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四大猜想

2008-08-23

关键词:主题歌旗手北京奥运

佚 名

北京申奥时有一个庄严的许诺:要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奥运会。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一个最成功的开幕式至关重要。因此,这一最有悬念的谜团强烈地拨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弦。

猜想一:

开幕式将如何超越历史?

蓝色的爱琴海水波荡漾、光影迷幻的体育场内,飘荡着冰岛女歌手比约克精灵般的歌声,几百名鼓手在悠扬的希腊音乐的衬托下,擂响了震天的鼓声。一支燃烧的火箭从天空射向水面,点燃水中由奥林匹克五环所组成的五个火圈……2004年夏季的这一刻,雅典为世界奉献了一个“梦幻般”的奥运会开幕式。

其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需要超越的还很多,譬如2000年的悉尼,开幕式的主题是“自然”,向全世界展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澳大利亚土著人的风采,由土著人的舞蹈和炊烟到欧洲人的蒸汽机,再到象征着快步走入新澳洲的踢踏舞,澳大利亚的民族风情与历史构成了开幕式表演的风格。1996年的亚特兰大,好莱坞大腕导演唐·米斯切尔执导开幕式文艺表演。开幕式除突出美国南部民俗文化外,还展现了奥运百年庆典的内容。1992年的巴塞罗那,这是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奥运会开幕式之一。由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等巨星的精彩表演,许多国家将这次开幕式称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1988年的首尔:开幕式以阿里郎的故事串联,主题曲《手拉手》以其感人的歌词、亲切的旋律迅速风靡全世界。……

几届成功的开幕式,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民族文化的核心元素中,挖掘具有世界性的部分。另外,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和制作总监大卫·佐克曾说:“开幕式其实就是讲故事。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创意,然后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将故事演绎得具有现代气息。”

而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恰好不仅是一个视觉表现大师,而且以展现民族传统文化见长。从张大导演的电影作品,以及申奥短片、雅典奥运闭幕式上的《中国印象:舞动的北京》便可一目了然。不过,如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用高科技展现给世界,就要看张艺谋的了。

猜想二:

谁来点燃北京奥运的圣火?

一个好的开幕式等于奥运会成功了一半,而一个有创意的点火仪式则象征着开幕式成功了一半。

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的弗里曼就是土著运动员,身穿银色连体防水服的她,在瀑布背景下点燃冉冉升起的火炬,“水中燃火”的精彩大戏让人叹为观止。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引燃主火炬的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射箭选手雷波洛。他用火种引燃箭头,然后搭弓拉箭,准确地射向70米远、21米高的圣火台。

从以往的经验看,点燃主火炬的人选,要有足够的知名度,而且最好还能够体现出奥运精神。而北京奥运的主火炬点燃者,从目前来看,似乎已经变成了两位上海男人姚明与刘翔的直面PK。

至于点燃奥运主火炬的方式,调查中81%的网友倾向于使用“钻木取火”的创意。不过,这个创意既然被大多数网友所期待,其实也就少了如悉尼奥运“水火交融”那样出人意料的效果,所以采用那种方式的机率似乎不大。其他几个调查选项,如巨龙喷火、神舟飞船外太空点火、后羿射日、百鸟朝凤、鲤鱼跳龙门等,都有各种缺陷,或者别人已经使用过(后羿射日与巴塞罗那相像),或者难以体现出奥运的精神。所以,张大导演设计的点燃主火炬方式,只有“出人意料”才好。

猜想三:

中国代表团旗手是谁?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的王立彬,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姚明,在新中国一共参加的这六届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的旗手都是篮球队员。因为篮球队员一般都有着高大俊朗的外形,以及独有的影响力。在央视国际与搜狐奥运的联合调查中,旗手的角色与“主火炬点燃者”的调查一样,变成了刘翔与姚明的PK,前者得票率高达50%,后者达45%。但是,旗手与主火炬手两桩好事,肯定不会都让一个人独占。

猜想四:

谁来唱响奥运主题歌?

一首成功的奥运主题歌,不仅能够撑起整个开幕式的场面,而且足以让一届奥运会恒久流传。

这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1988年首尔的《手拉手》。每每听到它那动人的旋律,那一届奥运会的一幕幕就会浮现在眼前。而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刘欢与韦唯的《亚洲雄风》也是慷慨激昂,变成流行歌曲传唱多年。一般来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应该有力度,有张力,且难度不高,让普通人都能传唱才好。当然,还应该是双语的。

照此来看,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演唱者,当然首先应该是中国歌手。其次,应该是双语(汉语、英语)都能出色演唱的歌手。再次,风格上也有要求,如刘欢的大气、粗犷就比较适合。

按照中国的惯例,类似奥运主题歌这样的重头戏,恐怕至少也得是两位甚至多位演唱者,且有男有女。同时,两岸三地的歌手同台演唱,效果当然会是最好。(选文有删改)

【赏析】

本文以“猜想”为切入点,显得低调、平实,完全附合“平民作者”的身份。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历届奥运会的大量资料,通过分析、论述,使人们对奥运开幕式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把握住了“开幕式”的一些内涵和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再读“猜想”部分,也就觉得“有据”可依,“有理”可信了,从而使读者对北京奥运的开幕式有了一个较为实在的认知,同时对她也充满了美好的信心与期待。

(张 谦)

猜你喜欢

主题歌旗手北京奥运
花仙子之歌
浅谈《笑傲江湖》系列电影主题配乐的流行性
奥运各国旗手什么来头
从北京奥运走来联想IdeapadY530长期评测
《渔光曲》赏析
简析电影主题歌《雁南飞》
北京奥运吉祥物象征解析
收藏完整性决定价值
“北京奥运金”铸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