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叶秋天变红实为躲避害虫”等12则

2008-11-17

百科知识 2008年21期
关键词:核废料膀胱癌火星

彭 文

树叶秋天变红实为躲避害虫

秋天,又到了观赏红叶的季节了。英国科学家发现,一些植物之所以在秋天变红,很可能是为了躲避害虫侵害。研究人员采用70种不同颜色以对比秋天在植物上产卵的蚜虫更偏爱其中哪一类颜色。结果发现,蚜虫对红色系的叶子最不感兴趣,而黄色叶子对蚜虫的吸引力就大得多。植物叶片变红是因为花青素的作用,而变黄是叶绿素分解、叶黄素和胡萝卜素颜色显现造成的。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在秋天变红,只有当这个品种被昆虫袭击的可能性较大,可能造成的损失大于在秋天制造花青素的代价,那么植物会选择变红。

快速检测日用品毒性新方法

日本研究人员利用海藻自身发光的特性,开发出一种检测洗涤剂等生活用品所含化学物质毒性的新方法,可使检测时间和成本大幅度降低。它利用了外界照射光线被阻断时海藻能自身发光的特性,测定添加含有化学物质的生活用品后海藻的发光情况,分析化学物质多大程度上阻碍海藻发光,进而判断其毒性。虽然海藻发出的光非常微弱,但是研究人员开发的光电倍增管可以捕捉到这样微弱的光线。

1/4哺乳动物濒临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近日发布一项哺乳动物调查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哺乳动物中1/4濒临灭绝。其中处境最危险的是灵长,类动物,也是和人类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栖息地减少和狩猎活动是导致生存危机的主要原因。全球44838种动植物中,16928种面临生存危机,比去年增加16306种。研究人员担心,188种哺乳动物处境极度危险,随时可能灭绝,其中包括伊比利亚猞猁。同时,大约450种哺乳动物先前被认为毫无灭绝之忧,但现阶段数量急降,列入有灭绝危险的种类,比如澳大利亚的袋獾。

基因可能影响人类择偶

法国、中国等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人体内的一个基因对部分人类种群的择偶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个名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因,在人体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前动物实验发现,MHC基因还会影响一些动物对配偶的选择,如老鼠、鸟类在择偶时都会趋向于选择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异性,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后代的基因质量,增强对病原体等的抵抗力。但围绕这种基因是否对人类择偶也起到同样作用,科学界始终看法不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实行包办婚姻的种群中,夫妇之间MHC基因的差异不是十分明显;而自由择偶的人群中,夫妻之间MHC基因的差异就相对较大。

“凤凰”新发现:火星也下雪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又有新的发现:火星上也下雪。不过探测结果表明,雪在落至火星表面前就蒸发挥散了。“凤凰”号携带的“气象站”观测台上的一个激光设备在距火星地表约4千米的高度上,探测到了来自火星云层中的降雪。“凤凰”号最近的土壤试验数据还显示,火星土壤中可能含有碳酸钙以及类似黏土的颗粒。在地球上,大多数碳酸钙和黏土的形成都离不开液态水。科学家因此认为,这些最新土壤数据也能进一步证实,火星历史上存在矿物质与液态水交互作用的过程。

地球有条“化学赤道”

英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发现一条“化学赤道”,分割空气污染严重的北半球与空气污染较轻的南半球。西太平洋海域上空无云区存在一条大约50千米宽的空气化学界限,那里的一氧化碳水平比北方地区高出4倍。强劲的暴风雨就像水泵,把污染严重的空气从地面汲取到高空,污染物质在那里会停留更长时间。这一发现将给研究人员提供线索,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模拟污染物质在空气中的运动以及评估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

植物会自制“止痛药”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遭遇痛苦时会分泌出止痛物质,抵抗干旱、疾病等。某些植物难耐当地干旱气候,夜里气温骤降时,会产生大量水杨酸甲酯。水杨酸甲酯是制造止痛剂的原料之一,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科学家已经知道植物中可以提炼出水杨酸甲酯,但这是首次发现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分泌这一物质。研究人员认为,植物分泌水杨酸甲酯有两个作用,一是刺激植物启动抵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程序,二是用化学信号通知附近植物危险来袭。

全球首颗“三维心”问世

全球首颗电脑三维心脏在英国诞生,这颗心脏模型有望为心脏手术带来变革。“三维心”和人类心脏一模一样,连瓣膜和脉管都完全复制,甚至真实到可以接受“手术”。医生可在电脑上切开它,观察其内部构造和血液流动。此外,“三维心”还能“复制”心血管动脉堵塞等心脏病,供医学院学生或实习医生学习和研究手术治疗方案。

夜尿有助降低患膀胱癌风险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保持夜里起床小便的习惯有助于降低患膀胱癌的风险。科研人员在对884名近期被诊断出患膀胱癌的病人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平时每天喝1.4升水,在夜里至少小便2次的人,他们患膀胱癌的几率要比每天喝水不足0.4升并且夜里不起床小便的人低80%。另外,在吸烟者中,夜里不小便的人要比非吸烟者患膀胱癌的风险高7倍,但如果吸烟者有夜里小便习惯的话,他们患膀胱癌的风险可降低一半。保持夜尿习惯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而且对泌尿系统也有净化作用,可减少膀胱受到尿液中致癌物质的伤害。

首幅小麦基因组物理图谱绘就

一个由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为小麦的一个基因组绘制出了首幅物理图谱,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培育出更高产和抗旱的小麦新品种。基因组物理图谱是指有关构成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的排列和间距的信息,绘制图谱的目的是把有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及其在每条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线性而系统地排列出来。小麦的基因组不但数量多,且结构复杂,因此对其进行测序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麦的染色体共含有170亿对碱基,约是水稻的40倍,约是人体的5倍,因此测序工作进展相对缓慢。

最大规模“网格计算”启动

迄今最大规模的分布式运算网络——“全球LHC计算网格”10月3日正式启动,它将为设在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提供强大的数据运算支持。这个运算网共包括分布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计算中心,参与运算的科研人员将多达7000名,每年可分析和管理大型强子对撞机数据超过1500万G。将来会有专门的光纤网络把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数据从日内瓦首先传输到位于欧洲、北美和亚洲的11个大型的“第一梯队”运算中心。然后数据再从这11个“节点”进一步分派到全世界各地超过140个“第二梯队”运算中心。借助分布式运算网络,科学家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分布在各处的计算资源,把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联合在一起,形成超强的运算能力。

可安全储存核废料的新材料

如何安全又经济地储存核废料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澳大利亚一个研究小组经过多年努力,发明出一种可用以安全储存核废料的新型材料——陶瓷纳米纤维,用它做成的核废料储存罐使用寿命大大超过核废料的放射离子衰变期,可以安全地储存核废料,并且比用高分子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储存罐更为安全和廉价。这种主要由二氧化钛制成的新型材料还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吸引和锁住放射性的阳离子,当陶瓷材料吸附了一定量的放射性离子后,里面的薄层就自动塌陷,把放射性离子永久锁定在内。

责任编辑庞云

猜你喜欢

核废料膀胱癌火星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玩转火星
核废料造电池
核废料该处理了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