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初一思想品德新教材

2008-06-20黎燕玲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教科品德课新教材

黎燕玲

《课程标准》的变化导致了教材内容的变化,从而教学过程也必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作为处于教改第一线的教师,就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工作,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法,促进学法,发挥教师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一步步的发掘和充分体现。本人教初中政治很多年了,直到现在,有一个感受,那就是思想政治课本经常在变:人教版变到苏教版,04年又由苏教版变为人教版。05年秋学期开始,初一又从人教版变为教科版。考试内容由考初三内容加上初二的法律,改为考初二、初三的部分内容,题型变化也比较大。以前考多项选择题,现在只考单项选择题。

05年秋学期,我校初一年级开始使用教科版的《思想品德》新教材,暑假里我接受了市级新教材培训,感触较多。

一、新教材的特点

1、教材关注了学生的品德培养。04年初一使用的人教版的教科书开始把“思想政治”改成了“思想品德”,05年教科版也用“思想品德”这个名称。与以往教材相比,教材的政治色彩淡化了,我想这可能是教育反思的结果。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谈政治似乎远了一点,而影响人的终身发展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却往往被忽视。教材名称的改变昭示着一种教育理性的回归。从教学目标来看,以前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教学目标的设置顺序一般也是先知识、能力,然后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描述。而现在则淡化知识的教学,试图通过思想品德课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往的教材编写是基于接受性学习,而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是基于探究型、学习型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拿课题名称来说,像“走进中学”、“新的起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聪明以外的智慧”、“假如我是你”等等,亲切、通俗、富有哲理,无不渗透着一种人文关怀。

2、综合性。这一点在新教材里表现得非常突出。教材有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也不是按照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来单独设置的。一课内容里可能四个方面的内容都会有所涉及。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反映了这样一条线索: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从自我开始到面向未来结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二、我对使用新教材的几点想法

1、新教材以生活主题整合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是构成新教材的四个方面重要内容,它不像以前初一学心理、初二学法律、初三学社会发展史,而是把这些内容分散在各个年级的教材中,综合性非常强,因此新教材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老师有一个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因为教者昏昏,无法使学生昭昭。

2、由于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体现着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因此在讲授初一内容时,不要引申得太远、太深、太偏,有些内容初二、初三还要学。如果引申得太多,一方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影响当前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3、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点的教学,那么是否可以一点知识都不讲了呢?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教材涉及的有关知识,老师应该讲透,学生应该学透。例如第二单元《学会学习》中提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我认为没有必要让学生归纳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概念,但是应该讲清楚,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自主学习有哪些表现形式等。

4、教材中的材料如何使用?我认为不一定要全部使用。但也不要全盘抛弃。如果老师手头有比教材中的材料更好的材料,不妨换一换。如果暂时没找到更适合的。还不如用教材中现成的。

5、课堂上开展的活动应围绕主题。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课前的活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活动是由学生开展的,但我认为活动的总导演应该是教师,活动的主题及展开要由教师掌控。活动要有教育意义,要能使学生有所悟,有所思,而不是纯粹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我们不求一堂课给学生带来许多的积极影响,但总要让学生一个学期或三年思想品德课上下来,记住了些什么,或记住了某句话,或记住了某次主题活动。

猜你喜欢

教科品德课新教材
南京国民政府教科图书出版审查审定法律制度初探
——从行政法角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严摇恺
——教科双馨铸丰碑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铜川市印台区教科体系统“五个再一遍”推动扫黑除恶问题整改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