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08-06-20万菊芬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

万菊芬

长期以来,在中学各科中,可以说中学语文遭到的非议最多,对阅读教学可谓是爱恨两难,用一句流行语来概括:想说爱你真的是很不容易。下面我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阅读课文的选用与学生的情感需求还有不相适应的情况。

2、学生阅读总量严重不足。很难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要求。

3、语文老师的素质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改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四点建议

建议一:语文教师要摈弃“以阅读为根本,以读带写”的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一直遵循“以阅读为根本,以读带写”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严重地背离了学生和时代的需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言语个性,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设置语文教学目标时重“读”轻“写”、忽视“听”“说”,就会造成与学生的需求错位,进而造成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

建议二:语文教师要摒弃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长时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套驾轻就熟、适应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记;教师输出,学生输入。教师习惯于从自己的口袋里把知识掏出来往学生的口袋里装。学生也习惯于这种接收式的学习。怎么改革这种课堂教学现状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教师要建立学科素质教育观念,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 第二,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师应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依据教材,巧妙设置课堂活动内容,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积极思考,个个踊跃发言。

建议三:中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吸取优秀语文教师的教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坚实的业务水平和研究教材教法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创造性地理解教材,不断提高自己,力求做一个专家型的语文教师。

再次,中学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广泛涉猎,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和文人气质。虽不能做到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样样精通,但至少应了解人类文明史,谙熟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史。站在讲台上,能够古今中外,诗歌小说,名人逸事,市井风俗,侃侃而谈,给学生一种精神和美的享受。

建议四:中学语文教师要对整个中学语文的课外阅读作统筹的计划安排,并做好督促检查和评价。

就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和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很难达到语文学习应有的阅读量。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对整个中学课程的课外阅读要求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做出统筹的计划安排。具体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计划好学生在每一学年读哪些名著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哪些作品。二是指导学生具体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三是做好检查和评价工作。

总之,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全面培养培养学生的素质,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我们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从现在做起,认真贯彻和实施课程改革的精神,努力做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语文老师。这样,总有一天,我们会自信地说:阅读教学,想说爱你其实也很容易!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