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景之文怎样抒情

2008-10-16向明康

中学生优秀作文·初中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写景抒情

文题解析

古人说的“托物言志”,指的就是人们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我的思想感情。那么,写景之文应该怎样抒情呢?

一、情寓景中。这是一种曲折含蓄的抒情方法,即作者在文中不直接正面地抒情,而是把情感隐含在景物中,让读者通过文中描绘的画面,体会、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又叫间接抒情。

二、情景交融。这种写法的特点是既写景又抒情,景与情交织融会在一起。读这类文章时,读者既能为景物描写的画面所吸引,又会受到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思想感情的感染。

三、直接抒情。这种写法就是作者在写景之前、之中或之后,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值得指出的是,这几种在写景文中进行抒情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但较为常见的,则是几种方法有机地交错在一起综合运用。秋天是春天之后的又一个美丽的季节,它姹紫嫣红,万山红遍,绚丽多姿。所以我要说,秋天美而富实。(此段作为开头,文字不美,用词不准,更不能开启或总提下文,要修改。应让开头文字漂亮些,并倾注情感,为写景抒情定下基调。)

原文

秋 韩三平

秋天天气凉爽。(当夏天渐渐远去的时候,秋天便款款而来。)这时,它没有夏天那么沉闷,炎热。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股(改成“丝丝”为佳)清风,吹干了人们全身湿漉漉的汗水。你看,在那广阔的田野里,一株株玉米已经熟透,等待着人们去采摘。打谷场上稻谷堆成小山,脱粒机转个不停。你再看那远处的果园,硕果一串串,把树枝都压弯了,那是多么可爱啊!(“可爱”用词不妥。)远远望去,满树结着的好像不是香甜可口的果子,而是无数个小圆球。(把果实比喻为“小圆球”,不恰当也欠美感。)麻雀在树丛间慌慌张张地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想吃果子。就连结队南飞的大雁,也好像惋惜自己不能吃到果子而声声鸣叫着。我想,你们也太可怜了,明年再来吧。(此段文字没能紧扣文章赞秋这一中心去写,笔下的景物没有感情。应当重写这段,倾情于景物描写之中,使文中的景物饱含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

秋天的人容易疲劳。当你工作和学习疲倦了的时候,那就请你打开窗户吧,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你会顿觉精神倍增。秋天雨水很多,但它不像夏雨那样凶猛急骤,粗暴无情,而是细雨绵绵,下个不停。当那牛毛细雨停止时,有时偶尔会出现雨雾。雨雾被秋风一吹,飘飘荡荡,远处的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多么扫兴啊。中秋夜晚,当繁星和月亮出现在天空的时候,大地上也一片朦胧的月光,这时还会害怕呢!但也有人兴趣盎然地赏月看天,一双睁大的眼睛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心里却想入非非,(此处不能用“想入非非”,误用。)好像进入了月亮之中,看到了美丽的嫦娥和仙女们……每到深秋,一阵阵秋风吹来,已经由绿色变成金黄的树叶把大地铺得一片金黄。(此句中“金黄”一词重复累赘。)在高山上,在大路旁到处可以看到树叶飘然落地,好像一只只老鼠在地上追逐嬉戏。(此比喻的喻体没有美感,应换一种喻体。)这时,你若来到花园中,就会看到那些春天里争奇斗艳的各种花草,这时都垂头丧气了。只有那朵朵菊花在含苞欲放,遍地都是。(此段的问题仍是写景没能融入作者的感情。因此,笔下的景物不鲜活,缺乏生命的活力。修改时,要想方设法让景物富有活力,饱含情感。重写赏月一段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使文词飞扬起来。)

秋,不平凡的秋!多少年来,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每每都是这样。秋,你不觉得单调吗?你不觉得枯燥吗?你的回答必是肯定的。所以,秋,我要高声赞美你!(此为结尾段落,应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要力求用一组优美的抒情句,抒发感情,结束全文。)

专家门诊

这篇描写秋景之文最明显的不足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写景叙事中没能很好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得笔下描写的景物停留在“形”的描绘的浅表层次上,因此,写景达不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二是直接抒情欠缺。直接抒情一般应出现在叙事或写景之后,这是因为叙事写景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叙事或写景的升华。比如,本文最后一段就应该重写,原因是前面几段已对景物作了具体而生动的描写,作者已蓄足了“情”,在此就应当直接抒发对秋的赞美之情。三是有些语句有害文意的表达,要细心推敲,反复斟酌,紧扣文章的中心来修改语句,润色文字。

升格佳作

秋 韩三平

朋友,当你欣赏春天大自然美的时候,你会觉得春天姹紫嫣红,是那样的绚丽多姿。但是,我要说:秋天有着内在的美,独特的美,秋天拥有实实在在的果实,“春华秋实”此之谓也。秋,我赞美你。

秋天是热烈的。当夏天渐渐远去的时候,秋天便款款而来。这时,它没有夏天那么沉闷,炎热。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丝清风,它像天使一样跑遍大地,传递着丰收的信息。你看,在那广阔的田野里,一株株饱满的玉米迎风欢笑,等待着人们去采摘。丰收的果实在打谷场上堆成座座小山。脱粒机昼夜欢唱,从嘴里吐出金黄的玉米粒。你再看看那清香浓郁的果园,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红彤彤的笑脸上铺着一层淡淡的白霜,实在可爱极了!远远望去,满树结着的好像不是香甜可口的果子,而是无数颗闪亮的珍珠。麻雀也高兴地在树丛间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就连结队南飞的大雁,也好像惋惜自己不能和这里的人们共享丰收的快乐,声声鸣叫着,向这即将掠过的大地和人们深情告别。秋,热烈而充实的秋。

秋天是清凉的。当你工作和学习疲倦了的时候,那就请你打开窗户吧,一丝丝凉风扑面而来,你会顿觉心旷神怡,精神倍增。秋天不缺雨水,但它不像夏雨那样凶猛急骤,粗暴无情,而是细雨绵绵,它稳重、温柔。当那牛毛细雨停止时,有时偶尔会出现雨雾。每当此时,大地就像蒙上了一层面纱。被秋风一吹,飘飘荡荡,远处的景物时隐时现,像梦幻,像海市蜃楼,像上界仙境。置身其中,觉得自己也像在腾云驾雾。这种感觉多么美妙,景色多么独特。中秋夜晚,当繁星簇拥着宛若明镜的月亮出现在天空时,大地洒满了皎洁的月光,人们品尝着丰收的果实,兴趣盎然地赏月观天,一双双睁大的眼睛望着明澈的月亮,好像进入了神奇的仙界,似乎看到了美丽的嫦娥和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每到深秋,一阵阵秋风吹来,已经由绿色变成金黄的树叶把大地装扮得分外美丽。在高山上,在大路旁到处可以看到树叶飘然落地,好像片片金箔在地上追逐嬉戏。这时,你若来到百花园中,就会看到那些春天里争奇斗艳的各种花草,这时却都纷纷凋落、枯萎。只有那不屈的秋菊仍在抵抗着寒霜傲然挺立,含苞欲放。秋,清凉而美丽的秋。

秋,不平凡的秋!多少年来,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在漫长的岁月中,阅尽人间沧桑,奉献秋声秋色。秋,你赐给大自然风情万种,你给人类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物质上的富足和充裕,你不愧为幸福生活的使者!秋,不平凡的秋,我要高声赞美你!

[亮点揭秘]

修改后的“秋”更加美丽而多情。文章以呼告开篇,由“春”巧妙转入对“秋”的抒写,新颖而贴切。“秋,我赞美你”一句直抒胸臆,为全文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接着,作者饱含深情,赞美秋的热烈而充实。运用拟人和比喻,融情于诸多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文中的玉米,脱粒机,枝头硕果,麻雀和大雁也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使 “一切景语皆情语”。共同表现出秋的热烈,秋的充实和人们的欢乐,达到了情景交融之境。在第三段里,作者情集笔端,描写秋的清凉,雨后山雾,中秋夜晚人们赏月时生发的奇妙想象,秋叶金黄,秋菊独放等,热情赞美了美丽而宜人的秋天。最后一段,作者激情喷涌,用深情的语言议论并抒情,直接抒发了对秋天的深深赞美之情。感情真挚而热烈,感染力极强。

(向明康)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写景抒情
示范·情境·交流——以“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为例谈默会知识的作文教学启示
会抒情的灰绿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约会
写景成语连线
如何写景(一)
论情景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