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瑞典女人在怀仁

2009-01-06郝丽云

文史月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怀仁师娘李德

郝丽云

1915年,基督教由大同传入怀仁。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瑞典人李德贞偕丈夫李思本,同几名中国传道员李润、史日盛、麻万荣等人来到山西怀仁。

在怀仁老人的记忆中,李德贞年轻时总披着卷曲的长发,骑着一匹大白洋马在街上穿行,穿着紧束腰身的裙子,裙子下摆褶子特别多,高跟鞋,俊旦旦的(怀仁方言,意思是“十分漂亮”)!

李德贞的到来,给这座塞外小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她以强烈的视觉和审美冲击力,把异域的音符洒落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李德贞夫妇先在城内柴氏巷租赁民房作为布道场所,1917年又自筹3000个现大洋,购买了城内北街大场面巷3号李三汉的一所房院,共计房屋39间,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在这里成立了怀仁的基督教会。后来,这里被称作“洋堂巷”。

李德贞能讲一口流利的怀仁话。逢圣诞节或礼拜,怀仁的小孩子都愿意去教堂,因为只要背会“洋片”上的话,就有糖果吃!洋片上面有西洋画,写着《圣经》上的重要句子,有十来公分长,约五公分宽。

1917年,李德贞的丈夫李思本牧师因病在怀仁去世,后葬于大同教会公墓。丈夫去世后,李德贞接办了怀仁教会的事务。她在瑞典人鹰素贞教士和杨利美教士的帮助下,除在怀仁城建立教会总会外,先后又在西安堡、鹅毛口、石庄、刘晏庄、北辛庄建立了支会。

民国八年,怀仁发生严重旱灾,李德贞进行普查登记后,买米送给穷苦人。

李德贞还收养了一名孤儿,名叫陈翠兰,怀仁城内人,生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至今仍在怀仁“三自”教会工作。提起这段往事,陈翠兰唏嘘不已:“小时候,我住在怀仁大水圪洞院,爹吃洋烟死了,妈嫁人了,我打小就当了童养媳。后来,公公婆婆也下世了,剩下我和比我大三岁的‘丈夫根本没办法生活。后来,有信耶稣的本家就把我们介绍给李师娘(李德贞)。那是1935年吧?我9岁,李师娘就把我送到大同育真女校念书去了,这也是一所教会学校。我的‘小丈夫也被安顿在县里教会学校上学。我在那儿念了6年书,一年学费、书本费、吃住费要80个银元,都由李师娘付,李师娘每年连换季的衣服也给我备好了!这笔钱从哪儿来呢?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李师娘在瑞典的大姑子(指李德贞丈夫的姐姐)给的,人家这笔钱也来的不容易,主要靠她在瑞典给人家洗衣服挣下的,又无偿地给了我……

17岁时,我学成回到怀仁,正式和‘丈夫圆房!我们一辈子都感恩不过呀!”

1922年(民国十一年),由李德贞组织,在城内总会附设崇实国民小学校,课程与县立小学一样,只是比县立小学增加一门道学课,招收学生20人,不受信教与否的限制。学费每学期5角,一直到解放前停办。

公元1937年9月,日本人占领了怀仁。日本人一来,李德贞就在教堂挂了一块“瑞典租借地”的牌子,当时不少怀仁人,特别是女人,都来这里避难。

1950年,李德贞回到瑞典。

(责编 刘毅)

猜你喜欢

怀仁师娘李德
荡秋千
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的通知
它是什么
怀仁窑:瓷光釉韵中的名贵与幽艳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圈套
“六一”是一棵树
3650个阶梯
为什么每一位师娘都令人失望
师娘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