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如何应对“热钱”

2008-08-29芦龙军等

金融博览 2008年9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外资外国

李 洁 凌 朔 芦龙军等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是诱发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热钱”产生的原因不一,长期资本在一定情况下能否转化为短期资本,甚至成为“热钱”,关键在于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否会导致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

泰国:

“宽进严出”控制“热钱”

在泰国,谈起短期投机性资本,至今还令不少金融人士色变。最近一年来,每当股市出现较大波动或者跨境资本比例突然提升,一些本地金融家就会敦促中央银行或投资促进委员会介入调查,生怕“热钱”搅乱市场。这是1997年金融危机给泰国金融界带来的后遗症,同时也体现了泰国金融界的危机防范意识大为增强。

泰国央行和投资促进委员会在过去一年间多次强调,如今的泰国金融市场比较稳健,可投机的漏洞与1997年金融危机时期相比已经大大减少。加上比较稳固的储备基础和政策管理,“热钱”即使流入,也很难轻易流出,因而对金融业整体影响有限。

自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10年间,泰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完善其金融制度。危机发生当年,政府就调整了汇率政策。同时,将原先受控于财政部的中央银行辟为独立机构,使其能更加自由地对市场进行监控。此外,从长远出发,泰国政府对金融体制进行了规划和不断整改。

如今,泰国外汇储备达到700多亿美元,使得投机者利用撤资手法恶性制造泰铢贬值的可能性降低。同时,政府加强对经济过热的关注,特别重视央行通过利率政策调控物价的能力,使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这两种调节金融市场的手段都能够有效运作。

2006年泰国发生军事政变后,泰国临时政府经济班子一时人选不定,金融市场出现混乱,“热钱”流入现象一度严重。泰国央行随即出台一揽子应急措施,其中包括外国短期资本准备金政策,即外国投资者投资金额中的30%必须在一定年限后才可以撤出泰国市场。此举虽招致不少微词,却使非正常繁荣的泰国金融市场得以迅速恢复稳定。2007年年初,泰国还修订了《外国人经商法》,对短期投资泰国的外国人设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

在对金融政策进行10年的调整和摸索后,经历过严重金融危机的泰国经济正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泰国依旧鼓励外国投资,并为此制定了大批优惠政策。批准外资宽进后,再通过严格的审批和监控手续,筛选出不良目的资本。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外资刺激泰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投机者轻易撤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法国:

吸引直接投资避免“热钱”侵袭

法国近年来一直鼓励外资进入法国市场,仅有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和龙头性质的企业在吸引外资时受到限制。但是,由于外资主要是直接投资,法国也没有期货交易市场,因此资本的投机机会不多,导致“热钱”在法国难以立足。

有关数据显示,进入法国的外国资本绝大部分为直接投资,且多数为产业资本。目前外资控制的企业或外国企业分公司的营业收入占法国工业企业总收入的40%左右。这从侧面证明了外国资本进入法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长期产业投资,而不是为了短期投机获利。

法国的资本市场相当开放,法国巴黎股市CAC40股指的成分股中,有超过一半的股权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主要是欧美国家的产业资本。这些外国资本进入巴黎股市通常具有产业目的,并非靠股市差价或欧元升值来获利。例如,美国私募基金柯罗尼资本年初联手法国阿尔诺集团,以收购股票的方式成为家乐福集团第一大股东,其主要目的就是获得控股权,从而实现资本的产业化布局并谋取长期收益。

外资进入法国市场基本不需要行政审批,但当外资投资于军工等敏感部门或具有龙头性质的企业时,则需先获得财政部的审批。

为保护国民经济,确保本国利益,法国对一些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还实行政府控股策略,外国资本很难对这些企业实施并购。

法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太发达,甚至没有期货市场,即便是法国本土的金融资本通常也要到欧美或亚洲的海外金融市场去“淘金”。因此,在法国很少有遭受“热钱”侵袭的说法。(摘自2008年8月18日《证券时报》 )

背景资料

国际“热钱”通常是指以投机获利为目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快速流动的短期资金,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隐蔽性强等特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国家开始放松金融管制,取消对资本流入、流出国境的限制,使“热钱”的形成成为可能。新技术革命加速了金融信息在全世界的传播,极大地降低了资金在国际间调拨的成本,提高了资本流动速度。以远期外汇、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浮动利率债券等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为“热钱”提供了新的投资品种和渠道。这些因素使全球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大幅增加,“热钱”的规模和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国际“热钱”追逐的目标国需要具有若干条件,例如目标国经济增长过热、短期利率预期走高或正处在相对高点,短期本币升值预期增加以及开放的金融体系和较弱的金融监管能力。“热钱”在有钱可赚时便迅速通过虚假贸易、增资扩股和地下钱庄等手段进入目标国,在获取高额利润或风险加大后则立即流出。

所谓“热钱”流出,就是大量变卖以目标国货币计价的资产,换成他国货币后,迅速出境。“热钱”的进出如果时间短而流量大,将造成目标国股市、债市、房市暴涨暴跌。

因此,“热钱”疯狂的逐利是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外资外国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让金融市场发力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