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及其体育干预

2008-09-05赵夏娣王家彬虞荣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5期
关键词:群体心理健康大学生

赵夏娣 王 轲 张 莹 王家彬 虞荣安

摘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400名不同性别、年级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分析,根据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提出了多维的干预措施。并强调不应仅限于对有问题困扰的个体进行心理支持,更应关注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认为体育干预有助于建立适应和对抗应激的自我保护机制,并以充满活力的身体活动作为改善心境状态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时相特征;群体;体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41-03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大学生在学业、择业、生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以10%的速度增长”[1],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调适及其干预手段,从而导致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和预警干预机制。以体育干预为主导,多方形成合力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心理危机,“防患于未然”减少心理危机的突发性和意外性。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科学、可行的操作手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挛髂掣咝@砉だ1~4年级400名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测试法采用中国成人SCL-90症状自评量,分别由心理咨询师、体育老师、学生辅导员的按专业集中纸笔测试。参加测试597人有效试卷532份,按年级、性别随机抽取400名(每个年级男、女各50名)。

1.2.2数理统计法运用 SPSS11.5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1.2.3对比分析法根据测评统计结果,把不同年级、性别的测试结果与中国成人心理健康(SCL-90)常模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成人常模(SCL-90)的比较结果

1) 从总体均值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略高于国内成人常模的平均水平,在成人常模玐+SD的可控范围内。男、女均值之间整体水平(T检验P≤0.01)无显著性差异。

2) 因子玊分≥成人常模X+SD,男生6项T分、女生5项玊分、大于常模的人占20%以上,主要因子分布强迫症(T2)、人际关系(T3)、焦虑(T5)、恐怖(T7)四个方面;有10%以上3项,即焦虑(T5)、恐怖(T7)精神病性(T9)的玊分≥成人常模X+2SD,已达到中等以上严重程度(表1),并有一例学生9项因子T分超标达到非常严重程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从总体平均基本分的比较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一年级高;二年级下降;三年级第一学期与二年级持平,第二学期反弹;四年级持续走高,但低于一年级呈“U”型。分四个阶段分别为高发期、稳定期 、反弹期、持续上升期(图1)。

2.2.1高发期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期,新环境的新异刺激,学习、生活以及角色转换的适应性障碍频频出现在新生中间,其中强迫症(T2)、人际关系敏感(T3)、焦虑(T5)、恐怖(T7)、偏执(T8)、精神病性(T9)6项症状群因子分均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均值。

2.2.2稳定期第二~四学期,外环境的逐渐适应、学校的一系列组织管理措施的督促与新的学习目标吸引;以学生社团、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主的审美型、轻松型、竞技性活动以学生主动参与和体育锻炼目标的强化手段的约束(体育课学分的综合评定因子:理论、技术、学习过程、课余锻炼),丰富了余暇生活,引发了完善自我的理想价值追求,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成人常模均值(玊检验P值小于0.01)无显著性差异。仅强迫症因子分略高于常模均值,也在常模X+SD的可控范围内。

2.2.3反弹期第五、六学期,这应是引起我们重视的阶段。体育课取消,随着所学专业课达到一定的、深度,课程繁重,学生无暇从事学习以外的文化活动,高年级的择业压力影响,使他们对人生目标定位,在考研与择业中重新要作选择;体育必修课的约束力没有,体育观念淡化,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下降,致体能、机能、精神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不适的“亚健康”状态。尤其是在第六学期,强迫症(T2)、焦虑(T5)、敌意(T6)、偏执(T8)4项症状表现较为明显。

2.2.4持续上升期第七、八学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学生面临择业、恋爱、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频繁的应聘、考研复习;加上体育教育约束力的缺失、“亚健康”状态的惯性影响,致使学生焦虑(T5)、敌意(T5)、恐怖(T5)、偏执(T5)、精神病性(T5)5项症状达到中等以上严重程度,心理危机突发性和意外性的指数增大。

2.3归因分析

2.3.1情绪危机是导致个体心理行为后果的主要因素个体心理行为后果的成因,受主体的年龄、性别、经历、及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9组症状群测评结果的描述实质,心理问题的归因,是由自我接纳、人际关系、环境控制、独立性和自主性、人生目标五个因素构成。是因角色转换与适应性障碍而导致个体心理应激加重,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促使个人情绪危机因素滋长。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是当今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责任。这份责任不仅仅是意识领域的关注,更应有科学、可行、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操作手段。

2.3.2非常阶段干预手段的缺失,是心理危机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三、大四年级不开设体育必修课”[3]没有强化约束措施,多以全校体育任选课为主,因学校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从总体时数、内容安排上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使大三年级心理问题出现反弹,从而导致大四年级心理危机突发性和意外性的指数增大。学校应以体育教育为主导,在大三、在大四年级开设体育课,强化对群体心理危机现状的干预,“防患于未然”扼制大四阶段因步入社会所产生心理危机持续上升的现状。

2.3.3管理模式滞后,是心理障碍发生率速度递增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最高统计数字以接近30%,且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1]而现行学校管理模式,多以政策制度、条例规章的纵向管理为主,缺乏全面、多维的动态的监管系统,教育手段的设计中,多方形成合力(学生处、体育部、校医院)来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体系尚未完善,并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现有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各司其职,横向联系措施尚未建立,教育手段被动,也仅限于对有问题困扰的个体进行心理支持,而对群体心理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疏导、调控的先期措施尚不健全,也是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速度递增的因素之一。

2.4体育干预的效能机制

2.4.1体育“场效应”的抗抑郁效能机制抑郁是以压抑为主导的情绪状态,临床表现特点为悲观、悲伤、失助、低自尊和绝望(Dishman,1984);轻度疲劳、易怒、优柔寡断、交往回避和厌世(Sime,1984),而“体育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的活动(高峰表现、流畅体验、锻炼快感),尤其是有氧锻炼,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量的增加,同时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抑郁与肾上腺素分泌量有关)具有消除焦虑、抗抑郁的治疗作用”[1];从社会学的角度,体育的“场效应”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体验“竞争、失败-成功”的个体感受,有助于使个体身体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产生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更为强烈的个人控制感。

2.4.2适宜的运动有助于建立适应和对抗应激的自我保护机制应激是当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他所认为的自我能力之间不平衡时,人体所产生抵抗的一种现象。心血管系统的反应变化是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肌肉紧张是应激的信号,适宜的身体活动,放松肌肉、降低应激和紧张的生理反应,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来缓冲应激、释放紧张,同时,体质强健有助于提高机体在应激和紧张状态下的适应能力。

2.4.3身体活动是提高自尊、改善心境状况的最佳手段健康的心理状态,强调人对自我和对过去生活的认可和接纳,并清楚地知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愉快和自主支配的各种活动,从而导致对未来活动的期望所产生的自尊。体育本身蕴藏着对人的各种刺激,如克服困难、竞争、冒险、把握机会、追求不确定结果、达到目标、控制、成功、挫折等,能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Berger,1994):参加体育运动者较不参加者有更高的自尊,体质良好倾向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因此,高自尊和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体育参与和体质状况有关。在体育运动鼓励人们用自己的能力检验面对新的挑战及其应对能力,在多项研究中都获得了趋于一致的结果。”[2]自尊代表人们的需要和自我意识的积极程度,这也是最能标示和影响情绪和生活调节状况的个性变量。这种自身知觉变化,对情绪调控有着积极的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建立动态监管系统,预防心理危机发生根据学生心理危机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各院系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节一体,多方形成合力来预防、减少危机的突发性和意外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时相特征,不仅限于对有问题困扰的个体进行心理支持,更应关注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3.2以体育教育为约束手段,加强群体心理危机的干预建议在大三、大四开设体育必修课,尤其是在大三心理问题出现反弹,学校应加强对群体心理危机现状的积极干预,“防患于未然”,从而扼制大四阶段因步入社会所产生心理危机持续增长的速度。使体育教育成为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手段,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方法。

3.3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强化体育干预的效能运动中的特殊体验,对机体的应激和紧张、心境状态、抑郁情绪的调控有积极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发挥身体活动缓冲应激、释放紧张、抗抑郁、提高自尊、改善心境的积极效能,为大学生心理危险因素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畅通、健康、安全的宣泄通道。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Z]2005.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苟定邦,赵夏娣,王家彬,等.西北工业大学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Z].西北工业大学发展计划处课题,2003,8.

[4] 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0.

[5]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7] 刘淑惠.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8] 赵夏娣,戴朝富.中墨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2005(8).

[9] 林增学.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概述及理论构想[J].社会科学家,2001(3).

[10] 金华,等.SCL-90症状自评量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5):261.

猜你喜欢

群体心理健康大学生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调查
中间群体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