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侦探

2008-10-11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08年8期
关键词:摇头丸作案功夫

桑 宁

课堂上,也许你是一个专心致志的书生,也许你是一个常开小差的顽童,但你注意过身边的同学,注意过课堂上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吗?这天我就当了一回“课堂侦探”。

案件一:东张西望类

线索:头部

破案推测:

据本侦探推测,此人乃“作案”高手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做小动作,居然在老师的火眼金睛下蒙混过关。此人的头灵巧自如,可以和吃了摇头丸的人相媲美。只要发现目标,就一定能成功,被盯上的那个人就被此人的“花言巧语”给蒙骗,成了犯罪同伙,搞不好还会成此人的“替罪羊”。不过我已有了对付此人的方法:不理,不睬,专心上课,当做没听见就可以了。

案件二:脚下功夫类

线索:脚

破案推测:

此人“作案”的工具是脚,“武器”是脚,“目标”还是脚(奇怪吧)。此人“作案”的方法非同一般,脸上无丝毫表情,看上去若无其事,还得到老师的表扬,说他很认真。但一看桌底下,你就会恍然大悟,此人的脚正在“浴血奋战”呢!受害者就只能“苦苦应战”,你一脚,我一脚,打得不可开交。

案件三:装模作样类

线索:耳朵

破案推测:

据说,此人有非常多的“作案”经验,很少被老师捉到。他一听到老师的声音离自己耳朵远了,就开始“作案”,从抽屉里拿出各种各样的“小工具”动起手来。一旦听到老师的声音近了,就连忙拿起书拿起笔,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一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他就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来也怪,此人是什么脑子,什么耳朵啊,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他居然还都能回答。

怎样,我这个“课堂侦探”破案功夫还不错吧。你猜,我又是哪一类的呢?

获奖理由:文章虽然仍然是分小节来描述,但采用所谓的“案件回放”将各部分串联起来,能给人以新鲜感。将“镜头”推近,你会发现“镜头”下出现的人物形象很生动,读上去备感亲切——“哦,原来前两天我班上也出现了这几幕呢”。

猜你喜欢

摇头丸作案功夫
分身作案
完美“作案”
摇头丸类隐语的形成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窃贼是如何入室作案的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