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泳池鲛龙竞翻腾 赛道跑鞋生疾风

2008-08-12杜梦溪

IT时代周刊 2008年15期
关键词:泳衣跑鞋运动鞋

杜梦溪

现代奥运会,科技的威力随处可见。除了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和奥运场馆等设施对绿色环保目标的追求,作为奥运会的中心角色——运动员,他们用以竞技的装备也无不体现着科技的力量。几乎可以这样认为,随着训练手段的日渐科学化,每个选手的个人潜力已经被开发到了极限,成绩的差别往往只在毫厘之间。在此背景下,选择怎样的外部辅助装备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分析者也认为,在诸多运动员装备中,泳衣和运动鞋无疑是最能体现高科技影响力的两大要件。

神奇之衣

资料记载, 在1896年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并没有游泳池,比赛是在海里进行的。由于泳道用漂浮的南瓜作标记,泳距也全凭目测,加上比赛对选手的泳姿也不做要求,那一年人们对泳衣是否会给运动员成绩带来影响并不是很关注。而特定时期的社会审美观念也束缚着人们对泳衣科技的探索,甚至直到1914年,当一位美国女游泳运动员穿着一件新式泳衣在曼哈顿海滩下水,上岸后还被警察以“服装伤风败俗”之名逮捕。

然而,奥运会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远的体育精神,随着比赛场地规范化、标准化以及选手素质差距的不断缩小,如何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人们开始投入更多精力去探索。在这过程当中,人们对泳装外形设计的追求很快让位于对相关材料的开发。

研究者认为,人在水中遇到的阻力不但与水密度、摩擦系数相关,还与其正面面积、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何减少正面面积和摩擦系数,是各国运动员的最大难题。在更早的时候,日本人想当然地提出以“裸泳”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裸泳的阻力要比穿泳衣时大9%!于是,日本人制出了顺滑的丝绸泳衣;到了上世纪50年代,尼龙材料的泳衣又开始风靡全球;1976 年,杜邦公司创造性地用聚氨酯纤维材料制造泳衣,它能有效减少泳衣被拉长时的摄水量,减轻运动员的负担;到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质地更薄,表面也更加光滑的新式泳衣开始出现,它使人体在水中的阻力比过去减少了10%。

工业化的发展带来泳衣科技的不断进步,但真正可以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泳衣出现在1999年的6月,当时在日本举行的一次游泳锦标赛上,一名成绩不俗的日本选手穿着一件由日、英两国泳衣专家共同制作的泳衣,这种泳衣采用类似鲨鱼皮的材料,衣服的大部分呈鱼鳞状,并进行防水处理,大大地减少了阻力。在次年举行的悉尼奥运会上,鲨鱼皮泳衣推出了第二代产品,增加了一种名为“弹性皮肤”的材料和两个附件——附在前臂上的缓冲器,以及附在胸前和肩后的振动控制系统。它能使人在水中的阻力减少4%左右。

“自那以后,奥运会的游泳项目几乎成了鲨鱼泳衣展示独特魅力的舞台。”相关人士称,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身着黑色连体鲨鱼皮泳衣的澳大利亚选手创下5金9银4铜的骄人战绩。2004年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几乎所有的获奖选手都穿着它。

今年2月,新一代鲨鱼皮泳衣加入了太空科技因素,它由厂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力推出,全套泳衣超严焊接而成,没有缝合处,可以完全紧贴在人体上,减少静态水阻。经独立测试证明,它比第二代鲨鱼衣降低静态水阻达10%,比第三代鲨鱼衣降低水阻达5%。

在随后于3月举行的欧洲游泳锦标赛上,穿着新泳衣的法国选手贝尔纳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这位赛前只被认定顶多进入前三的选手,居然在72小时内3次打破男子100米和5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而国际泳联提供的最新数据也显示,自2月16日以来,新鲨鱼皮泳衣协助运动员在短短的6个星期里破了16项世界纪录,追平了2007年一年的世界纪录更改次数。至6月底,已经作古的44项世界纪录中,累计有40项与这种装备有关。

脚下科技

在对科技的孜孜追求方面,运动鞋无疑是最能与泳衣相媲美的。

在古代奥运会上,赤脚赛跑的运动员比比皆是,直到19世纪英国的田径教练员们发现,将鞋底同脚掌相对固定,提高其附着性会让运动员们个个喜笑颜开。但与泳衣一样,人们对运动鞋给运动员的帮助也产生过怀疑。因为在1960年,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贝基拉曾光脚夺得罗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他也是现代奥运会田径比赛史上唯一幸运的“赤脚大仙”。

按照运动专家们的分析,人每跑出一步,着地脚将承受3倍体重的重量。他们在较早的时候就提出高科技运动鞋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首先是极佳的减震功能;其次是回输功能,能释放吸震时储蓄的能量,使运动员感到省力轻松;最后是强附着力,让运动员轻松控制,避免摔倒。制鞋者依据以上要求,把鞋底作为运动鞋的最重要部分来生产。到今天,经过多年试验的马蹄形气垫后跟被广泛采用,它利用一个小巧的风琴型气垫吸震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压力增大,反弹力也相应增加。这种气垫可以更换,不同的运动员都有适合他们体重、脚型的气垫密度和型号。

如今,鞋钉设计是继气垫之后关系运动鞋性能的另一关键内容。

1868年,美国田径选手威廉·柯蒂斯首次将钉子固定在自己的鞋底,其成绩的提高令人们对这些不起眼的钉子刮目相看。但在随后的一百年间,无论是比赛管理机构,还是参赛运动员,他们对鞋钉的态度并不像今天这样爽快。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日本人小林一敏虽然将鞋钉前端制成圆柱型,获得了最佳摩擦力,但日本队却担心鞋钉会扎入跑道而拒绝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发现鞋的重量与运动员的体能消耗成正比(跑鞋的重量每增加100克,体能消耗将增加1%),这直接导致陶瓷鞋钉对传统铁钉的替代。不仅如此,制鞋者还根据个别运动员的步态特点调整鞋钉的位置和方向,也会根据他们的要求不断创新跑鞋科技。这当中,美国短跑名将迈克尔·约翰逊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夺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米和400米项目的两枚金牌后,向耐克公司提出制造更为精良跑鞋的要求。该公司最终花了3年时间研发出一款仅重116克,鞋面由24K纯金颗粒包裹的跑鞋。

目前,运动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品牌是耐克和阿迪达斯。截至2005年末,耐克的研发团队规模已突破3000人,其中不乏生物力学、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各种相关学科的高级工程师。耐克还特别组建了由教练员、运动员、外科医生以及整形大夫组成的研究委员会和顾客委员会,他们定期召开会议,审核各种设计方案、材料和改进运动鞋设计思路。至于阿迪达斯,其拥有近千项专利,并多次制造出令人惊艳的产品。例如,它在2005年上半年推出的“世界首款智能芯片跑鞋”adidas1,能灵敏感应到地面硬度及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并自行调整,被视为人类制鞋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时有争议

按照常人的理解,奥运竞技要秀出运动员的强健体魄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不应该有太多辅助性的东西,但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奥运比赛也不能例外。正因如此,在奥运会上,运动员装备是否应该具备如此先进的科技因素,人们没少争论。

自从鲨鱼皮泳衣流行以来,这已经成为一股刹不住的“风”。虽然有分析者把运动员的优秀表现归于他们的强化训练,而不是一件泳衣,但还是有观点指出:几乎所有的记录都与这种泳衣相关,是否太过于巧合?后者认为,高科技泳衣违背了体育精神,也导致了比赛的不公平,言辞激烈者更是将此形容为“科技兴奋剂”。

在对运动鞋科技的质疑上,北京正之本人体力学研究曾以耐克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等宣传内容造假为由,将耐克(苏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美国耐克公司推上被告席,但耐克公司还是赢得了官司。

今天,几乎可以断定无人能抗拒科技对运动员的巨大影响。

相关人士称,尽管日本游泳队已经与美津浓、亚瑟士、迪桑特3家泳衣厂商签订合作协议,日本选手必须穿着他们的产品出征北京奥运会,但受到鲨鱼皮泳衣辉煌战绩的影响,不少日本选手强烈要求穿上这款泳衣。

中国方面,一直对鲨鱼皮泳衣反应冷淡的中国国家游泳队也于日前宣布在北京奥运会上换上这款“神奇泳衣”。而被国内民众寄望在男子110米栏夺冠的刘翔也与耐克公司合作,由对方量身制作专用跑鞋。

猜你喜欢

泳衣跑鞋运动鞋
你为何买新鞋
“变现”
泳装进化论
跑步,从选对跑鞋开始
为马而生的“跑鞋”
运动鞋大势来袭
没它还怎么扮少女?最夯运动鞋,请你保存一下
理想泳衣,量身打造
简约泳衣不简单
马儿的“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