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渚猜想

2008-10-06林国童

中学生天地(A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蚩尤良渚文化

林国童

拨开历史的迷雾

考古队员刘斌一脚踩上了黑陶残片。

浙江余杭瓶窑镇良渚文化保护区的土地下面,埋藏着无数宝贝,所以这里凡要盖房子,必须先请考古队员来看一看。这一天,刘斌和同事们在稻田里挖出一条沟,许多静躺了四五千年的碎陶片重见天日。

在这里,这样的发现实在很平常。往东再挖一挖,看看还能找到什么?

2007年11月29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郑重宣布,一座5000年前的古城遗址被发现,面积290万平方米,相当于406个标准足球场、4个紫禁城。

举世瞩目。

我们常以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而自豪,可是,外国人并不承认。目前的考古发现只能确证3000年前商朝的存在,追溯到5000年前,那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可是,证据在哪里?

良渚古城,这一座史前大城的发现,似乎揭开了谜底的一角。研究还在继续,心急的我们,尝试着用现有的考古成果,再加上一点想象,拨开历史的迷雾,去猜想5000年前的那一缕文明之光。

他们是谁

太阳从东海上升起来了,曙光照亮了漫天飞鸟的羽毛,也照亮了早起的良渚人的脸庞,他们的心里充满敬意。他们是谁?这个问题让良渚人回答太简单了:我们是太阳神的子孙,光明之鸟是我们的图腾。

1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过了大概3000年,海水退去,露出了沼泽、平原和丘陵。这些太阳之子的祖先们,或许就在这里艰难地开辟着自己的家园。又过了2000年左右,气候变得温暖而稳定,良渚人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他们骄傲地把自己远祖之神的形象刻在精美的玉器之上。

看,这就是标志着良渚文化的“神徽”(图见上页)——上部的神首顶着万缕光芒,中间是兽面,下面分明是一双鸟爪。再看,他似乎又像一位英武的战神,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上古传说中好战的蚩尤。

传说中,蚩尤盘踞在古中国的东南,英勇好战,而良渚文化出土的大量石钺(一种短柄武器,适合于近身格斗)说明当年的良渚人也是非常彪悍的;传说中蚩尤节节胜利之时,也正是良渚文化最发达之时;而传说中蚩尤被中原的黄帝部族打败,恰恰也与良渚文化的衰落在时间上大致吻合。良渚人,会不会就是古代文献记载中蚩尤部族的一支——羽人或羽民呢?

良渚人日复一日地在玉器上不断刻画着这个神秘的图案,才不管我们这些后人猜谜猜到头痛。

良渚城的一天

可以肯定的是,那时候他们不把这座城叫做“良渚”。

伟大的城!光城墙就有六千多米长,四十到六十米宽,四五米高。当时的世界上没有多少地方能建起如此宏伟的城池,要是没有一个英明的王领导着万千勤劳的民众搞建设,这庞大的工程还真没法想象。

王出来了,从这座城中央的巨大宫殿里出来了!明天的祭神大典准备得怎么样,他不放心,得出去看看,顺便体察一下民情。王走过紧挨着宫殿的贵族高尚住宅区,看到身着丝织华服的男女。王走过散布在都城四周的平民小屋,看到麻衣蔽体的百姓。秩序井然,好,很好。

几个孩子嬉闹着跑过街道,木屐的声音嗒嗒作响。他们还不用上学,因为学堂这个东西要在2000多年后的西周才开始建立。不读书干什么?当然肯定看不上《中学生天地》,更不会没事跑到肯德基去买个汉堡。他们其实也很好学,跟着自己家族中的大人,很早就开始学习做事了——家族种田他插秧,家族打鱼他结网,家族纺织他养蚕,家族刻玉他抛光……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职责,分工明确。王说过,天下为公。为了抵御外敌和共建家园,每个人都必须各尽其职,连王本人也是各大家族共同推举出来的。

但若以为良渚人过着天堂般的共产主义生活,那就错了。贫富差距随处可见,富家的女子全身环佩叮当,制玉匠人的娇妻幼女有副手镯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贵族的死者可以葬在离“天”最近的祭坛周围,陪葬品无数,而平民只能在自家屋边挖个小坑一埋了事。

哦,祭坛!王登上西城墙,把目光投向那用黄土夯实堆起来的高台,他曾在其上观日月、察四时、定纪年。明天,那里将燃起熊熊烈火,而他,将穿上羽衣,代表子民向神祷告,请求神的旨意。他是王,是军事统帅,也是能通神的首席大祭司,万民景仰。

空气中飘来稻米的香味,王饿了。回宫。街角,一个圆脸小女孩正在木井边汲水,王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一旁的随从报告,由于战事不多,可供祭献给神的战俘已经差不多用光了。王若有所思地说,这个孩子不错……

日头西落,人们的脸上现出疲惫,这段时间太忙了,用于祭祀的东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明天他们将唱歌,他们将舞蹈,他们将饮酒,一醉方休。

王国的消失

大约4000年前,良渚,这个影响力曾经北抵山东南部、南达宁绍平原、西至安徽江西、东及舟山群岛的强势文化突然“消失”了。

他们去了哪里?人们猜测纷纷,提出了“海侵说”、“洪水说”、“战争说”、“内讧说”好多说法。干脆,我们大胆地把它们结合起来,想象出这样的一幅图景吧:

4000年前,大自然又一次让人们见识了它的威力,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陆地,桑田又一次沦为沧海。受海水的顶托,江河之水因下泻不通而四处泛滥(这是否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大禹要治的史前大洪水?)。失去了大部分家园的良渚人除了少部分故土难离,一部分逃往岭南外,大部分被迫踏上了向北方旷野浩浩荡荡迁徙的路。

那些留在南方的,文明程度大大倒退,后来成为被中原华夏族称为“南蛮”的越人。而北迁的良渚人,命途多舛。由于长期以来追求舒服、奢华的生活,他们面对艰难时世的生存能力已大不如前,抱怨和内讧开始了,实力在内耗中不断削弱。而这时,他们遇到了史上最强的敌人——北方的主人,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原华夏族。在惨烈的战争中,良渚人终于被彻底打败。

就此落幕?

也许没那么简单。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闻名,而良渚文化“消失”后,中原地区突然冒出了大量玉器,这说明了什么呢?良渚人养蚕织绸历史悠久,而良渚文化“消失”后,中原地区出现了“缧祖始蚕”的传说,这又说明了什么?而良渚遗址中显现的一些墓葬等级礼仪制度,也在后来的夏商周文化中得以体现。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打败了良渚人的华夏族人,却叹服于这手下败军们辉煌的文明,并开始学习、继承。而远离家园的良渚人,也像别的那些被华夏族征服的人民一样,逐渐和华夏族融为一体。

“历史从未远离,良渚文化从未消亡,反倒跟你我息息相关。”刘斌说。是的,良渚人的血,仍在5000年后我们的血管里奔流不息。

小贴士

想对神秘的良渚文化了解更多吗?你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到书店或图书馆寻找相关的图书进行阅读。

2.浏览良渚文化博物馆网站(www.liangzhuculturemuseum.com)。

3.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馆,地址是: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这是老馆,新馆将于今年下半年启用)。若想参观遗址,需提前联系,电话是0571-88778900。

猜你喜欢

蚩尤良渚文化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良渚保护大事记
大战蚩尤
“玉”见良渚
蚩尤之歌
谁远谁近?
中、日、韩蚩尤信仰与蚩尤演艺说略
黄帝战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