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教版物理教材的编写理念

2008-08-23吴树春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2期
关键词:章节物理教材

吴树春

冀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是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个全新的版本.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要,教材在编写的时候,与人教版相比,不但对知识的章节作了很大的调整,而且教材中的实例、图片、相关文字说明也有很大的改动.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搞好教学,就必须全面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并领会其真谛,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圆满完成三维目标教学任务,即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一、对课标基本概念的理解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面向全体,注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理念的基本要求.教材在编写时格外注意到这一方面,不论从实例的引用,还是课后的练习,都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宗旨进行编排,采用“起步低、阶梯小、分散难度”的原则,注重情境创设,贯穿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课程设计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将生活看做是物理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去挖掘这种资源.这种编写不仅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还成为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途径,使他们置身于探究的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把学生的知识提到一个新高度.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想、精神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有别于传统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种相对开放的模式和情境下学习,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旨在调整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经历提问的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探究式学习是物理课的内容,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形势下,它已成为一种硬性的要求,坚持探究式学习,是每位教师都应让学生学会的方法.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方法,它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同时探究式学习对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工作的教师,在课改的大潮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学会将探究分成几个层次——由系统到示范到目标性探究再到自主探究,完成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学科渗透,这也是它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现代课程理念,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进一步体现.注重学科渗透必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状态,反映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各个领域的广泛联系,教材在编写时,在这方面体现得很深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教材在编写时还注意到学科内部不同领域的互相渗透和融合,改变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各部分内容互不联系的状态,加强了力、热、声、光、电各部分的有机整合,教材中将运动和能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一改传统教学的做法,一开始就将电和磁联系起来.

5.建构新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课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是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也是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搞好教学

1. 在结构上创新.本套教材的总体特征体现在改变了传统的章节体系,使学生在初步接触物理课程时就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单元式整体建构教学理论:首先,将每一章节的知识体系以目录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在全部章节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章节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本章知识点与不同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三,学习完每一章节之后,我还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的单元脉胳,以便最终形成整体认识,从而使学生对物理学有个整体的把握,知道初中物理联系着一个个发展的方向,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广泛领域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产生较大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创新.以往的教材在编写时多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实例、图片和相关文字说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开放的模式下由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中,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3.在教育评价中创新.本套教材针对初中物理在知识上定性多,定量少,内容比较分散,联系不太紧密的情况,经过分析挖掘,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脉胳,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进行有效的整合.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横向交叉,注重科学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注重情境创设并突出物理与生活、生产、自然界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想学习会学习.在此基础上,教育评价也发生了新的变化:(1)注意过程性评价,确保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每个环节、每个过程都会受到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改变过去只重结果而轻过程评价学生的方法.学生每参与一次探究活动,教师就会给学生进行一次总结和评价并装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2)改变终结性评价内容,防止单纯的考知识、考计算题、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在命题时与三维目标相结合,使考试内容成为学习内容的延伸,在最终评价时还要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猜你喜欢

章节物理教材
只因是物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我不是教物理的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