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会议综述

2009-01-08

文学评论 2009年5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汪 杨

2009年7月7日,由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安徽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回顾与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大学隆重召开,在闭幕式上,还举行了安徽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南京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国内知名学者,《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小说评论》等当代文学领域知名期刊的编辑以及美国德儒大学的柏棣教授、美国布朗大学的王玲珍教授、日本东北大学的阿部兼也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罗季奥诺夫副教授等64位与会代表,就“重写当代文学史”、“十七年作品重读”、“新时期文学思潮及作品解读”等分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董健教授认为要想准确地把握和剖析1949--2009这60年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就应该对这一时期的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专题研究,他以60年代兴盛一时的反修防修文学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反修防修文学作品中,“人”的形象是完全被工具化了的,一个个赋有价值和尊严的独立的个人,均被纳入一定的“集体”、“组织”、“单位”,人的个性、自由,人对日常幸福生活的追求,都是被排斥、被否定的。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丁帆教授则认为六十年的文学史该到认真审视和淘洗的时候了,如今,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除了文学史的价值观念的重塑外;就是在六十年的文学史当中对作家作品进行再次的淘洗,再者就是能否从其发展进程中找出每次大的裂变原因来进行探究与分析,这些或许能为文学史的二次筛选和重写找出规律性的经验来。安徽大学中文系的王达敏教授在大会上谈了自己对于新时期至新世纪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看法,他认为新时期至新世纪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在现代性的启蒙语境中崛起,并形成了逻辑演进的发展态势: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启蒙人道主义演变为90年代以来的世俗人道主义。其中,启蒙人道主义是新时期启蒙思潮的文学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世俗人道主义则是自我定义的、伦理和人性本位的人道主义,它从人性、人道的立场出发,以善和爱为核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存、生命、自由、尊严、权利和价值,其世俗的伦理观念直接与人道主义的人类性和普世性观念相通,目前有人性本位人道主义,生存伦理人道主义、生命伦理人道主义和理想化的伦理人道主义这四种世俗人道主义显示出新时期至新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志忠教授在大会上表达了自己对于德国学者顾彬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当代部分的质疑,他认为顾彬教授的文学史,带给我们一种他者的目光,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提出在顾彬的文学史中存在着现代的和古典的评价尺度之交叉,张教授还以具体文本为例,谈了顾彬教授在文本细读中的发现与误读以及对国内学界成果吸收借用中的得与失。苏州大学文学院的王尧教授以当代文学史阶段之间的关联为话题,论述了“当代”与“现代”的关联。他首先指出“文革”对现代文学传统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五四”新文学、鲁迅与左翼文学、30年代文艺等方面,而这种分析,凸现了当代学术史在一段时期内的特点;其次,他谈到了“文革”与“十七年”的关联,他认为“文革文学”最直接的背景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十七年文学”,“十七年文学”中某些因素的恶性发展最终产生了“文革文学”;最后他又谈到了“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时期文学的关联。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胡星亮教授认为中国当代话剧是在与外来戏剧交流和融合中探索、发展的。他在梳理当代中外戏剧关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中国当代话剧发展的三大根本问题:如何对外来戏剧影响进行基于主体选择的汲取和借鉴;如伺对民族戏曲及文化传统进行现代阐释和创造性转化,如伺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创造具有人类普适价值的现代民族话剧。他提出当前的戏剧研究要着力完善和丰富中国话剧的现代性建构,使得中国话剧“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使具有现代意识和民族独创的中国话剧真正成为人的戏剧、人类的戏剧。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副教授罗季奥诺夫通过ppt直观地向与会代表展示了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当代小说散文在俄罗斯的传播状况,接着又分析了1992--2008年俄罗斯版的中国当代文学选集具有的特点。南京大学文学院的董晓副教授随即谈起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苏联影响,他提出中国当代作家广泛地受苏联文学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许多中国作家在积极地借鉴苏联文学的过程中,失却的恰恰是苏联一部分作家身上表现出的最为可贵的精神独立的意识。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的阿部兼也教授则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二战”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的变化和趋向。

《文学评论》杂志社的董之林研究员谈了对于“十七年”小说的看法,她认为“十七年”小说的历史,虽然只是当代史的一个细小分支,但只有对历史上那些人云亦云,故而早已习焉不察的事物或“小历史”有所发现,有所分析,有所结论,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才有风云诡谲、寓意丰赡、启人心智的大历史叙述。她强调我们不应该以一种“观念先行”的方式概括或阐释历史,只要深入作品,就会发现“十七年”小说本身不是单一色调的。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王彬彬教授,则是从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出发,谈及了对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文学的看法。在1949年以后的三十年中,大量文艺作品,都表现了“阶级情”对“骨肉情”的战胜,都强调了“党”和。党”的领袖远比父母更重要、更值得无条件地爱。同是表现“阶级情”重于“骨肉情”,“文革”前十七间的作品,与“文革”期间的作品,还是有明显差别的。“文革”以前的作品,在表现“阶级情”压倒“骨肉情”时,还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二者关系的复杂性,但这样一种处理模式,到了“文革”时期则被否定。武汉大学的樊星教授谈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联问题,他认为“当代文学”的“当代品格”是新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浓厚的政治色彩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大特色,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是延安文艺传统的延续;当代文学的另一大特色是展示了绚丽多彩的本土文化景观,在“十七年”文学中,有许多作品在讴歌革命进程、塑造英雄形象时,也常常会为淳朴、清新的风俗画、人情味留下不小的空间,这也是对于现代文学传统的承继。

在这次的会议中,有不少代表对“十七年”及“文革”时期的文本进行了重读,来自美国德儒大学的柏棣教授探讨了“文革”时期的革命样板戏和“十七年”文学的传承问题,她通过对《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几部样板戏的改编内容的具体分析,探讨样板戏改编的文化意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言宏教授以靳凡《公开的情书》和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为例,发表

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两部作品的“正典品质”,不仅在于它们能够唤起和表达“八十年代人”的深刻的精神记忆,更在于它们精神特征与思想探索上的启蒙主义价值。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吴俊教授,则从“传统”的视点去看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境遇。“传统”是个十足的传统概念和话题,却又常年不衰,特别是在社会或文化的历史变局时代,“传统”几乎必然会是一个想回避都不可能的话题,作为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问题的“传统”,它的当下性的活力与生命,也一而再地被激发。我们当代的“传统”是由反传统开创的,而且是承五四激进反传统的意识形态而来。白话文学(尤其是普通话文学)对于文言文学的取代,消解的是文学传统的文化经验,因此,当代文学需要建立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主体性地位,而其前提是建立现代汉语自身的主体性地位。

在论及90年代文学创作时,暨南大学中文系的姚新勇教授通过对周伦佑及“非非”诗派的细读,揭示了此一诗人、诗派之于中国现代诗歌的意义,并且通过这一个案对80年代以来中国诗坛及文化精神领域的状况做了透视。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颜敏教授发表了自己对于90年代以来的大学叙事的看法,他认为就大学叙事而言,文学知识分子感受最深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许莫过于大学之魂的失落。扬州大学的徐德明教授则讲述了“乡下人进城”衣食住行日常叙述的差异美学,他认为在当代中国语境中,乡下人进城后的衣食住行诉求的差异是城乡政治的表现,进城的乡下人和城里人并非服膺于同质的现代性概念。在物质生活层面的进取与奋斗过程中,衣食住行蕴涵了进城的乡下人个体生存与政治制度、道德、文化的不谐与冲突。中国戏剧出版社的樊国宾编审以北村的《我和上帝有个约》为例,探讨了90年代以来小说如何追求“深度”的问题;山西大学文学院的王春林副教授则就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先锋叙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种虽然是少数但却弥足珍贵的先锋叙事艺术倾向的存在本身,就是抵抗大众文化思潮的有效方式。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王侃副教授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欲望叙事。

除了对文本的分析外,与会代表还就近三十年的文学思潮进行了探讨。在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黄轶教授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态批评的看法,她认为生态批评是关注文学对生态现状的发现、开掘、反省以及重建。在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韩春燕教授就“深入生活”与当代作家的可持续写作之间的关系为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的梁鸿副教授从对王小波的命名谈起,分析不同层面话语的产生背景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冲突与消解,安徽大学中文系的王木青副教授则就网络文学与文学网络谈了自己的看法;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的傅元峄副教授以《舂香》、《碧奴》等文本为例,探讨中国当代作家叙事能力危机,探讨它的成因与解决策略。厦门大学的王宇教授认为对作为个体性的人的主体身份的认同,是新时期文学最重要的意义诉求。她以80年代前期

“寻找男子汉”这样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为题,从性别的视角介入新时期叙事文本对个人主体、自我的表述。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施军教授,就新时期小说象征化创作及其意义向度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山大学中文系的郭冰茹副教授就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这一问题,与代表们做了交流。

(汪杨整理)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传统问题及其当代阐释
Homosexual Marriage Legislation in China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反思与追问
融合·演变:现代文学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分析
南昌大学章程引发“南大”简称之争
Triple Personality Theory from Freud:An Analysis of Jude Fawley in Jude the Obscure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
试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反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