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中美文化差异

2008-09-23

山花 2008年16期
关键词:思维文化

覃 锋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the ideas, beliefs, and customs that are shared and accepted by people in a society.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全球化进程中,在西方普遍性话语的主导下,中国文化不能淹没或同质化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之潮中。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是相互影响和渗透 的。

一、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

位于亚洲东方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沉积;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却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它是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的障碍和鸿沟。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复杂而多面的,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一)中美民族性格方面的差异

民族性格是指: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总体而言,中国人自古受孔孟思想的影响,熟知“三纲”、“五常”,注重“礼、仪、廉、耻、信”,有着浓厚的“忠君爱国”的文化思想。一般说来,中国人比较含蓄,喜欢遵循守旧,往往过多地沉醉于往日的辉煌与成就。中国人常以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或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己任。美国人则强调个人主义,追求个人自由和民主,要求自立、自强。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妇女解放运动最早诞生并实现在那里。中国人习惯在晚辈与长辈、下级与上级、学生与老师之间,往往前者主动打招呼,以示尊敬。而在美国文化中是由上级、长者、老师采取主动;因为上级、老师才有询问和发问权,以表示对下属的关心和问候。所以如果我们使用自己的问候方式同西方人打招呼,常常会使人家误会。比较而言,美国人性格开朗,无拘无束,敢于探索,能够放眼于未来,因此美国人认为竞争是永恒的,是证明他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一种手段。美国人在“竞争”中的胜利往往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另外,美国人清楚地认识到一次的胜利只能说明过去,明天会有更多的挑战,要乐观地面对挑战,参加竞争。美国人公开宣扬追求财富,因为美国人的祖先大多来自贫民,追求财富,改善生活成为绝大多数移民的梦想。在美国人看来,多数美国人都会把“敬业、进取”当作自己获得财富和保持财富的手段。

另外,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内心体验,轻实验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借助直觉体悟,通过静观,灵感顿悟,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整体把握。中国人的这种直觉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以逻辑、分析、推理为特征的,是通过分析实际情况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中美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

美国人对于中国人见面时的招呼语“吃了吗?”,“上哪里去啊?”会感到十分困惑。因为按照西方人的习俗,当听到人问吃过没有时,他们会很自然地理解为这是一个邀请或约会,会期待问候者进一步或更明确的邀请。而“去哪里呀”这种问候会被理解为这是在询问他们的私事,令他们感到不舒服。另外,在颜色方面,中华民族有崇尚红色的心理。在汉文化中,红色象征吉祥如意、喜庆欢乐。逢年过节,红灯高挂,家家要贴红对联;婚嫁迎娶,披红戴花,夫妻双双入洞房。“红双喜”、“红喜事”寓意于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中国女孩也喜欢以“红”取名。红色还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喻指“恼怒、生气、害羞、嫉妒”,如“面红耳赤”、“脸红脖子粗”等。但红色在英语中却有“战争、流血、恐怖、愤怒、困境、淫荡”等多种含义。美国人用赤字(red letter)表示亏损,用红灯区来表示妓院开放区。此外,红色警报还可以表示极端危急的状况。

二、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分析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其原因也是各自不同,纷繁复杂的。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 点:

(一)不同的历史和地理对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影响

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由于中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规律基本上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万物有限,有限寓于无限的哲学思辨观念,强调了群体间的和谐。

美国人的祖先源自欧洲沿海国家和地区,航海业的发展使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精于计算,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抵达北美大陆后,成为了第一批开拓者。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和印地安人的骚扰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信念,是一种“海洋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美国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他们对工商业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此相适应,美国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二)人们的不同社会哲学价值观

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上的内陆文化,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和平衡。“中庸之道”是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中国人的这种中庸与平和又在一定程度养成了一种惰性,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由于受儒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以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具有经验综合性特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建立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 会。

美国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传统之上的海洋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为特征,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人所缺乏的。

三、应对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策略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给中美两国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两国之间的互惠互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应当做到:

(一)了解中美文化差异,强化双方优势互补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自身特点的。了解彼此差异,有助于取长补短,相互接近。而这种彼此影响,互相渗透,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增强。当前我国的现代汉语几乎完全不同于以文言文为文体的古汉语。现代汉语语法奠基于《马氏文通》,而《马氏文通》基本上是照搬英语语法。同样,西方学者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现代英语的简化趋势体现在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越是被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就越有简单化的趋势,这种简化是众人自发的,推动着语言的进化和发展。因此一种语言的简化程度和它的使用人数成正比。英语的简化主要体现在词汇的简化和表达方式的简化两个方面美国人尤其崇尚简约。美语中常用“wanna;gonna”等代替“want to;be going to”的意思。美语中有40%的读音使用了“schwa”(弱读音)。一句英语问候语“How are you?”也会被读成“Ha are ya?”。

(二)加强学习和教育,增进文化交流

事实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其民族精华,也有其糟粕,只有采取中西互补,兼收并蓄,才能真正做到物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及自然环境相协 调。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受到同样的影响,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对外的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除了学习语言基本能力外,还要学习双方的文化,因为词语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和教育,是缩小文化差距的必由之路。

(三)开展国际间交流,促进相互了解

要做到加强学习和教育,增进文化交流,就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间交流活动。有条件的部门,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中国政府应该鼓励中美之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交流,企业洽谈和博览会等。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国举办的“中国年”让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习俗。即将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也是各国人们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1]朗文当代英语辞典[M].英国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2003.

[2]孔子.“三纲”、“五常”.http://baike.baidu.com/view/609.htm .

[3]马建忠.马氏文通[M].商务印书馆,1983.

[4]陈云雀.文化差异与中美言语交际障碍[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5).

[5]王福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7]王宗炎.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9]Davis,Linell.2001.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作者简介:

覃锋,男,广西省河池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学与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思维文化
文化与人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维跳跳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