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孩子代父母“生病”

2008-06-23

祝你幸福·知心 2008年7期
关键词:生病矛盾夫妻

明 天

15岁的少女要自杀

“这孩子行为有些不正常,我们怀疑她精神上有问题。” 妈妈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女儿的“不正常”行为。

我看来访者登记簿:熊璇,女,15岁,初三学生,任性,娇气,脾气古怪,不想上学。一个月前,割脉自杀,被父母发现……

“她以前很乖,很懂事,可现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已经有两个月没去学校了,也不肯吃东西。”妈妈忧心忡忡地说。

“你能不能少说两句?我们今天不是来听你唠叨的!”爸爸不耐烦地打断妈妈的话。

“我不将情况说清楚怎么行?别人做事你看不顺眼,你自己又什么也不做!”

“璇璇就是你唠叨出来的。”

熊璇突然呜呜地哭起来。女儿这一哭,爸爸妈妈的争吵立即戛然而止。妈妈搂住女儿的肩,轻拍她的背,爸爸忙着给女儿倒水,递纸巾。

妈妈嗔怨爸爸:“医生说过,孩子不能受刺激,你的嗓门怎么那么大?”

“我天生就是这样的大嗓门!是你火气大,嘴一张就火星四溅。”

“我火气大是因为你处处和我作对!”

“我才没那份心思和你作对呢,你是庸人自扰!”

……

熊璇突然站起身,捂着脸,边哭边向门外跑。

妈妈大喊;“抓住她!快抓住她!别让她又干傻事!”夫妻终于将女儿“擒拿”归位。

璇璇在妈妈的怀里嘤嘤地哭。妈妈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爸爸一个劲地叹气、摇头。

熊璇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脾气古怪、逃学、厌食、要自杀的“问题少女”呢?

孩子是在代父母“生病”

我问熊璇:“爸爸妈妈争吵,你为什么这样伤心呢?”

熊璇慢慢止住了哭声,低声说:“我恨自己。”

“为什么要恨自己呢?”

“爸爸妈妈都是因为我才争吵,如果我非常优秀、听话,他们就不会这样了。我觉得是我让一家人过得不幸福。”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觉得不幸福了呢?”

妈妈抢着说:“璇璇很小的时候,我和她爸就有很多矛盾。我们俩人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别,话不投机,三言两语就吵起来。后来,他索性不理我了,也不顾家,家务都是我一个人操持,回过头来,他又怨我这没做好那没做好。璇璇虽然是孩子,但是她也看得清楚,是吧,璇璇?”

女儿马上回应:“就是,我爸是大男子主义,很少做家务,我妈又要上班,又要管我,还要做那些没完没了的家务,太累了。”

“我在公路收费站上班,经常半夜回家或者半夜去上班,他从来没有接过我,送过我,我出门进门他连问都不问一句。”妈妈说着,竟然哭起来。

熊璇去拉妈妈的手,也嘤嘤地哭。

爸爸摇头:“两个女人一台戏。家里这一闹一哭,惹不起我就躲呗。”

显然,这对夫妻有很深的矛盾,他们无法解决,却将女儿拉进来。女儿可怜母亲,爸爸却像没事人似的。妈妈得到了安慰,可是,女儿呢?她瘦弱的肩膀能承受妈妈的精神重托吗?

我问熊璇:“爸爸妈妈都好像非常担心你,可是你到底有什么问题呢?我觉得你很正常,也很健康啊。”

“就是,我也没觉得我有什么大的问题,我的同学都这样嘛,喜欢睡懒觉,喜欢上网,不敢多吃饭,害怕长胖,不愿意上学,这不很正常吗?可我爸妈却喜欢小题大做,整天揪着我这些问题不放,他们越唠叨,我越要这样做……”

我小心翼翼地问熊璇那个敏感的话题:“你为什么要自杀呢?”

熊璇的回答却很迅速也很轻松:“那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又吵起来了,还打架,说要离婚。我突然感觉世界末日到了,顺手拿起桌上的小刀……可是,我又不想死,我死了,他们怎么办?所以我就大声喊……”

原来,她只是将自杀当成和今天哭、向外跑类似的行为,其目的不过是分散父母的注意力。

“傻孩子,我们这是在说着玩儿呢!你现在这样子,我们能放心吗?”妈妈忙说。爸爸也说:“是的,我们就是因为你的事才吵架,你如果干傻事,那我们的良苦用心又有什么意义?”夫妻俩夫唱妇随给女儿做思想疏通工作,而刚才还口若悬河的熊璇突然低下头,不吱声了……

女儿再一次被父母灌输了这样的思想:父母吵架是因为我,是我让一家人不幸福!

难怪女儿心理上会出现问题!她内心里有太多的矛盾:她渴望自由,可是母亲需要她,她走不开;她希望自己能“正常”,可是她又如此承受自己的“不正常”给父母带来的和睦。她只好以“非正常”的言行来抗议。

这些矛盾是谁“赐予”她的呢?正是口口声声说爱她,为她好的父母!一方面,母亲将她拉入夫妻矛盾,让她成为自己的情感寄托;另一方面,父母用女儿的“问题”来填充他们夫妻之间的情感空虚,他们津津乐道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有着正常的青春反叛性格的女儿向有心理障碍方面转化!

显然,女儿做了他们婚姻危机的一个替代品,女儿其实是在代父母的婚姻“生病”!

解放“家囚”孩子

“你们的女儿是为你们而病。”我直言不讳地对这对焦虑不安的父母说。

爸爸马上反驳道:“我们有什么问题?我们主要是为她的事伤神。”

妈妈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他不喜欢和我说话,我们俩人在很多方面,观念都不一致。”

我说:“不一致是正常的,但是,不管你们夫妻之间有多么大的矛盾,那都是你们两个人的事,不需要女儿来帮忙……”

“没有。我们现在没想过要怎么解决,我们全部心思都用在女儿身上。”妈妈忙解释道。

我讲起我老家祖母的故事。老祖母生气了,会骂家里的小猫小狗不讲卫生,骂母鸡不生蛋,公鸡不打鸣,骂了一通之后,心里的气消了,说话也温和了。“可是,孩子是有思想的生命,她不仅会接受你们指责的信息,还会小心地关注你们的情绪,她宁愿自己变‘坏一点,只愿你们能消消气,和睦一些。”

爸爸妈妈面面相觑。

我继续说道:“你们的女儿其实是个健康的孩子,她只是太爱你们,她被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困住,无法动弹,希望你们能为她松绑,还她自由成长的空间。”

这时候,熊璇又低声啜泣起来。

“你很担心父母的关系吗?”我问她。

熊璇点点头。

“他们争吵并不是因为你的事,他们是两个成人,可能存在一些误会和矛盾,但他们一定能够通过相互沟通解决好。他们不需要你来维持他们的和睦,是这样吗?”我抬头,问爸爸妈妈。

他们互望一眼,点了点头。

“你看,爸爸妈妈已经有了一致意见,那你也应该回到你做女儿的位置上,去做一个15岁少女应该做的事,比如上学,比如交朋友。”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对夫妻都能做到心心相印,志同道合,亲密融洽。毕竟,感情上的事外人无法介入。但是,既为父母,就应该:

第一,不要将孩子拉入夫妻矛盾。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根本没有能力来辨别成人世界的是非,他瘦弱的肩膀也无力承受一个成人的精神依托,请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精神负担。

第二,不要肆意侵犯孩子的空间。孩子可以是夫妻关系的纽带,却不是夫妻关系的平衡木,当婚姻关系失衡的时候,需要做出改变的是父母这两个主角,而不是打破和谐的家庭结构,让孩子作出成长的牺牲。

幸福感悟

大自然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宽敞的平地上,树会长得高大挺拔,但在石缝里或悬崖边成长的树,会长得扭曲,这是树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改变。在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当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往往会扭曲自己,来保护家庭的平衡。

熊璇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父母总是以爱的名义,伤害着孩子。当你的孩子出现了所谓的“问题”时,作为父母,请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如果一个母亲终日情绪低落,她的孩子很难阳光灿烂;如果一个父亲酗酒成性,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用某种方式模仿父亲,可能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救救孩子。

niushujuan@sina.com

(编辑:牛淑娟)

猜你喜欢

生病矛盾夫妻
“生病”的一天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春转夏,你的肌肤生病了吗
别怨天气热,身上爱出汗,可能是你生病啦!
80后小夫妻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