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篮球运动训练理念的构建

2008-09-05程冬美郭永波左均升刘玉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5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篮球理念

程冬美 郭永波 左均升 刘玉林

摘要: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它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同时要求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多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使运动员形成多方面完善的个性。在查阅文献资、观察训练和比赛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篮球运动的特征及规律,从社会学、人文学、教育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篮球运动训练理念的构建应以:教育性训练理念、青少年战略性训练理念、人文操作性理念、技术实践性理念为主要框架,及相应的内容。

关键词:篮球;运动训练;理念

中图分类号:G84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703-03

中国篮球运动训练理念的构建应以训练的教育性理念、青少年训练的战略理念、人文操作性理念、科学技术实践性理念为主要框架和相应的内容,以指导和制约我国的现代篮球运动训练工作。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分析查阅、分析了国家体育总局和蓝管中心1995至今的相关文件,国内外篮球教材、理论书籍和研究的成果。

1.2观察与数理统计分析观看国外球队比赛录像和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1.3专家咨询法就有关篮球运动训练理念的内涵与结构及训练指导思想、运动训练规律、运动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对有关领导、教练及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和咨询。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训练理念的内涵训练理念的内涵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训练理念是对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认识。既要把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与一般普遍规律,它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

训练理念应包含训练主体的价值取向。即训练主体的目标、目的和对目的的追求以及情感、意志等因素,是主体完成的价值规律。

训练理念更应是对训练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等。

2.2训练理念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构建篮球训练理念时,依据训练理念的内涵,从社会学、教育学、人文学等角度出发,并遵循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基本运动规律, 同时也为了便于对篮球训练理念进行完整的分析与阐释,初步将篮球训练理念分为:教育性训练理念;青少年战略性训练理念;人文操作性训练理念;科技实践性训练理念。笔者就所构建的篮球训练理念的四个层次进行专家调查,在所调查的专家中99%认可上述篮球训练理念的四个层次的结构。

对运动员进行系统文化教育与培养是竞技能力提高及育人夺标的基础,其对青少年训练理念和人文操作性理念起决定作用;青少年的训练理念也要以教育为基础,并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文操作性理念对技术实践性理念的有效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上各训练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依从,相互促进,在整个运动训练中是不可缺少的。

2.3构建我国篮球运动训练理念

2.3.1教育性训练理念

2.3.1.1强化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我国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就是我国篮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国内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是依靠单一的训练过程为主,这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培养智体型的、社会化的运动人才的需要。未来篮球运动训练要把过去的运动训练过程改造成运动训练与人格修炼相结合的竞技教育过程来培养运动员,在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涯中,必须重视和强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教育。

2.3.1.2教育与训练相融合2000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我国青少年训练要回归于教育,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要走“院校化”之路。这是强调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树立训练与教育相融合的理念,这对于促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及培养做人、竞技、就业等高素质的篮球运动人才是很有价值的。

2.3.2青少年篮球战略性训练理念青少年战略性训练理念是指在运动训练发展过程中,在青少年训练中对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性的把握及长远发展所持的全面性、指导性、方向性和创新性的看法与判断。

2.3.2.1了解并尊重球员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与其它人的个人化的特征。现代运动训练发展进程中,教练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个性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更强调对教育对象的鼓励鞭策作用,通过鼓励使运动员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心,并充分发展运动员的创造能力。了解球员的个性、特征,并对其给予尊重,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这是训练成功的前提。

2.3.2.2从兴趣出发,培养兴趣,体现趣味性青少年教练员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提高运动技能,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因此要协调好大量重复性的活动与运动量的不同要求,枯燥性与趣味性相统一,才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训练手段的趣味性有助于强化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只有在较高的内部动机的驱使下,青少年运动员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训练,才能充分调动训练积极性,从而达到发挥运动员的潜能、激发创造性的目的。

2.3.2.3技术动作的比赛化技术动作的比赛化训练不仅有利于队员的技术提高和运用,还可以提高队员在强对抗的过程中的心理稳定性。对抗要求除了技术和技术力量以外,还要具有心理的诸因素参与,如队员的对抗胆识、毅力和勇气等,同时还具有一定智力与对手进行对抗。

2.3.2.4增强自信心,提高比获胜更重要鼓励球员积极思考并正确评价一个球员是增强他们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方法。为了激发球员的创造性,让他们充分体验打球的乐趣并享受其中,在青少年的训练和比赛中应强调个人与球队能力的提高,而非单纯地强调取胜。教练员鼓励队员的自我提高,而不是强调取胜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水平的提高上,球员会以自己的进步和从运动中获得的感受来判断成功与否,他们总能获得自信,能准确看待失利或失败,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就会进步,最终达到目标,所以他们就会一直保持自信。

2.3.3人文操作性训练理念

2.3.3.1提倡“感情移入”与“强力操纵”协调观人文主义、感知——经验主义的观点主张,行为的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感知或信念体系(如信念、感受、态度、价值观、希望、担忧、爱恨、渴望等)。因此,从人文主义的观点看,必须按领导者的信念体系和他们所要领导的人的信念体系来认识领导工作。所以,教练员必须首先要了解运动员的感知和信念的信息,并随时准备进行处理。一个优秀的教练员或协助者总能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事情对那些所执教的运动员或与他们交往的人们看来是什么样的。当我们认识到事情对其他人看来如何是,我们的行动或工作就更可能切中要点。

2.3.3.2以合理、灵活目标培养球员的信念及获胜的信心在训练中应使目标更合理、更灵活,订立目标策略时,教练尽量让目标具体且方便执行、量化、球员可以接受、现实但富有挑战性、分段进行及记录下来以便让教练和队员可以监督进度等,这样可令球员兴奋并能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且坚固他们获胜的信心。

2.3.3.3了解你的队员,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教练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他们对运动员所持理解的意识和他们自己的信念体系、目标及行为方式。 如果人们在交往中达到了有效的沟通,那么这种沟通对于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和群体的效绩,以及群体成员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2.3.3.4细节决定成败,处理好细节末枝,并通过细节培养优秀品德作为一个教练员,必须知道团队成功需要哪些必要地细节支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严格的执行标准,传授给队员。 “注重细节——不给任何失误留下可乘之机,是冠军和一般队伍的分水岭,区别就在于对细节、小事的把握和改进上。”

2.3.4技术实践性训练理念本文的篮球技术实践性的训练理念主要是指对篮球运动本身的客观规律的物质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训练理念。

2.3.4.1走出中国篮球基本功训练的误区,注重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简单、精确、对抗、实用要强调的是技术一定是要在比赛状态中,在对抗的条件下进行,对抗性是篮球技术本身所应固有的特性。而技术动作则是概念化的技术表现形式,是指具体的行为的性质、表现形式、运动节奏、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速率、节奏等。技术动作与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理解技术与技术动作是把握篮球运动规律重要问题。所以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更应强调对抗性、实战性,同时要简单、精确、实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的能力。提高篮球技术是指真实的符合实战的技术,它存在于实践中,也就是说,存在于某种对抗状态,即某种战术状态中对抗技术。

2.3.4.2通过实战来学习篮球,提高运动员的观察与交流的基本能力观察力是为了清楚比赛中特定局面下,队员应采取什么行动适宜,如本方控球时、对方控球时、攻守转换的瞬间等。交流涉及到队员之间和比赛相关的所有因素。包含队员之间的交流、与教练、观众、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在比赛中,本队队员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有效的交流可使队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减少失误。尤纳斯和马赫在训练中很重视队员之间的交流,在比赛的配合中强调队员之间要通话,——如“防守”、“换防”等。以上基本要素也就是球员的篮球意识,篮球运动的意识还要在实战的比赛中学习获得,只有在比赛中识别这些局面,才能逐渐习惯于面对并解决篮球比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3.4.3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不可分割在篮球运动百年的历程中,技、战术的发展中己日趋完善,训练与比赛中的体能问题则上升为现今竞技篮球中突出的问题,要获得更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运动员自身的体能问题必然就突出出来了。但篮球竞技比赛是技、战术和体能紧密结合统一体,体能必须与技、战术水平同步,只有技、战术达到一定水平,运动员体能水平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同样,只有在强体能的保证下,技战术才能正常的发挥。在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中,如忽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的结合训练和同步提高,仅仅坚持超负荷的体能训练是不符合篮球运动特点及规律的,更不会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提高技术训练质量的同时,发展体能训练,使发展的体能是真正属于该项目的体能;而在强调体能训练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溶进于技术和战术,使技术与战术更具活力与实践性。

2.3.4.4根据篮球的比赛特点,训练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提高无氧爆发力为核心 篮球项目的突出特点是体能和技战术的紧密结合,比赛中技战术的有效运用是以强体能为基础。篮球比赛是4乘10 min的高强度有氧耐力的对抗项目,在整场比赛中,平均心率范围大约在120~190,包括暂停、换人、犯规、发球等;而在比赛时心率的范围大约在160~190。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活动特征主要以快速冲刺、强对抗、跳跃等短时的爆发式的运动形式为主,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强度大、中、小强度兼而有之,相互交叉,但是以中、大强度为主。另外,从篮球比赛活动的总的来说也是短时的、间歇性的。据2006年世锦赛的前八名比赛的统计,每节10 min的比赛停歇的次数平均19.5次(16~24)次,其中包括暂停、犯规、停表等等,也就是比赛进行大约平均25~38秒就要停歇,而且每次停歇的时间平均38~50 s,最少也在十几秒,多则2~3 min。据有关报道,一场比赛,运动员高强度运动时间占15%,基本上有6 min左右在非常高的强度对抗情况下进行,其中包括快攻、一对一进攻、拼抢篮板球的对抗等,虽然强度很大,但是时间比较短;有将近9 min左右为中上和中等强度的对抗,占比赛时间的35%左右;其余的时间基本保持中低强度和低强度的运动,主要以半场攻防为主,在这种情况下,队员也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同时队员的运动多是变相变速,并不是一种形式的持续运动,而是要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时而急停、静和动结合的运动。所以,篮球比赛中并不是始终的高强度对抗运动,而是短时性、间歇性、及时性的比赛,强度时高时低、时而恢复的对抗项目。篮球运动的功能特点是无氧和有氧混合性供能,但以高强度的有氧供能为基础,以ATP-CP 供能为核心的同场对抗性项目。

因此,高强度的有氧训练的量应成为篮球运动的基本成分,短时的、快速的、间歇性的运动形式为主要内容和手段。将训练量、强度和时间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注重篮球运动所需要的素质是篮球训练主要解决的问题。

2.3.4.5高强度、高速度、强对抗,紧密联系比赛实际是符合实战训练的核心现代篮球注重有节奏地加快攻守转换速度,从而快攻反击次数增多,快攻得分率提高。特别普遍重视在高速度、高强度对抗中保持较高的技术运用的有效性、配合和默契性和投篮的准确性,是在保持成功率的前提情况下,而提高速度。以速度争取主动,以争取时间来控制空间,赢得胜利,这些已是现代篮球比赛对抗的又一特点和趋势。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人们对速度的理解也将更加全面和合理。对此,世界篮球运动必然全方位地提高快的认识,革新在强对抗、快速运动中运用新的技、战术的手段与行动要求。例如2006年世锦赛中,世界强队在转入进攻阶段时,通常以1~3 s时间将球推至前场,至前场后以2~4次过渡性或战术性传球(运球)即捕捉时机投篮结束攻击,据统计,一次攻击时间平均约10.74 s。像这样高速度下的反复攻击,必然造成高强度和高比分的出现。这一趋势有可能将导致比赛规则对进攻时间的限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运动员更加增强快的意识,提高运用技术和转换技术的速率,强化攻守转换的整体速度,快攻将进一步发展,阵地进攻将进一步精炼而有实效,个人投篮强攻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比赛也将随之进一步紧张激烈。

3结束语

总之,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运动员要进行全面、科学的系统训练。在构建我国篮球训练理念时,应遵循教育学、社会学、人文特征和规律,以及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运动规律,从教育性、青少年训练的战略、人文操作性、技术实践性等四个方面为主进行构建。

参考文献:

[1] [美]阿瑟·W·库姆斯等著,罗德荣等译,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9.

[2] 莱斯·里德,著.球队基本建设[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7.

[3] 刘丹.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 钟嘉奎.论中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5] 许传宝.人文奥运的哲学图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6] 陈国瑞,等.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3.

[7] 张宏杰,等.比赛中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变化!供能特征及训练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

[8] 袁伟民.我的执教知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9]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 茅棚.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11] 杨桦.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2] 邓飞.中国篮球运动的误区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5).

[13] 王家宏,陈新.对中国女篮滑坡的成因及其对策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0,(5).

[14] 王保成,匡鲁彬,等.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59-260.

[15] 杨桦.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6] 刘玉林.篮球运动特性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59-61.

[17] 郭永波,毕仲春.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

[18] 2005年世青赛后中国队教练组总结,搜狐网.

[19] 王广虎等.第27届奥运会中国男蓝失利的深层次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83-86.

[20] 程冬美.篮球实战训练理念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3):67-70.

[21]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2] 邓晓芒.教育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研究,2000,(4).

[23] 〔美〕约翰·伍顿.全力以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篮球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用心处事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