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解析及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

2008-09-05周继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5期

周继红

摘要:探索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是把握项目本质特征的重要内容,研究以中国跳水队优秀双人跳水运动员为对象,综合运用了赛场观察法、现场跟踪法、专项训练图像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认为,双人跳水比赛除较量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及动作质量之外,动作的同步性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动作同步性的主要因素为两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心理素质、运动素质及默契配合。双人跳水同步性的训练旨要为相似配对、有序训练和稳定参赛。

关键词:跳水;双人项目;制胜因素;高水平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6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716-03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国际游联首次将双人跳水项目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成为双人跳水项目发展的里程碑,使得双人跳水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虽然目前在比赛中双人跳水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飞跃,但相应的理论研究还未引起各国足够的重视,对于双人跳水的制胜因素、训练要求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刻的规律性的认识。对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及相关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研究是我国双人项目今后取得更好成绩所急需研究的问题。

1主要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在利用国内现有专业图书馆,进行国内外文献资料查阅过程中,虽未能直接查到任何跳水双人专项研究资料,但也获得了一些相关研究文献。

1.2赛场观察法2000年奥运会跳水比赛双人比赛情况;

2004年奥运会跳水比赛双人比赛情况。

1.3现场跟踪研究法通过多种现代科学手段记录、分析、对比和论证,研究国家跳水队双人训练情况。

1.4数理统计法通过利用计算机和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整个研究数据分析和处理。

1.5综合归纳法根据掌握的理论和实践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并进行逻辑推理。

2结果与分析

2.1双人跳水比赛制胜要素解析

2.1.1跳水比赛制胜的基本要素

2.1.1.1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是跳水比赛的竞技核心竞技跳水运动是表现与较量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的竞技项目,由裁判员评分来判定运动员参赛的结果。技术分与难度系数是决定最后得分的两个变量。技术分是对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质量水平的评价,难度系数则是对运动员选择的技术动作难度水平的认定。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即是跳水比赛的竞技核心。

2.1.1.2跳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般性结构特征按照项群理论,跳水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对其参赛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是主导性的竞技能力。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的基础要素。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是运动员完成特定难度的技术动作的重要条件,而且,随着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对于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影响会更加明显。跳水比赛的制胜谋略与实施集中地反映着运动员战术能力的水平,主要表现为在教练员帮助下的运动员参赛设计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

2.1.2双人跳水比赛制胜的特殊要素与单人跳水相比较,同步性是高水平双人跳水比赛制胜的关键。同步性影响因素见图1。

2.1.2.1形态特征的相似度双人跳水两名运动员的身高、体型应该尽量接近。身高相差不要超过10 cm,体重相差最好不超过5~8 kg(表1)。

2.1.2.2技术水平的相似度双人跳水的两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相似程度对于能否组成具有高度竞争能力的双人组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技术水平相似度高的两名选手,在竞技训练的历程中,有着相似的体验;对技术动作的完成,有着共同的感受;在参赛动作的选择上,有着更多的可能;比赛中遇到困难时,更容易共同去面对。

2.1.2.3技术风格的相似度双人跳水的两名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应该力求一致。过强的个性必然表现为个体的突出,这种个体的突出和张扬是单人跳水所应强调的,但在双人跳水中就不适用了,它只能使两个人的动作失去一致性。

2.1.2.4心理特征的相似度优秀跳水运动员应该具有高度发展的自信心、自我情绪控制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准确的判断力、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力、抗干扰能力等心理品质(丁雪琴 1988,张毓芬 1997,温一静1993)。要注意挑选具有相似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在时间空间的感知力和判断力方面高度相似的选手,结成双人跳水配对组合。

2.1.2.5运动素质的相似度除了外形的相似和技术风格的趋同以外,双人跳水运动员在个人素质与专项能力方面应保持较高的相似性。专项能力决定了一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动作难度,并会影响运动员的自信心。

2.1.2.6相互配合高度默契找到两个身体形态、心理特征、技术风格和专项能力都很相似的运动员并不能自然地保证他们在动作时间和动作节奏上的一致,这4个要素还需要依靠高度的“默契”把它们连接起来,才能构成强大的制胜力。

2.2双人跳水训练比赛旨要双人跳水运动员制胜能力的结构特征对于他们的组合、训练和比赛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综合中国和俄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培养优秀选手的成功经验,可以用12个字予以概括,就是相似配对、有序训练和稳定参赛。

2.2.1相似配对在备战特定重大比赛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完成的是选择适宜的人选,结成参赛组合。除默契配合是需要在长时间的共同训练中逐步建立起来外,影响双人跳水比赛表现的形态特征、心理特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专项能力等因素都具有比较高的相对稳定性,因此,在确定配对人选时,就要选择在这5个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相似度的运动员。

郭晶晶和吴敏霞都采用跑跳步走板,从两名运动员走板过程中重心水平和垂直速度的变化曲线图(图2)可以看出,郭晶晶和吴敏霞走板速度在大小和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是配对训练双人项目的适宜人选。

2.2.2有序训练双人配对组合的训练工作须完成3项训练任务。即选定比赛动作;使两名运动员都按统一的技术要求掌握跳水动作;使两名运动员同步地完成跳水技术动作。

以高质量地同步完成选定的比赛动作为目标,双人跳水训练过程通常分为陆上辅助练习、分解动作练习、单个动作配对练习、全套动作的配对练习以及全套动作配合状态的实践检验这样5个环节的练习序列来组织训练(图3)。

2.2.3稳定参赛双人配合参加比赛,要求运动员除了把自己的技术动作跳好外,还要与搭档默契配合,同步完成好每一技术环节,可以说双人比赛时运动员的要求在心理和技术上都高于单人独立作战,因此,力求做好以下方面:1) 参赛前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2) 参赛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3) 制定好参赛方案;4) 准备在比赛中可能需要的的策略;5) 训练和比赛期间教练员的相互配合。

雅典奥运会女子3 m板双人比赛前,教练组为郭晶晶和吴敏霞制定了具体的参赛方案:

雅典奥运会女子3 m板双人决赛参赛方案

●参赛选手:郭晶晶、吴敏霞

●比赛时间:2004.08.14

●参赛动作:第一轮:101B 401B第二轮:201B

第三轮:205B第四轮:405B第五轮:305B

●参赛心态:摆正位置,冲击对手。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在进入自选动作比赛时,若出现俄罗斯女子3 m板双人对手分数领先的情况时,要积极暗示自己不受影响,相信自己,发扬韧性,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上。

●双人配合要点提示:第五个动作是唯一有走板的动作,要求积极呼应,感觉统一,动作尽可能同步。

比赛结果表明,参赛方案得到了理想贯彻,实现了稳定参赛的预定目标,取得了金牌。

2.3中国双人跳水项目成功的奥运训练与比赛实践

2.3.1我国双人跳水比赛制胜的训练体制要素——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举国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双人跳水来说,长期集训制度更有利于来自不同省份的配对运动员长期共同训练,获得更多的比赛机会,得到更好的磨合与锻炼,达到更高的默契程度。

2.3.2我国双人跳水奥运选手训练的周期安排

2.3.2.1备战奥运会4 a周期的框架安排在4 a的奥运会周期中,中国跳水队双人跳水训练一般将第一年和第二年作为观察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员进行双人组合选手配对训练和参赛观察,不断调整改进。在第三年予以基本确定,奥运会年进行重点强化训练和配合技术的精雕细刻。

2.3.2.2奥运会赛前的封闭式集训在奥运会赛前的封闭式集训历来是中国跳水队备战奥运会最为关键的训练阶段,通过此阶段的科学化训练,要确保双人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都逐渐走向最佳状态。

2.3.2.3奥运会赛前双人跳水周训练安排经过两个奥运会周期的训练实践和研究分析,我们注意在一周的训练中,协调地安排好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

2.3.2.4奥运会临赛前双人训练课的基本训练内容奥运会双人比赛一般集中安排在比赛开始的前两天。因此,在到达比赛地点后,积极适应比赛场地等环境因素的同时,突出双人训练,以单人训练为辅,通过比赛实际场地的配对强化训练,巩固了训练水平,强化了双人之间的默契程度。从雅典奥运会的比赛发挥状况看,围绕双人项目的系统性训练和赛前调节联系效果显著。

2.3.3双人跳水组合运动员相互间的认知适应和心理调节在双人配对过程中,运动员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走板跨跳步的节奏不同时,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这时,运动员相互间可能会有磨擦,教练员要及时引导运动员进行相互的思想沟通工作,使运动员努力做到相互理解,积极主动去克服困难,共同前进。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双人项目成功的核心是:“心灵感应的统一”。

2.3.4我国选手备战奥运会双人训练的综合科研保障

2.3.4.1对双人项目重点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动作分析 在雅典奥运会备战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根据技术环节问题,对重点运动员进行了系统技术诊断和技术分析反馈,为教练员强化和调整有关关键技术环节提供研究参考。

例如,为研究3 m板双人项目运动员郭晶晶、吴敏霞的走板起跳和配对同步性问题,我们经技术分析诊断提出了相应技术分析报告。对两名运动员3 m板双人跳水过程中的步长与步速、第三步技术、前跨步技术以及起跳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定量的运动学分析。

2.3.4.2赛前的中枢疲劳诊断在跳水项目中,中枢神经活动情况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实践表明,跳水运动员的疲劳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肌肉的疲劳而是神经的疲劳。

表2~表3为各运动员具体的测试数据,数据表明这几名运动员的大脑唤醒水平和能量比值均达到理想竞技水平。

2.3.4.3利用蓝牙技术对参加双人项目的运动员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在备战雅典奥运会的赛前集训过程中,中国跳水队还引进了目前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十通道十六参数无线蓝牙生物反馈仪,其训练指标包括:24 h动态2EEG,脑电,2EOG眼动,2SCP缓慢皮层电位,1SPO2血氧饱和度,2EMG肌电,2ECG心电,1SC皮电,1TEMP皮温,1BVP血容量搏动,1HR心率,1RESP呼吸等。为此,专门编制了配合这一系统的心理调节配乐指示语光盘,训练运动员的注意集中、自我心理放松等心理能力。

3结论

1) 双人跳水比赛除较量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及动作质量之外,动作的同步性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动作同步性的主要因素为两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心理素质、运动素质及默契配合。2) 双人跳水同步性的训练旨要为相似配对、有序训练和稳定参赛。相似配对时应全面考虑两名待选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技术水平、技术风格、心理素质、运动素质5个方面的相似度,同时需考虑运动员的合作能力。3) 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成功参赛悉尼、雅典奥运会的科学实践说明,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科学安排奥运选手不同时间跨度的训练周期和训练内容,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奥运选手开展科技攻关服务,对于我国竞技跳水运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3] 田麦久,主编.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4] 普拉托诺夫(前苏联,现乌克兰).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5] 哈雷(前民主德国).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6] 马特维也夫(俄国).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7]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8] 车文博,主编.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9] 吴延喜. 跳水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10] Wilson,G.V. & Kerr,J.H.The Effects of Elevated Arousal and Mood on Maximal Strength Performance in Athlete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1,13: 239-259.

[11] Dorney,L., Goh,E., & Lee,C.The impact of music and imaginery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arousal: Studies of coordination and endurance.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1992,15:21-33.

[12] Hardy,L., Jones,G., &Gould;,D.Understanding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sport:Theory and practice of elite performers.Chichester:Wiley,1996.

[13] Bandura,A.. Self 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York: Freeman,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