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及山水园林的影响

2008-09-23

山花 2008年16期
关键词:道法自然山水诗老子

朱 峰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辨内涵,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已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也不例外,深深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

一、“天人合一”论及在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中的体现

(一)道的概念的提出及“天人合一论”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因此说:“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老子》第六章)

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不是上帝(天帝)造物,而是“道”生上帝(天帝),继生万物。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应该遵循“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在这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肯定了人为宇宙中之一大存在,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老子创造性的贡献,建立了宇宙大道本体论,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论。

老子说:“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主张无为而治,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与道、自然、天地相契合的最高境界。

(二)“天人合一论”在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中的体现

正是由于自然的伟大,人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敬拜它,赞美它,亲近它,描绘它,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情。正是受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则从一开始就视自然为师为友。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花,明晦的变化,空间的开合,无不成为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的描摹对象。而且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把对自然的崇敬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把山水看作抒发情感和省思的场所。在他们眼里,落花有义,流水含情,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无不寄托着观者的主观情绪与感受,这种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于审美客体,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的重要特点。

另外,从生物学意义讲,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及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因此,古代许多仕途不顺,愤世嫉俗的文人阶级,寄情于山水之间,借助山水画、山水诗证明内心怀有“出世”的清高。当然,对于那些献身于官僚政治的文人,虽不能忘情于山水,但他们以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来代替真山真水,满足其纵情林泉的高远情致。

二、老子“不争”、“无为”观点促进了隐逸文化的形成,进而推动了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艺术的发

(一)老子不争、无为观点的提出

老子认为,得道之人应该是不争、无为的,这也是道德高尚的标志。他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老子认为得道者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第十五章),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老子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说“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老子》第十五章)意思是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从以上可以看出,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

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描述。它揭露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并以相反的形象夸张地描述自己。“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二十章)意思是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惟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惟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惟独我愚昧而笨拙。我惟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正话反说。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货利,而“我”却甘守淡泊朴素,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文中的“我”指老子本人,但又不仅仅是指他个人,而是一种有抱负、有期望的人。

(二)隐逸文化的形成及对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艺术的推动

老子不争、无为的思想,被士大夫所接受,并成为其追求的目标,形成了中国特殊的隐士阶层。隐逸是指社会中一些人超尘出世、回归自然的行为与心态。先秦就已有出现,但终成规模是在魏晋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受道家思想影响和推动最为深刻的时期,也是快速发展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前后300多年,分裂割据,战争频仍,儒家的独尊地位受到冲击,老庄思想流行。随着玄学和清谈的兴起,“三玄”(《老子》、《庄子》、《易经》)成了当时的热门学问。受老庄思想影响,魏晋成为隐逸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由于时局变乱,世风日下,人心空虚,致使士人、士大夫尤其是仕途不顺、愤世嫉俗的文人阶级归隐羡隐风行天下。在“越名教任自然”的感召下,归隐羡隐的士人及士大夫摆脱了“政统”,回归到了“自然”及“人(自我)”,从而获得了自由及人格的独立。因为主体性的觉醒和张扬,由魏晋始发,中国知识分子开启了一个大胆直率、无拘无碍、普遍全面地发掘美、鉴赏美的新时代,从而为文学和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氛围。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也只是新鲜自然而已。然而扩而大之,体而深之,就能构成一种泛神论的宇宙观,作为艺术文学的基础。”魏晋时期,对“名教”与“自然”等问题的争论,唤醒了人们对个性的追求的,激发了倾心自然山水的热情,进而产生了纯粹的有独立意义的山水审美意识。往更深层次探究,这其实是对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反映。隐士们对于自然之源的探索,实际上是对自身的探索。对自身的探索,却以对自然的探索作为形式。王羲之的“寄畅山水”和谢安的“寄傲林丘”都是把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山水融合在一起,把山水视为至善至美。这种对山水的执著追求终于成就了中国特有的山水审美心态,并促进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艺术的发 展。

三、“大象无形”与意境审美观的形成

(一)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认为,作为宇宙万物诞育之根的“道”是玄妙的,实际上只能意会,难以言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老子》第一章)意思是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因此,“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第一章)

老子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因此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第四十一章)。又说“湛呵!似或存。”(《老子》第四章)

由于道是玄妙的,无形的,所以人们只能借助审美的想象获得精神的自由,从而体悟到道。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中影响深远的“意象”与“意境”之说。

(二)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的意境审美观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不同。宋代画家郭熙(1020~1109年)在他的名著《林泉高致》中指出:“君子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他认为山水画应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景,“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并希望“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古代中国画家很少对一个局部视觉景观产生兴趣。唐宋时期描绘景物的绘画,几乎每一幅都有山有水,山中有道路可通山顶,路旁有溪流,山腰中有楼观,道中、桥上有行人,水中有船。中国人喜欢将观赏绘画作品说成是“读画”,也是因为其过程在于仔细鉴赏上述内容,是否处理得意境深远、妙趣横生。《林泉高致》一书中还论述了山水画的选材:“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山水画所要提炼的,是自然的“大象”和“大意”,这显然是对道家“大象无形”思想的发挥。

人们形容山水诗写的好,称为“以诗入画”。但诗写得逼真如画,看诗意能联想出画景,还算不上最高境界。必须在“画”中饱含着诗的意蕴,兼顾诗情画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方为上乘的审美意境。我们知道诗是诗人审美情感的载体,是对客观生活的审美感受经过丰富的想象表现在语言上的概括反映。诗的语言是一切文学门类中最凝练,最优美,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诗是诗人呕心沥血,字斟句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如王维风景诗《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村秋日暮色,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皓月当空,山泉清冽。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王维置身如画景中,写自己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情景交融,以景传情,虽然全诗表面不言情,但字字见情。而所有情又因景而起,由景而发。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这是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等艺术化的处理手段进行再创造,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即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

四、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艺术的相互促进

由于共同的哲学基础,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在文化渊源上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三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艺术,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山水诗与山水画关系密切。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水诗对中国山水园林艺术影响至深。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一言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出造园之法,而游园林又能兴成诗文。中国山水园林与绘画之间关系也十分密切,可以说古典园林是在绘画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起来的,这种关系甚至发展而形成“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许多文人涉足于园林艺术,成为诗、书、画、园兼擅于一身的“四绝人物”。

当然由于历史上各路思潮的互相交融、混合,注定了“道”家学说并非是影响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的惟一因素。但究其根本,“道”家学说对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有着本源的影响。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所表现的意境也是对道家学说最好的阐述。

参考文献:

[1]黄瑞云.老子本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刘秉贤.中国山水画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轨迹[J].艺术理论,2007,(9).

[6]陈口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艺术内涵[J].现代商贸工业,2007,(6).

[7]沈涛.浅论王维的“诗”与“画”[J]. 艺术百家,2005,(1).

[8]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朱峰(1971-),女,江苏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学理论。

猜你喜欢

道法自然山水诗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场地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
智者老子
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山意象探微
论王维山水诗的“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