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知行统一思想

2008-09-23安克杰

山花 2008年1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统一孔子

知行统一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我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历代先哲都把“知”、“行”能否统一看作是做人的根本态度问题和道德理想加以重视。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这一思想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对铸造中国人特有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最早明确论述知行关系的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构建了博大精深的德育知行统一学说,对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首先,他明确指出了道德认知的重要性,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明确提出“知礼”是做人行事的前提,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全民族的道德知识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孔子重“行”,强调身体力行是道德修养的价值原则。他主张道德教育应当增进人的道德认识见之于道德行为实践的自觉性,只说不做,知而不行,言行脱节,只是道德虚伪,毫无实际的道德价值可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认为一切学习包括道德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达、为了实践,要“下学而上达。”他反对那种死读书,而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书呆子。在言与行的关系上,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德性,不能仅凭其言谈,而要看其行为,看他是否言行一致。只有言行一致的人才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再次,他把知行统一视为道德上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在回答弟子关于什么是“君子”的问题时,孔子明确指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一个“君子”应当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以行为本。所以,人人都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果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贯彻道德的精神,那么,即使懂得了这方面的道理,也不能内化为自身的人格要素。为此,孔子主张“言必行,行必果”。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如颜回、子路等都成了道德恭行践履的楷模。最后,为了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提出了学、思、行相结合的德育机制。在德育方式上,主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通过实践去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论语》中第一句话讲“学而时习之”,既重视“学”,又重视“习”,这里的“习”字,即践履的意思。在知行关系中用“学”和“习”将“知”和“行”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里行即实践。忠、信也是实践的内容。总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孔子主张有效地将德育的知、情、意、行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确保德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孟子对孔子的知行统一思想尤其对实践的理解作了进一步发展。孟子以“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作为“四德”(仁义道德)的来源,明确指出这些东西的具备必须经过道德实践方可达到。他强调人们要想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获获取卓越的才能,就必须充分重视道德实践中道德意志的作用,即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他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认为只有在实践中道德意志经得起磨练人才有完美高尚的人格,这一思想不仅成为儒家学者自身修养的座右铭,而且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孟子主张个人在道德修养中要经常“反求诸己”,“反身而试”,养“浩然之气”等,即通过学习和实践优良品德,实现扬善除恶,进入高尚的道德境地。孟子把“四心”作为“四德”的道德心理基础,并把其称为“良心”形成了他的道德起源论,尽管具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但他借助于人们质朴的道德情感来解释道德的来源,便于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接受,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在德育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先秦唯物论集大成者的荀子在自己道德观基础上,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行”,提出了“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论,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论中的精华之一。他认为,人们的认识不仅包括“知”,而且包括“行”。强调“行”是“知”的目的,同时也承认“知”对“行”的指导作用。荀子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知之不若行之”的重要观点。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意思是说,闻、见、知、行,是人们学习仁义道德的四个阶段,行是道德学习的最高阶段,只有实践自己知道的礼义道德,才能对什么是礼义道德更加认识深刻,真正掌握礼义道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只有把道德认识付诸实践,才是对道德真正的认识。知而不行,必然陷人谬妄困惑,对人的道德增进并无益处。荀子的“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他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一方面,“行”是“知”的目的和深化,也是最高境界。知而不行,知道的再多也必然困惑糊涂。人们不仅应该把自己的感觉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应该躬行实践,通过端正自己的行为,把所掌握的知识付之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锤炼,正确地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另一方面,道德学习的成果检验标准在于“行”。荀子认为,道德学习必须融会贯通,用已知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做到一言一行合乎道德规范,这才是君子之学,这样的人才会成为别人的榜样。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荀子对培养道德品格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依据“行”的优劣来评判个人品德的优劣,“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节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这里所说的“节”、“征”、“辨合”、“符验”,都是进行验证、检验的意思,说明人们的认识只有经过客观的检验,行之有效,才是正确的。这种重“行”的道德评价观符合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做到知行统一,荀子提出了学、问、思、辨、行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方法论体系,为施行他的“王霸之术”的政治目标提供了培养合格人才的系统的科学的方法论。

先秦时代知行统一观尽管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从道德教育来讲,它强调和重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统一,有益于激发道德真诚精神,有利于人们道德生活的改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汲 取。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为了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高度重视全民族的道德教育,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德育中的知行统一思想,而且提出了通过道德实践而获得道德知识,然后用道德知识来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的见解。孙中山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两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关系,认为“行”是“知”的基础,“知”是通过“行”的“必要门径”求得的,“知”反映客观事物。“以行而求知”——“知”(认识)来源于“行”(实践),这是认识与实践关系的一个方面,说明他在道德知识的来源问题上不仅认识到“行先知后”,而且强调“行中求知”,通过道德实践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他认为“行”是人类道德认识和水平提高的主要手段。他说:“古人进步的最大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人类之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孙中山认为,为了培养国民高尚的人格,要切忌空谈,每个人应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出发,从自己心理上的革命做起,把自己从前不好的思想、习惯和行为一概加以革除,培养和锻炼自己高尚的人格。孙中山一方面强调以“行”致“知”,认识到了“实行”即实践能促使人们“知”,从而有助于道德的进步。另一方面他又非常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反对“重实行而轻理想”的错误倾向。“能知必能行”是孙中山论证“知难行易”的一个主要论据,也是他重视理论知识的重要表现。他说:“凡能从认识而构成意象,从意象而生出条理,从条理而筹备计划,按计划而用工夫,无论其事物如何精妙、工程如何浩大,无不指日可以乐成者也。”指出了“知”或“不知”乃是“行”或“不行”的关键。他的这些思想,强调了在道德教育中,既要加强道德理论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学到的道德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道德上的知行统一,推进事业的发展,这种既重“知”又重“行”的做法,正是我们德育工作今后的努力方 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德教育的客观效果,应以推动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升华为准绳。我国正在进行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无疑应当把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注重道德实践、提升个人品质放在首位。我们应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智慧,要在知行统一上下功夫,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继缅著.中华儒学精髓[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2]朱熹著,欧阳玄主编.四书集注[M].海南出版社,1992.

[3]论语注疏卷13[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论语注疏卷14[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版.

[6]论语注疏卷8[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论语注疏卷7[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5.

[9]梁启雄撰.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3.

[10]陈莹,裴大洋,刘辉主编.中国哲学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1]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一) [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3]周德刚.宋明理学中知行学说脉络的清理与分析[J].理论界,2003,(2).

作者简介:

安克杰(1972-),男,甘肃临泽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统一孔子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孔子的一生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孔子的一生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统一数量再比较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