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总是夸奖孩子聪明

2008-06-23姬雪松

祝你幸福·知心 2008年7期
关键词:作弊道题过度

姬雪松

如果夸奖过度聚集于聪明与智力,孩子的成绩不久就会出现下滑,而且,越来越不愿意尝试困难和有挑战性的工作。

有位中学生,特别喜欢别人称赞他聪明,他的这种渴望有时会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如果有同学想让他帮忙,可以随便找一道题请他做,然后装作惊讶地称赞:“这道题你做对了?太聪明了!”这位同学的眼睛会立刻闪烁出光芒——这个时候,他可以答应别人的任何请求。

这位同学的确聪明,学习成绩不错,还经常有些奇思妙想。每逢聚会,他的父母总是毫不吝惜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夸赞儿子聪明,脸上溢满得意之色,儿子的眼睛也会因此炯炯发光。然而,正是这位聪明的同学,却是考试中最爱作弊的人,高考时只勉强考上了专科。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是需要智慧的。一位美国教育家研究发现,如果夸奖过度聚集于聪明和智力,孩子的成绩就会出现下滑,而且越来越不愿意尝试困难和有挑战性的工作。更可怕的是,他们撒谎和作弊的次数大为增加。与之相反,当称赞的是孩子付出的努力时,孩子则变得愿意迎接挑战,敢于面对困难,成绩稳步提高。

孩子在感到他/她的聪明被欣赏时,自尊感也建立于其上。为了维持自尊和被欣赏,孩子会竭力获得好成绩。起初,孩子也会通过努力来获得,然而,成功路上的失败,让这些孩子的自尊反复受挫。最后,为了头上这顶“聪明的帽子”,孩子有可能选择放弃面对困难,转而专注于那些更简单、更容易让人看到成绩的事情,甚至会用谎言来欺人耳目。其实,在这种“自尊体系”中长大的孩子别无选择,因为自尊的基础——聪明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为了保持自尊,他/她只得在无奈中自欺欺人。而因努力受到称赞的孩子,其自尊建立在勤奋之上,这样的孩子享受做事的过程,享受困难的挑战,无论成功失败,只要愿意付出就能获得成就感。

niushujuan@sina.com

(编辑:牛淑娟)

猜你喜欢

作弊道题过度
误会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防止作弊
这道题谁会做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