民基本素质的学习者转入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逐步成为特定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的教育将受教育和就业连接了起来,把进入大学学习的青年学生摆渡到劳动者的彼岸。然而,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式不容乐观,甚至不少人说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大学生毕业时的情形,看到更多的是大学生们找工作时的慌乱、艰难;大学生就业遂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题。而政府、学校和大学生本人都在努力试图加以解决,但问题依然严重。大学生就业似乎成了无解之题。

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也许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其逻辑是,大学生就业依赖于宏观就业形势的约束,但是市场取向的宏观就业也好,政府管控的就业也罢,就业供给和大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都不可能始终保持一个对应的平衡关系,即每年毕业多少大学生就会有多少就业岗位--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唯一的解决之道是每一个大学生本人的自主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的塑造和释放。当社会就业需求存量有的时候,就业能力就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当社会就业需求存量没有的时候,创业能力就能够帮助大学生开拓新的就业机会。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即大学生在就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储备好就业和创业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在入学前的基本知识基础上完成自我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准备。而按照学习理论,有计划地学习的效果最好。主动地进行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了很重要的活动。

二、制定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认清自己

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认清自己。这里引用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五问题法”,通过对问题回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①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回答的要点是: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的答案;写完了再想想是否还有遗漏,认为确实没有了,按重要性对列举出来的答案进行排序。

第二个问题,“我想干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可将思绪回溯到孩童时代,从人生初次萌生第一个想干什么的念头开始,然后随年龄的增长,回忆自己真心向往过想干的事,并一一地记录下来,写完后再想想有无遗漏,确实没有了,就进行认真的排序。

第三个问题,“我能干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把确实证明的能力和自认为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都一一列出来,认为没有遗漏了,就进行认真的排序。

第四个问题,“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回答则要稍做分析:环境,有本校、本市、本省、本国和其他国家,自小向大,只要认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环境,都应在考虑范畴之内;在这些环境中,认真想想自己可能获得什么支持和允许,搞明白后一一写下来,再以重要性排列一下。

第五个问题,“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做法是,把前四张纸和第五张纸一字排开,然后认真比较第一至第四张纸上的答案,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答案用一条横线连起来,你会得到几条连线,而不与其他连线相交的又处于最上面的线,就是你应该去做的事情,你的职业生涯就应该以此为方向。

2.确立大学初年的目标

大学第一年是整个大学的组成部分,占四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大学初年应该分解到大学阶段目标的部分目标。这样,第二个步骤就是立足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来明确具体的个人在大学初年的目标。其具体的措施也可以通过回答这样的几个问题得以明确。

第一个问题,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中大学阶段的目标是什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明确大学四年的阶段性目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结合所在学校和院系提供的条件来具体描画。

第二个问题,在大学阶段的目标中大学初年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要结合学校的培养计划和条件来回答。

3.分析自身与大学初年目标之间的差距

明确目标之后,要做的是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确定差距在哪里、是什么方面的差距。一般,大学生在第一学年的差距可以从心态的转变、阶段性能力提升和自我加压等三个方面。

首先,在心态上可能存在的差距是懈怠。这个“懈怠”是指大学新生可能存在的放松一下的心理。其实,进入大学开始专业学习,大学生更要踏实肯干,不怕辛苦,特别是要克服惰性。做事情要从被动到主动,不要被一些旧的习惯思维约束。学会不要抱怨,不要抱怨生不逢时,不要抱怨学校不理想,不要抱怨没有遇到更好的机会,这些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唯一的办法是要改变习惯的思维模式,改变陈腐的观念端正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

其次,在能力上的差距。初步了解什么是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要从事的职业和自己所学专业有联系的职业。“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从事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特定类别的社会劳动。职业是人的生活方式,职业是人的社会角色,职业是关系个人前途的大事,职业是关系家庭情况的大事,职业也是关系用人单位绩效的大事。”显而易见,职业的生涯规划对我们来说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专业能力、基本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具体可以通过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

再次,自我加压。自我加压力对人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要取得期望中的成功,我们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方向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愿力,有欲才有求。压力是能力的前提,能力是压力的基础,只有了解前提和基础,我们才有可能成功。在大学刚刚起步的阶段,理应保持一定的压力,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4.弥补差距的计划与措施

差距是指路明灯,弥补差距则是在这些灯的照耀下达到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有着明确的时间阶段设计和阶段性行动方案。一般应该针对差距和利用所能够依赖的条件,可以采取回答以下问题的办法来进行:

明确大学初年的任务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要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对专业学习的自觉性,为将来制定就业目标打下基础。当然,对职业规划是离不开所学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要努力爱上自己的专业,因为如果离开了所学习的专业,无形中增加许多负担,个人的价值就难以实现了;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实践能力对大学生以后的职业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大学一年级学生应利用充裕的时间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在确立了职业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没有行动,目标无从实现,因此,要参与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如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形式,从事社会兼职工作,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掌握职业技能,以便更好的开展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

三、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设计应该注意的事项

1.客观性

规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能力、兴趣、气质和性格等做出的,措施也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而不是盲目的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大学初年在客观性上的重点是迅速认清和识别个人具体情况和所在学校及其所在社区将能够提供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学习条件。

2.适时性

确定的目标要符合当时的情况。这个“时”是要求大学初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合所联系到的时间段内的经济社会现实,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适时性要求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要充分尊重时代特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适应性

适当的考虑环境的变化因素,对自身的规划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措施等保持与内外部条件的互动。

4.持续性

每个人的昨天都会创造明天。因此,每个阶段的职业规划最好有共通性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具体到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而言,应该首先与大学生涯规划保持一致并成为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成为一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5.开放性

大学生活刚刚起步,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观点和脚步,逐渐从一个“封闭”人到一个“开放”人;要增强对沟通的认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努力建立双向的沟通模式。面对陌生的环境可以找师哥师姐交流一下,尤其是毕业生,可以询问一下就业情况等;还表现在,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开放性,要善于及时参考和吸纳新发现的条件。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总有很多未知的事情在不断发生。

6.可操作性

职业生涯规划绝对不能是口号,不是仅仅停留在纸上的画饼。对于个人,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一定是每一天的行动指南和学习规程。有了好的规划,再能够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做到,一个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好的大学初年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在第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步骤。

注释:

①张鹤.人往高处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

[2]曹振杰.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8).

[3]张鹤.人往高处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04(8).

[4]周坤.我的人生我做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5]张元.职业生涯设计-学习、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6]张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7]吴鹏,赵晓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

[8]张任.大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河南科技学院学生论文,2008.

作者简介:张永生(1973—),河南息县人,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
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
大学新生游戏动机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研究
如何提高大学新生学习微积分的积极性
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新生的学习指导工作
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期正能量教育探索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浅谈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