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古江南多情雨

2008-11-04周珂珂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9期
关键词:多情细雨微风

周珂珂

从本期开始,本刊又新增了一个栏目——新题新作。

这个栏目的文章是针对“每月新题”或“素材搜索”栏目的作文题而作的。意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由新题创新思路点拨或提供素材到写作成文的范例。

——小编的话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雨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碧溪风澹态,芳树雨多姿”,雨是那样的淡雅清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是那样的善解人意……

自古江南多情雨。四月,黄梅时节,那青砖白瓦、小巷深深的江南,更是那多情而温柔的雨尽情泼洒的舞台。

虽然北国也有雨,但雨似乎对诗情的江南更为偏爱。走进江南的诗里,小雨总会如约而至,翩跹而来,带着同样清新妩媚的气息,原始而香醇,蕴含着天庭的精华,令人心醉。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也许是对江南雨的最好诠释。与别处的不同,江南的雨总是细如牛毛,轻如薄烟。那几乎看不见的雨点,随微风来,和轻风去,像雾又像丝,密密而斜斜,绵绵而潇潇,如梦如幻。伴随江南特有的青砖白瓦小巷、小桥流水人家,这透着柔柔清丽和淡淡忧愁的意境,似乎成了江南的代名词。

说不清是江南成就了雨,还是雨造就了江南。在烟雨迷蒙的日子里,独自撑着油纸伞,伴流水而走,倚石桥而行,似乎是在江南最好的享受。欣赏着纤巧的雨丝飘过江南的小镇,这里便有了一种古朴而典雅的美感,美得令人心醉!

这里,雨中的江南就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带着一种幽幽的神秘,带着雨的晶莹和剔透,静静地打开你的心扉,走进你的心灵深处。

江南的雨不仅轻盈淡雅,更透着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江南这多情的雨而折腰:“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方回借雨将心中难耐的“闲愁”表达得柔婉缠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易安用雨将沦落飘零的孤独与伤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雨天的江南,雾霭蒙蒙。那些残旧的白墙青瓦,那光滑的石板小路,和着那一抹浅绿的苔藓,早已成就了一幅清雅别致的水墨画。那个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已经走进了经典,成为人们对江南印象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

啊,我明白了,这迷蒙的细雨是江南无法割舍的情结,细雨与江南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江南,细雨就没有挥毫泼墨的舞台;而没有了细雨,就无法成就这样一个梦一般的江南。

江南的雨是婉约的,江南的雨是多情的。婉约的江南雨如丝如梦,多情的江南雨如歌如韵!

伴随着江南雨,一切都悸动起来;伴随着江南雨,一切都醉心起来。

【简评】

在江南这个阔大的背景里,小作者紧紧地抓住“雨”,任联想与想象恣肆东西,然后在江南雨的滋养中,还原古典的芬芳,使我们认识到雨是江南的灵魂,是江南最富性格的典型景物。作者纵横古今,锦词丽句,信手拈来且无不精当贴切。有文采,有内涵,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扎实的语言功底。

(张永军)

猜你喜欢

多情细雨微风
去露营吧
忆苏卿,多情应笑我
拟人手法真多情
悯蚕
微风吹
赏初春细雨有怀
春日
微风轻轻起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