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首都国庆阅兵看陆航装备保障

2009-01-06

航空知识 2009年12期
关键词:直升机装备人员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据我们了解,本次阅兵陆军航空兵装备系统组织了全军陆航部队数百名官兵参加保障活动,在参阅直升机数量多、飞行训练强度大的情况下,确保了参阅直升机零故障飞过天安门。作为这次阅兵直升机保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您如何看待陆航装备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魏彦廷副局长(以下简称魏):陆军航空兵直升机空中梯队圆满完成受阅任务的背后,凝聚着陆航全体装备保障人员的艰辛劳动。我非常高兴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接受你们的采访。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志没有通过天安门上空,但看着自己亲手维护的直升机以卓越的表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时,我们同样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装备保障工作。装备保障是飞行训练中所有保障工作中的一部分。对陆航来讲,叫做陆军航空兵装备保障,这是飞行保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保障。装备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和任务完成,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来描述装备保障人员,那真的是“一手托着战友的宝贵生命,一手托着国家的巨额财产”。陆航直升机机组成员除了大家熟悉的飞行员(有时还有领航员)以外,就是我们装备保障人员。陆航装备保障复杂程度高、工作量大,要求非常严,直升机空中飞行一小时,地面的维护修理工作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涉及的专业多达四十多个。阅兵训练期间,飞行任务重、场次大,为了实现“故障不过夜,维修零差错”,装备保障人员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连续奋战都是经常的事情。阅兵训练准备阶段,装备保障人员总共排除五百余起故障,更换近百个部附件,为完成这些排故和换件任务,投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更是难以精确计算。正是装备保障人员的辛勤劳动、卓有成效的工作,才保证了参阅直升机的完好,为参阅直升机圆满完成受阅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记:您刚才谈到,这次阅兵装备保障工作非常繁重,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这些工作中,您认为值得总结的经验有哪些?

魏:应该说值得总结的经验非常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是完成这次阅兵装备保障任务的根本保证。这次阅兵活动与建国50周年相比,机群数量更大,编队要求更高,训练也更为严格。我们成立了“陆航阅兵装备保障领导小组”,负责阅兵各阶段装备保障各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在具体保障工作中,成立了机务队、质量控制室、定检队、航材保障队、四站保障队、技术支援队,明确了保障职责任务,实行了军民一体的联台保障模式。

二是过硬的装备人才队伍是装备保障任务成功的决定因素。参阅装备保障人员面对全新的机型、巨大的保障压力,精神振奋,士气高昂,无私奉献,奋勇争先,坚持了最高的工作标准,投入了最大的工作热情。在圆满完成阅兵任务的同时,展示了陆航装备保障队伍坚强的战斗意志、优良的维护作风、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优秀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

三是科学的组织计划和严格的工作标准是实施装备保障工作的前提条件。根据阅兵工作整体安排,我们制定了周密的阅兵装备保障方案,建立了高效的装备保障运行机制,编制了一系列针对阅兵装备保障具体工作的维护检查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涵盖技术、管理、人员等各个方面,确保了阅兵装备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四是加强全程指导和监督管理是做好装备保障工作的有力保证。我们针对阅兵飞行训练的特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装备技术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提升安全保障理念,有力地保证了参阅直升机的质量安全。加强对装备保障各个环节的现场指导和监督管理,出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实现了阅兵装备保障体系有序、高效地运行,为顺利完成受阅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这次阅兵的装备保障对陆航今后的建设有哪些现实意义?

魏:这次阅兵是对保障装备能力的大检阅,为我们遂行重大装备保障任务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锻炼和检验了陆航部队的联合保障能力。参加这次阅兵的保障人员来自北京、南京、济南等多个军区的陆航部队,他们在原单位工作时已形成相对固定的保障风格和工作模式。当然,形成这些不同的风格主要是由于装备使用的地域特点、执行的任务背景等决定的。通过阅兵这个平台,整合了参阅部队的所有优势保障资源,装备保障组织指挥、协同配合、快速反应、实时保障等,得到了锻炼,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是培养和磨练了部队的战斗精神。阅兵装备保障要做到精细准确、万无一失,必须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心细如发的工作作风,这对官兵的体力耐力、心理素质、精神意志、作风纪律、协作配合等方面是一个综合的磨练。阅兵村几个月的集中训练,参阅官兵发扬“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准确迅速、刻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确保参阅装备万无一失。参阅保障官兵一致反映,阅兵是对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提高了技术技能,强化了战斗意志。

三是成功实践了军民一体联合保障的模式。本次阅兵活动中,我们贯彻军民融合的思想,建立了军民一体的装备保障运行体系,解决了保障资源的筹措,运输、储存、供应和技术支援等问题。工业部门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支援,选派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全程保障,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正是这个层次分明、协调高效的军民联合保障体系,为圆满完成阅兵装备保障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记:我们了解到,从陆航组建起,您就一直从事直升机装备保障工作,20多年了,陆航装备保障都经历了哪些变革?

魏:在装备保障方面,陆航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目共睹,是一代代陆航装备保障人员共同奋斗的结果。就拿我来讲,最早维护的是直5直升机,后来又接触到米-8,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维修思想和维护习惯,技术上主要依靠保障人员的经验和大拆大卸的检查,维修效率低。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陆航装备也逐渐更新换代,先后装备了直9、“黑鹰”等直升机,其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装备保障水平和手段,与当年直5的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种小型化、智能化的检测设备已经陆续配备到基层部队。可以这么讲,陆航装备保障已经逐步实现了由经验维修向以可靠性的问题:

一是必须尽快解决野战化、机动化和小型化问题。众所周知,经过汶川地震、反恐维稳等任务的检验,陆军航空兵野战优势十分明显,直升机机动灵活,基本不受固定机场的束缚,起降环境要求低,可深入的目标区域广,兵力投送更直接,但伴随保障的要求则更高,对野战化、机动化和小型化设施设备的需求更迫切。

二是必须建立与规模相适应的装备保障模式。目前的装备保障模式,与当前陆航部队规模、装备数量、技术水平基本是相适应的。随着直升机大规模装备部队,我们已经着手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保障模式,在装备指挥、器材供应、战备储备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前瞻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要加强,为中心的科学维修的跨越,我们已经拥有了相当一批专家型人才和“图专多能”的装备维修技术骨干。

另一方面,经过几代陆航人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陆航装备保障在理念、技术、制度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近年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深入,陆航执行任务的趋势逐渐向多样化发展,例如:重大演习、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对装备保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从长远来看,陆航的装备发展必须要以任务为牵引,建立和完善与任务相适应的维修保障机制、体制和设施、设备。当然,任何时候也不能忽略人,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人才是决定因素。

记:陆航作为陆军主战兵种的地位已经确定。从1999年和今年两次阅兵来看,陆航装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网上流传,陆航不久就会装备新的机型,直升机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也将迎来新的飞越,我们将如何应对?

魏:作为陆军中的主战兵种,陆军航空兵必将迎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这不仅是建设强大陆军的需求,也是我军应对多样化军事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求。关于新机型,陆航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装备发展是我们重要的任务,大家可以拭目以待。至于装备保障如何实现飞越,我认为,必须消除任务需求和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当前主要是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必须瞄准薄弱环节尽快开展工作。

三是必须加强人才储备。陆航作为高科技兵种,装备保障人才培养周期长,能力素质要求高。随着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对装备保障人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加紧人才储备,就会出现装备等人才的被动局面。目前,我们通过院校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技术强、业务精的骨干力量,为后续装备保障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政策、机制等方面入手,发展和壮大装备保障人才队伍,为陆航装备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兆然

猜你喜欢

直升机装备人员
好装备这样造
直升机?
港警新装备
直升机
防晒装备折起来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直升机取票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