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华北地区MBA教育项目的比较研究

2009-01-06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9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

王 楠

摘要:MB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18个年头,现如今大批MBA毕业生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近年来MBA培养院校数量的增加,部分五、六、七批院校由于学校知名度不高,开始面临招生难题。文章以燕山大学所在地秦皇岛市为中心,调查泛华北地区五、六、七批MBA培养院校的MBA教育项目特点,重点比较分析项目的培养目标、定位、发展思路和办学特点等,探讨泛华北地区MBA培养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MBA项目品牌。

关键词:泛华北地区;MBA教育;比较研究;燕山大学

MBA教育1908年首创于哈佛商学院(HBS),旨在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我国于1990年开始在少数高等学校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截至2008年,我国具有MBA培养资格的院校达到127所,各培养院校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MBA培养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表现得尤其突出。燕山大学是第五批MBA培养院校,本文以其为泛华北地区五、六、七批MBA培养院校的代表,通过对项目的区位分析和与兄弟院校MBA项目的比较研究,明确燕山大学MBA项目的使命、市场定位、培养目标、项目特色和发展战略,目的在于发挥自身优势吸引生源,促进燕山大学MBA项目的良性发展。

一、燕山大学MBA项目简介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项目始于2004年,迄今已招收5届学员,共计300余名。从2003年起,交大、复旦、清华、北大四大名校MBA报考人数一改往年持续增长的态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号:MBA教育已告别粗放、盲目,而进入理性时代。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燕山大学MBA教育如何找准自身的战略地位,逐渐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实现将燕山大学的MBA项目打造成为华北地区的知名品牌的宏伟目标,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燕山大学MBA教育项目的区位分析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与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和河南比邻,近两三年,获得批准的具有MBA培养资格的院校数目在逐渐增加,仅北京就有17所,因此各地区间的生源争夺变得尤为激烈。我们以秦皇岛为中心,考察邻近地区MBA培养院校的分布情况,以便了解目前生存的空间环境状况,如图1所示。

图中数字代表的院校:1、北京等17所院校;2、天津工业大学;3、河北工业大学;4、燕山大学;5、河北大学;6、大连海事大学;7、沈阳工业大学;8、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9、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10、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11、青岛大学;12、河南财经学院;13、河南科技大学;14、河南大学。

根据资料统计,北京具有MBA培养资格的院校有北京大学等17所;天津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学院和天津工业大学4所;河北有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3所;辽宁有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6所;内蒙古有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2所;山东有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和青岛大学5所;山西有山西财经大学和山西大学2所;河南有郑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和河南大学4所。

燕山大学为B类地区培养院校,与A类地区(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录取分数线相差10分,当A类地区考生分数未达到所在地区的录取分数线时,一部分考生可能选择流向毗邻的B类地区,从而在B类地区形成生源的“洼地效应”。离A类地区越近的B类、C类高校,“洼地效应”带来的生源就越加明显。就燕山大学来讲,距离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地区较近的还有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这3所学校由于“洼地效应”带来的好处也显得尤为突出。燕山大学所处B类考试地区,由于有分数上的10分差距,因此与毗邻的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A类考区不存在竞争。辽宁省虽为B类地区,但省内生源众多,其省内就有6所培养院校,北京、天津地区与辽宁省相距较远,一般情况下考生不会选择到辽宁省就读MBA,而选择相对交通近便的河北地区。除去第一、二、三批培养院校,在因地理位置上形成的“洼地效应”和A、B类地区分数差距上进行筛选,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4所院校成为燕山大学最有力的生源竞争对手。

三、燕山大学MBA教育项目与兄弟院校MBA教育项目的比较研究

上面所筛选出来的4所院校与燕山大学是具有同等水平的培养院校,在学生培养质量和服务质量上相差无几,因此我们着重研究这4所院校的项目目标、培养目标、项目特色和项目发展思路,找出其中的不同,从而思考燕山大学如何走差异化道路来寻求自身的发展。

(一)河北工业大学

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职业经理和创业人才。

项目特色:双导师制;双语教学;多渠道的师资队伍;MBA学员与国外商学院交换培养;高素质的MBA管理团队和高质量的学生服务。

(二)河北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运行规则、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具有战略眼光、创新精神、领导能力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项目特色:依托综合平台,整合相关学科; 集聚优秀师资,突出科研驱动;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培养特色;教学设施完善,图书资料丰富;打造校友网络,加强就业指导。

(三)山西财经大学

培养目标:精心打造MBA教育品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办出具有自己特色的MBA,培养高素质的经理人。

(四)山西大学

项目目标:力求创建国内区域性知名的MBA教育品牌,成为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MBA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

培养目标:立足中国国情和山西省情,依托山西大学悠久办学历史、深厚文化底蕴,整合教育资源,培养有道德、强实践、会创新的工商管理人才。

项目特色:注重与山西大学历史悠久及学科齐全的优势背景紧密结合,坚持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注重与企业营运实践紧密结合;注重与山西大学建设目标紧密结合。

发展思路:坚持“引进与自主并重、创新和提高共进”原则,通过“市场化导向、国际化视野、规范化管理”,使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致力为中国特别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企业发展服务。

以上为和燕山大学存在竞争的4所MBA培养院校的项目目标、培养目标、项目特色以及发展思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项目目标上,由于这4所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对于MBA项目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目前可能认识不是很深刻,但总体思路是好的,致力于将MBA项目打造成为本地区的知名品牌,这个目标是在结合了本地区目前的发展现状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思路依照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文件,在此基础上,各学校针对本省和本校特点,所体现出的培养目标呈现多样化趋势,由于第四、五、六批MBA培养院校与第一、二、三批培养院校在实力上还相差甚远,因此获批较晚的MBA培养院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把重点放在为中小型企业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务实的气氛比较浓厚,力求在更大范围内为不同层次的企业培养管理人才。

项目特色方面,四、五、六批培养院校在承办MBA项目的几年时间里,培养环节逐步规范,师资力量日渐壮大,MBA项目已经走上正轨。但与清华、北大的MBA项目相比,四、五、六批培养院校的发展历程毕竟短暂,想要在短短的4、5年中形成自己的MBA特色岂非易事?因此,绝大多数培养院校将MBA项目特色与本校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例如,华北电力大学的办学特色是“行业鲜明的电力特色;机动灵活的学习方式;华北电力大学MBA新生奖学金”。四、五、六批培养院校在制定项目特色时可以考虑结合本校特色和本地区发展现状来规划项目的办学特色。

发展思路方面,四、五、六批培养院校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依然不是很明确,由于具有MBA培养资格的院校在逐年增多,后批准的学校在招生上也开始面临更多的问题,招生难问题亟待解决。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四、五、六批院校要想继续生存就必须认真分析现状,深刻剖析本校MBA项目。制定长远规划,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尤其在师资方面加大投资,树立良好口碑,以促进本校MBA项目的良性发展。

各培养院校在制定相关目标时都结合了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力图在学校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将MBA融入其中,打造出与本校特色相一致的项目发展目标。遵循这样的思路,可以这样规划燕山大学MBA项目未来的发展。

四、燕山大学MBA教育项目的发展思路

(一)项目目标

把燕山大学的MBA教育项目打造成为华北地区的知名品牌。

(二)培养目标

秉承燕山大学“厚德·博学·求是”的校训,培养职业道德高尚、能力素质良好、团队意识浓厚,勇于开拓创新的务实型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三)项目特色

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大中型企业;培养目标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发展基础坚实,师资资源雄厚。

(四)项目发展思路

立足秦唐,面向河北,辐射京、津、鲁、辽,利用特殊的区位优势,保证学生来源。依托学校支持,发挥学校优势,整合学校资源,扎实提高培养水平,努力打造区域品牌。

五、结论

MBA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对于第四、五、六批MBA培养院校而言,由于项目开办时间短,若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寻求差异化发展是必由之路。首先,应该进行“口碑”建设,扩大项目的区域知名度,这需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培养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其次,明确MBA项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设定应与本校的学科布局、培养特点结合起来,将项目发展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整合学校总体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尽快形成鲜明的项目特色。由于项目开办时间短,凝练培养项目特色较困难,因此需要不断摸索实践,探索出能够吸引MBA学员眼球的强势的鲜明的项目特色。最后,要有清晰的项目发展思路。应该把项目目标、培养目标和项目特色3点结合起来考虑,这样既涵盖了项目发展的短期目标,也对未来发展有了长远规划,由此形成的项目发展思路将对整个MBA的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总之,准确定位,提高培养质量和服务质量,在发展中不断发掘与社会需求紧密契合的项目特色,积极探寻本校MBA项目的发展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生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鲜萍.MBA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方略选择[J].中国石油双月刊,2008(1).

2、俞国梅.上海交通大学MBA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MBA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
如何在高校更好实行俱乐部教学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