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教与学行为的探讨

2008-08-23孙红月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2期
关键词:天平教与学新课改

孙红月

新课程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这较以前的教学目标有了很大的区别.原来的教学目标多强调对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新课程则更加关注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使我们教师面临更新更高的挑战,如何把握好教与学的尺度,是推行新课改,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的物理教师,经过长时间的教学体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教与学的行为关系.

一、大力推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实验常常为教师演示和讲解、学生验证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这不仅仅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使学生在长久被动接受中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着眼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如何正确使用天平”的教学中,与学生讨论如何调节平衡螺姆使天平横梁平衡,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小时玩跷跷板的情景.“两人一起玩,如跷跷板不平衡,则需调整人所坐的位置”.那么天平的平衡螺姆与跷跷板上的人一样吗?天平怎样调节平衡呢?问题一出,学生兴趣大增,讨论声不绝于耳,根据他们的应际经验,结合动手实验,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天平的调平方法.本节课把生活实际中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体验知识,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动手、动脑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注重科学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探究实验,使学习成为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和渴望,培养他们养成自主性实践的良好品质.例如,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特点.此时,教师提出:如既想省力,又想改变用力方向怎么办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马上想到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于是教师继续让学生进行探究滑轮组的实验,从中得出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等特点.在实验中,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脱节的状况,努力体现时代特点,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其他简单机械”的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结合理论分析,使学生充分了解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实际应用.在“探究如何测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在了解了如何测出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后,教师适时提出,如果是测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或小木块的体积,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如果水面漂着木块,怎样使它沉入水中?学生马上知道或是用东西压入水中,或是用重物拴住沉入水中,于是转入物理实验中,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使这些不沉入水中的小物块沉入水中,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用“针压法”或“悬挂重物法”测出它们的体积.学生通过探究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发现知识真正的意义所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也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学生从被动探究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作为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要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给自己一个发展的平台,积极投身到新课改中,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猜你喜欢

天平教与学新课改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天平的平衡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简易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