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大学生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08-06-04中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学业导师

中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

2006年6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第三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诞生了一个新的事物——大学生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将学生学业指导、就业指导、事务管理(学生经济资助、勤工助学、代办学生保险等)、心理健康咨询、学生求助、教材供应与服务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服务机构和岗位进行整合,搭建了“窗口式”和“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实现学生服务工作的目标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和系统化,从而也与学生工作部(处)建立起了学生工作的“前台—后台”式服务—管理架构。这种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也是学校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把“以高质量的教育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落到实处的过程。

一、更新观念,勇于探索,以人为本,彰显服务理念

近年来,学校党委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重大问题不断进行战略思考,认真研究首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

随着北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一般本科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学校来说,近些年来北京生源日益增多,学生入学成绩差异不断增大,校内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而使得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校党委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在校内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深入地进行调查。通过调研发现,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在思想、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困惑和迷茫也随之增多,非常需要学校真正理解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访问或网络咨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上海大学、浙江万里学院、黑龙江大学等,详细了解国内外一些高校在学生工作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就筹建学生服务中心征询了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工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更加明确了“以学生为本”和“以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决定以育人为宗旨、以服务为导向,创新载体,挖掘服务学生的资源,探索服务学生的途径,使学生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改变学生工作的传统模式,积极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为此,学校决定成立“大学生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式”为学生服务的平台,探索一条新形势下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成才的新路子。

为真正把“以学生为本”和“以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大学生服务中心确立了大服务的观念:一是在服务内容上,包括了学生学业指导、就业指导、事务管理、心理健康咨询、学生求助、教材供应与服务等。二是在服务对象上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工作人员。面向全体学生是指:学习优秀和学习困难的、生活好和生活困难的、身体健康和有疾病的、心理健康和有问题的、受奖励和违纪的,甚至已经毕业的学生,中心都会尽所能提供服务;面向全体学生工作人员是指:为学业导师(班主任)提供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培训,向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及时提供选课安排、学情调查、考风考纪、就业、教材供应、资助、心理健康等相关工作信息,为他们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提供帮助和服务。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服务中心确立了“一站服务,微笑相待,平等沟通,全力辅助”的工作方针,中心工作人员充当好“三种角色”,即师长、朋友和服务员,为学生倾注更多的责任、关心和热情。

二、创新机制,大胆实践,“一站式”服务情暖学子心

有了先进的工作理念,还要有好的工作体制。对此,学校党委进行了大胆实践和尝试。2006年,在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调整了学生工作部门的设置,将学生工作部(处)的学生事务管理职能最大化地分离,赋予新成立的大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工作部(处)主要履行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职能。大学生服务中心的职能是:以帮助学生成才、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为目标,以围绕学生的教育管理、帮困助学、权益维护、学业指导、就业指导为需要,搭建起“窗口式”和“一站式”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提供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

与此相适应,学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途径和方法。主要体现在:

1.建设功能齐全的学生服务大厅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服务学生、方便学生、让利学生出发,学校设计了颇具特色的“大学生服务大厅”,力求通过建设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服务大厅的分区设总接待咨询服务台、人工服务区、网络信息服务区、纸制信息资料查询区、接待洽谈区、学生等待服务休息区等。服务大厅的服务项目类型分为人工服务(服务柜台)、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区)、纸制信息资料服务(纸制信息资料查询区)及其他方式的服务(电话、信件等)。整个大厅约300平方米,宽敞明亮、环境优雅、风格现代、布局合理。

2.建立学生事务咨询会制度

“学生事务咨询会”定期现场接受咨询,解答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学籍管理、选课、学习年限、学生党员发展、积极分子培养、奖学金政策、考研、就业、征兵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大学生服务中心联合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团委、教务处、计划财务处、安全保卫处、后勤服务集团等与学生相关的部门,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下午在学生服务大厅联合办公,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公布了上述各单位除联合办公时间外其他的在大厅内办公的时间。此外,学生还可以到大厅进行预约服务。如果某些学生错过了这些部门特定的工作时间,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还可以代其联系和预约。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在咨询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会有任何的偏见,无论学习好坏,背景如何,都会平等地对待。

3.加大学业指导工作力度

开通学业导师工作平台。这是学校为促进学生学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中存在的问题而构建的。该平台的构建和运行,主要是为了给学业导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空间,为两者的沟通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渠道,克服传统沟通方式的不足,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该平台主要设置了专业简介、规章制度、学业信息、在线导师、焦点导师、热点班级、班级新帖、发帖排行、问题集锦、系统咨询等相关模块,建立了与实际行政班级相对应的网络班级。学生可向导师在线提问,在自己的班级里发帖、留言、上传图片等。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业中遇到的问题,该平台还设置了由校领导、相关部门领导、教师等组成的值班导师,在线回答学生提问。

为及时、准确回答学生在线提问,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大学生服务中心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学生登陆学业平台后可查看各位导师的基本信息、回答问题范围等相关情况,并根据自己的问题自主选择相应的导师提问。其次,大学生服务中心设有专人负责该平台,定期浏览学生的提问,并及时提醒相关导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大学生服务中心会通过学生信息员(学习委员)定期收集学生的问题,并把相关问题汇总分析,通过该平台给予答复。

加强学生学业导师的配备。学校规定学业导师由专任教师担任,全面负责相关班级的学生学业指导工作。目前,学业导师中,中级以上职称约占86%,硕士学位以上约占78%,充分保证了学业导师的素质水平。

积极探索学业指导的工作模式。在学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探索方面,首先,加强学生的学情调查,分别询问相关领导、学生工作人员、相关教授、班主任、学生代表等,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业指导需求;其次,主动走出去,向有关兄弟院校学习相关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学业导师)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本科生学业指导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随着工作的开展,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成立校院两级学生学业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学业指导学生信息员制度实施规定》、《关于发布<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业导师工作平台虚拟班级管理规定>的通知》等文件,逐步规范学业指导工作。

4.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有利平台

大学服务中心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一方面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大学生,组织多场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和数十场小型招聘活动,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另一方面,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不断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此外,还召开了以“积累才干,迎接挑战”为主题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活动月”等系列活动,帮助毕业生和在校生面向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做好必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准备。

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扬帆启航正待乘风破浪

作为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大学生服务中心从成立到现在的顺利运行,无不闪现着学校从党政班子到普通教职工的智慧之光,无不凝结着相关职能部门的辛勤汗水,无不牵引着全校师生员工关切的目光。学校党委始终对大学生服务中心各方面的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从而也使得中心的各项工作快速走上正常化的轨道。

大学生服务中心的探索和实践给学生带来的是温暖,是感动,更是学校在其成长成才路上铺就的一条平坦的大道;带给学校教职工的是探索和实践的勇气,全力辅助学生成才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同时,大学生服务中心的探索和实践也已经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等上级部门领导的关注和充分肯定。所有这一切也更加促使学校党委下定决心带领教职员工继续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寻求更科学合理的工作模式,更好地协调、整合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学生工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执笔人:丁 明张翠华)

[责任编辑:蔡桂兰]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学业导师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