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自主探究”的科学教育

2008-06-03甄洪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探究评价

甄洪波 李 实

“自主探究”学习就是在学习小组中展开的、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由特定的情境引发的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探究的一种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发现问题入手,通过预想、设计、实验、调查、搜集数据与处理、表达、交流与反思等一系列的主动探索活动,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建构。

一、“自主探究”的特征

1.主动性

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形成主动学习能力。因此,要建立一种“以学生为本”、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机制,激发学生认识上的突破,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参与性

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性教学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过程性

一个学生要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就必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学会自己总结学习过程。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分析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反思,理清学习思路,为日后的学习迁移打下坚实的基础。

4.互动性

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积极思考、提问、讨论,主动参与。只有把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引入教学过程,教师才会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才会充满智慧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5.探索性

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等形式的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6.渐进性

学生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样如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进程,逐渐加大力度,边总结边提高。

二、“自主探究”的基本操作步骤和策略

1.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参与

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情境创设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探究学习中去。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各学科课堂教学都应承担的任务,所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是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中介和桥梁。问题的提出,通常有三种主要方式: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筛选和确定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所以提出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问题要明确;问题要适度;问题宜小不宜大;问题宜具体不宜抽象。

切忌虚晃一枪,做做样子,把问题的确定圈定在教师预先设计的范围之内,貌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还是学生为教师的教学展示服务。

3.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在合作学习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策略: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交往观;变革座位的排列方式;正确进行分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与其它教学形式有效地配合。

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交往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只有师生间的交往,师生互动。对学生而言,同学之间由于年龄、阅历、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大致在同一水平上,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存在像师生交往那样的代沟,相对来讲更平等、更自然、更易于交流和沟通。所以,要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的交往观,就要认识到,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生生间的互动。

4.全员参与,组织学生亲历过程

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注重人本位,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和每个学生的发展,全员参与就成了它的重要特征。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去,都要亲历探究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亲历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我们要在学生亲自经历的探究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方法、学会体验、学会学习。在组织学生亲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参与的广泛性;活动的指导性;组织的有效性;形式的多样性;过程的开放性。

在学生亲自经历的探究过程中,既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还要给学生自行探究创设必要的条件,提供必要的方法。

5.启发思维,指导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经过了探究过程,必然要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归纳、推理、演绎的提升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过程的体验,运用谈话、提问、研讨等方法,指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结论。这里强调的是启发与指导,强调的是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到位不越位;指导不指定;参谋不代谋。

在指导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得出结论,不要把结论以任何方式硬塞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学生在经历了探究过程以后,即使没有得出结论,也是正常的现象,不要以结论作为评价学生探究过程的惟一标准。

6.展示成果,多元评价体验成功

新课程的评价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学习成果、探究结果的展示,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主体评价、描述评价和发展评价。

多元评价,不仅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还应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方面去考虑。

主体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引导学生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形成学生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的进步。主体评价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自主完成。

描述评价,在展示结果的同时,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该以正面为主。

发展评价,评价要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变化,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探究结论,而且要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7.尊重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在实施过程中就要注意: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做到“两个不迷信”、“三个欢迎”、“四个允许”,即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欢迎质疑、欢迎发表和教师不同的意见、欢迎发表和书本不同的观点;允许错、允许改、允许对不同观点进行争论,允许保留自己的意见。

刊中刊编辑 王雪莉 朱桂英 付江泓 杜 锐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