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文化探胜

2008-11-07安徽太和县坟台镇中心学校八年级二班

关键词:和为贵莲花古诗文

安徽太和县坟台镇中心学校八年级二班

注:该班同学在读了一些有关“莲”的古诗文后,针对“莲”通常被赋予的含义和品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部分同学的发言。

孙 文:古人在“见景生情”中多有感慨,特别是见到“莲”这样的壮丽景观时,更是情不自禁地要吟上一首诗。而所生之情多是思乡、思亲、和怀旧等等。

许 静:莲花亭亭玉立,许多人用它来比喻美人和少女。因此说:荷文化是一种“清纯文化”,表达了人们对那种“天真无邪”的纯真之情的无限向往和留恋。

桑 旭:古诗中有不少“采莲歌”,如“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等,这些均含有对劳动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歌颂之意。

韩 存:中国古文化中是讲究“和为贵”的,而“和”、“合”与“荷”是谐音的。在商界,也很讲“和气生财”。这些,均是“荷文化”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 静:当形容一个人语言特别美好时,我们说他(她)“口吐莲花”。我们大家都知道:牡丹像征富贵;梅花象征刚强;而荷花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与心境。

张 洁: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给了荷花那么多的赞扬之语,几乎把它给神化了。其实,如果来个“逆向思维”,我们也能找到它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把那些自命清高,目中无人的同学比为荷花,这里有诗为证:“大红大绿爱招摇,终身只在水上漂,忽如一夜风雨来,白浪之中尽折腰。”

猜你喜欢

和为贵莲花古诗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棋杀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咏筷子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莲花岛再见
好好先生
礼之用,和为贵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让莲花自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