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奶粉入市调查

2008-09-28严冬雪张蔚然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35期
关键词:金平三鹿三聚氰胺

严冬雪 张蔚然 王 婧 吕 宏

“1100多道工序”,为何没能检测出这种化学物质?

2008年9月12日,河北省正定县南楼乡东宿村。耿金平的妻子从睡梦中惊醒,有人跑来告诉她:她家的奶厅——用于奶牛挤奶的地方——来了警察。

警方传唤了她的丈夫和女儿。

3天后警方称,耿金平因为三鹿奶粉事件而遭到逮捕。这个48岁的男子是奶厅的经营者,负责向三鹿集团供应收购的原奶——每天,大约有3吨原奶从他这里流向三鹿集团的生产线。警方认为,耿在这个环节向牛奶添加了致病的三聚氰胺。

与此同时,河北警方清查了当地的41家奶厅,并且传唤了其中的78人。最终,19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这些人中,除了耿金平这样的奶厅老板外,还包括1名三聚氰胺的销售者。

“4头大牛,比在外面上班强”

在耿金平被逮捕5个小时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正定县东宿村见到了他的妻子。

南楼乡是个偏狭的村庄,位于石家庄以北30公里,交通不便。全乡22个行政村,5个村班子处于瘫痪状态,农民人均收入3800元,在全县9个乡镇中排位靠后。6年前,当地农民开始尝试在自家养牛,奶牛产业随后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出路,用村支书的话说,“4头大牛,比外头上班强。”

东宿村共有3个奶厅,耿金平经营着其中一家。

在这个没有门牌和奶厅标识的院子里,只有三面平房,废铁架和草料散落一地。如果不是外墙上写着“三鹿”等字样,很难将这家奶厅与周围的民房区分开来。

2004年5月,在三鹿公司的建议下,做饮料批发生意的村民耿金平带头出资建设了现代化的养牛场,率先致富。3年后,这个奶厅养殖的奶牛已达307头。

根据河北省警方的说法,2007年底,耿金平向三鹿集团销售的原奶因质量原因屡次被拒,造成经济损失。后来,他得知向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测指标,便前往行唐县的一家化工原料店购买了一袋三聚氰胺,约20公斤。这些三聚氰胺按比例勾兑后,从罐车的顶部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在这个不法商贩的家中,警方搜出了印有三聚氰胺的化工品包装袋。

此后,那家化工原料门店的店主还曾两次上门,推销这种化工原料。但至今,耿金平这个农民是如何学会向牛奶中勾兑这种化学物质的,仍是谜团。

三聚氰胺平日被用于生产日用器皿和装饰贴面板。它看上去像塑料粉末,微溶于水。在化学界,微溶于水的概念即是每100克水中含量低于0.1克。按照这个比例,耿金平每天最多可向3吨牛奶中兑3000克白色晶体。

这个说法在耿金平的妻子、女儿口中得到了证实。“我们家确实在2007年年底开始往奶里加一种原料,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耿的妻子对记者表示。

耿金平的女儿说,在警察那里她“不承认”,当天就被放了回来。耿金平因为供认了事实,成了最先被逮捕的人。

供词记录,耿金平说他很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他和他的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在耿家奶厅院外的马路上,奶农们聚集在大树底下关注着此事的发展。不断有奶户找到耿家院子里,他们希望耿家能够继续收购鲜奶,更等着还没交到他们手上的8月份奶款。

“1100道检测手段”为何失效?

乳品行业往牛奶里添加化学品的做法并不新鲜。最初为了恢复牛奶的芳香气味和色泽,奶场主人往牛奶里添加香料和色素,但到了后来,手段开始变味。2007年年底,就是在行唐的一个化工店里,耿金平买到了三聚氰胺。

耿金平那辆装满掺有三聚氰胺牛奶的货运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三鹿集团的门口。他的弟弟是车辆的驾驶者,原奶进厂里到奶粉灌装出厂,牛奶将面临1100道的检测关。

但在这1 100道检测关里,并不包括对三聚氰胺的检测。“除非常特殊的情况,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部门,一般不会在常规的检验当中专门安排检测不可预测的化学物质。”在9月13日就三鹿奶粉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解释道。

但在2007年春夏之交,国家质检总局紧急部署对三聚氰胺的全国质量监督专项抽查,被检测的物质包括奶粉、液态奶等。

对于政府方面的监管——作为从2002年就开始蝉联“国家免检产品”荣誉的三鹿奶粉,也有着避免检查的充分理由。国家《免检办法》规定,产品获得免检资格后,在3年有效期内,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在内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获得“免检产品”的条件共有5项,其中包括“企业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并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经济效益在本行业内排名前列”——对于三鹿这样一个奶粉产量全国第一的企业来说,自然不成问题。

广东省社科院一位研究员也指出:“中国目前的免检制度有三个最严重的弊端。第一,门槛太低,按规定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的产品,可确定为免检产品。三次抽查怎么能保证产品100%合格?第二,监督不力。一旦获得免检称号,其产品在三年内免于各地区、各部门各种形式的检查。这基本等同于靠企业自觉。第三,惩戒措施不力。即使按照法规规定,免检产品在有效期内发生质量事故,也只是视情节责令生产企业限期整改、停止使用免检标志、收回免检证书、予以公告。与免检获得的特权相比,义务和惩戒措施不力。”

而对“产品标准达到或者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牛奶行业达标并不难。比如,鲜牛乳收购至今仍沿用着1986年的检测标准。

“1986年的标准允许牛奶有抗生素残留,而各国际组织和世界奶业协会组织10多年前,就公布不准使用抗生素残留的牛奶了。”中国奶业协会原副理事长王怀宝说。《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也查阅了相关标准——要生产优质的牛奶,必须先控制牛奶中微生物细菌的指标。中国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国家一级奶应小于50万个/毫升、二级奶100万个/毫升;而美国、加拿大收奶时规定,如牛奶中微生物超过5万个/毫升,就要从严处罚。

作为《免检办法》的一项补充,社会监督也算是一条红线。但是这个微弱的监督者,在三鹿奶粉的社会公关面前无疑是螳臂挡车。

4箱奶粉“买通”消费者

来自浙江的王远萍从2007年11月份起,在超市陆续购买了一批三鹿奶粉。食用后,他的不足1岁的女儿小便有颗粒沉淀,并伴有腹泻。

2008年2月25日,王远萍向位于河北石家庄的三鹿集团寄出了购买奶粉的样品,希望得到来自厂家的说法。几天后,厂家在电话中证实是他们的产品,但未提

猜你喜欢

金平三鹿三聚氰胺
《健听女孩》:无声世界里的有情人生
周至县2017年小麦白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试验示范报告
无臂无文化,照样撑起女大学生爱情伞
女大学生嫁人风云:无臂的你“情瘫”的我
“三鹿”重出江湖
欧盟产业拟对我输欧三聚氰胺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
“三鹿”商标的考验
2009年化学高考模拟试题(一)
中考热点:“三聚氰胺”问题举隅
三鹿悲凉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