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小灵通转到C网是否明智

2008-08-12

IT时代周刊 2008年15期
关键词:小灵通资费联通

孙 慧

中国电信拿到C网后怎么定位,如何处理和小灵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讨论热点和难点。

按照电信最初的构想,是用C网做话音,用Wi-Fi做宽带。而对于近6000万的小灵通用户,王晓初也曾做过一个预计:大约三分之一流失,三分之一保持,另三分之一转入C网。在小灵通用户如何顺利转入C网问题上,据说电信内部也制定了好几套方案。

就是说,小灵通用户基本都是低端用户。如果想让这些用户转至C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资费不能比现有小灵通资费贵;二是电信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CDMA终端问题。

先来说说资费问题。在小灵通出现之前,联通和移动在资费上遵守的是“攻守同盟”,但随着小灵通的半路杀入,移动话音资费被迫逐年下降。针对一些农村用户,中国移动甚至已推出了10元包月的话音套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信的C网资费又有多大的下降空间呢?而且几千万的用户规模和移动、联通几亿的规模相比,竞争成本首先就要高上一截。单靠降低话音资费显然行不通。

终端策略上,电信可以仿照联通在推CDMA时的“购机赠话费”做法,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中国电信来说,进一步降低小灵通话音资费,最大程度保有现存用户也许是更现实的选择。那这是否意味着小灵通用户的ARPU值就没有上升空间了呢?

对这个问题,业界曾建议在增值业务上做文章,推出小灵通的行业应用。比如,对于菜场小商贩,提供一个报价信息平台,卖方可以在上面发布当天的蔬菜价格,批发商通过业务定制,短信获取最新报价。

上述只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应用,其他类似的应用其实还可以延伸到很多行业和用户群。这不但可以给运营商带来增值收入,也能较好地带动SP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不断壮大,可谓一举数得。

猜你喜欢

小灵通资费联通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支持联通当混改“先锋”
第六次中国移动再次下调资费
电信资费解绑
4G就是让穷人用不起,运营商也得赚钱
后小灵通时代,谁的机会与挑战?
小灵通退网的博弈
小灵通:电信竞争的牺牲品
找寻生活中的“变”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