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身慈善事业,我内心激动不已

2008-08-12比尔·盖茨

IT时代周刊 2008年15期
关键词:知名度创新型穷人

比尔·盖茨

人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取得了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但这只服务于有钱人,而穷人只能靠政府援助和慈善。21世纪的新型资本主义需要对此进行调整,通过市场力量以及制度创新来服务穷人。

全球差不多有10亿人缺乏食物,喝不上清洁水,用不上电。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而这类疾病得到的关注还比不上治疗脱发的药物。全球最贫困的10亿人没有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相反还承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

为什么人们的需要总是和他们享受的经济发展成果成反比?原因就在于市场激励机制。

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一个人财富的增加,为他服务的经济动力就相应增强,反之则减弱。资本主义让自利服务于更广大社会群体,它能通过财务回报来推动创新,这些创新又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

资本主义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让它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有益作用,但只是服务于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而那些没钱买服务的人就只能靠政府援助。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制度体系来让自利发挥作用,使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这个制度体系有两个使命:一是赚钱赢利,二是让那些无法充分享受市场经济益处的人群生活得到改善。

为了让制度具有持续性,我们必须用利润来激励。如果企业服务的对象非常贫困,利润就不大可能产生,这时我们就需要另一个激励手段——认可。企业得到认可就意味着知名度提高,知名度能吸引顾客,它可以感召优秀的人才前来加盟。在企业在市场上无法赢利的情况下,知名度可以是一种替代;而如果可以实现市场利润,则知名度又是额外的激励。

我们的挑战就是,让利润和知名度这样的市场激励发挥作用,使企业倾向于为穷人服务。我把这种想法称为创新型资本主义。通过这种途径,政府、企业及非营利组织可以进行合作,让市场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从而更多的人可以从中赚取利润,或是得到认可,最终改善全球不平等的现象。

也许有人会反对这种基于市场的社会变革,认为如果把感情和自利结合在一起,市场的作用范围不会扩大,相反会缩小。但亚当·斯密在他第一本著作的开卷部分这么写道:无论把人看成多么自私,在人的本性中明显存在某些根本原则:一个人对改善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从中他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

创新型资本主义把这种对他人命运的兴趣与对自己命运的关心联系起来,既可以帮助他人,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与单纯的自利行为相比,利己与利他相结合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创新型资本主义将商业专长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一直存在,只是没有企业去开辟。有些时候,市场经济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行不通,并不是发展中国家不存在需求,或是他们缺钱,而是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该市场需求。

这能给我们一点启示,致力于满足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人要和科学家一起合作,因为科学家知道可以在哪里实现突破。

另一个实现创新型资本主义的办法需要政府的直接参与。政府在帮扶穷人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我认为,政府最能够调动资源的做法是出台政策,通过市场的方式鼓励企业为改善贫困人口生活作出努力。

几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和Bono(英国著名乐队U2的主唱)在达沃斯小镇上的一个酒吧里闲聊。Bono说,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他在购买一件好产品的同时,还有机会参与一项他非常重视的社会事业,那他一定会非常乐意购买。

这会是个全球性的运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有责任来加速推动这个进程。无论你们是来自企业,还是政府,或是非营利机构,我想请你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同从事创新型资本主义的活动举措,看看我们是否能够扩展市场经济的影响。我们要做成一些事,无论是国际援助,还是慈善捐赠,或是一项新产品。我希望企业可以安排最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来考虑这些问题,从而帮助人们一起推动全球经济。这类贡献会比直接捐赠更有价值。你们或许可以给员工放假让他们从事志愿者工作。这也是创新型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因为这种智慧在让有钱人生活得更好之后,又开始致力改善所有人的生活。

我最后想说的是,能投身这项事业,我内心激动不已!

猜你喜欢

知名度创新型穷人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小众产品企业利用微博打造知名度的模式探析
桐梓方竹笋人文因素浅析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穷人的高消费
富人与穷人
2007年中国管理软件评选-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