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运的傻瓜树袋熊

2008-12-18

文苑·经典美文 2008年11期
关键词:树袋熊银灰色澳大利亚人

小 白

除非碰对了运气,否则你没法解释树袋熊这呆头呆脑的家伙怎么会活下来。它们笨拙、迟钝、弱小,既無自卫能力又无逃命的本领,又不像某些同样笨拙迟钝的难友们那样有一身保护色,它们一身银灰色的皮毛很是显眼,蹲在树叶稀疏的桉树枝上,像一个个成熟的大果子。

看来,它们唯一的赌注就是对环境不挑不拣,随遇而安——可它们连这居然也无法做到!树袋熊对食物之挑剔无与伦比,只吃桉树叶(很少有什么哺乳动物食性单一到如此程度),而且还不是什么样的桉树叶都吃,在澳洲大约350种桉树中,登上它们食谱的不过20来种,而它们喜欢的仅5种。

如果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即使给它合适的桉树叶,它们还是会吹毛求疵地挑三拣四——这倒不是因为它们矫情,而是不如此就活不下来。它们的可口食物——糖桉树的树叶和嫩枝里含氰化物,越嫩的枝叶含量越大,择食不慎就会有中毒而死的可能(当初好多树袋熊就这样死于好心的饲养员手中)。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树袋熊的老祖先们怎么偏偏得意上这一口?

看来,它们应该感谢自己生在了与世隔绝的澳洲大陆,这里既无猛禽也极少猛兽。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两百多年前,欧洲人来到了这片土地。经过一段自顾不暇的生存奋斗之后,这些安顿下来的人们开始寻找乐子,而他们的乐子之一就是把树袋熊当活靶子打。当然这种靶子一打一个准儿,可是,要想把它们打得掉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树袋熊生命力十分顽强,它们可能连中好几枪仍然挂在树枝上很长时间不掉下来,受伤的树袋熊连哭带叫,很像婴儿在啼哭,听着令人揪心。难怪一位动物学家写道:“狩猎树袋熊不是软心肠的人所能从事的体育运动。”

人们的烧荒垦田是树袋熊的另一灾难,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只树袋熊被活活烧死,这些行动迟缓的小家伙,根本来不及逃命。

最可怕的是,这些小家伙还有一身银灰色的漂亮毛皮。这种“怀璧之罪”令它们几乎遭受了灭绝之灾。100年前,对树袋熊的大屠杀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仅1908年,悉尼市场上就成交了6万张树袋熊皮,1924年,由东澳大利亚运出的树袋熊皮竟达200万张。一个澳大利亚人十分愤慨地评论:“简直难以置信,在一个文明的国度里,这种毫无自卫能力的稀有珍兽,会遭到如此残酷的屠杀,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自私自利的贸易和利润。”

屋漏偏遭连夜雨,此时树袋熊中又流行了可怕的传染病,它们成批地死于眼病、肾炎和寄生虫,这样下去,树袋熊的末日就越来越近了。

可就在这时,情况发生了改变,澳大利亚人突然发现,这种呆头呆脑的小家伙具有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大大超过了它们的皮毛,于是宣布把它列为自然保护对象。

树袋熊在饱受摧残之后得到了喜剧性的结尾,它们由被人赶尽杀绝的可怜虫一下子成为人见人爱的小精灵,成了澳洲的象征——有人说它们为澳大利亚赢得的好感超过了一切大使馆、情报局和海外宣传的努力。而它们最凶恶的敌人——人类,也摇身一变,成了充满爱心、无微不至的守护神,如此天翻地覆,不说是魔法使然谁信呢?

树袋熊可以长久地生存下来,这篇故事已经完了。我不知道,这个结局是否足够圆满,足够给人以正面的启示。可不管怎么说,嬉皮笑脸总比穷凶极恶要好。树袋熊,这笨拙的小东西,这动物界的阿甘,也许昭示着某种希望:尽管宇宙是一个竞技场,但还是会有几个幸运的傻瓜能够活下来。

猜你喜欢

树袋熊银灰色澳大利亚人
为什么澳大利亚人不爱吃辣
An Aussie takes a dive
拖拖拉拉的树袋熊
Australians Enjoy Life 享受生活的澳大利亚人
不喝水的树袋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