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学生体验 促进学生发展

2008-06-03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吹泡泡计算方法周长

刘 锌

1.情景激趣,唤醒学生对事物的已有认知和情感

播放录像:吹泡泡

引导学生观察录像中同学吹泡泡的工具的形状。

分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教师利用“吹泡泡”这一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素材,创造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既起到了调取学生的以往经验的作用,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体验愿望,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为学生进行体验埋下伏笔。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在探究中体悟

(1)复习旧知,为学生体验打好基础

随着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各种图形,并引导学生算出图形周长。

分析:要计算周长就必须对图形的周长有准确的认识,出示现实的素材,让学生动手算出周长,丰富学生的体验,既是对周长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也是计算周长的基础。

(2)呈现问题,唤起新的认知需求

提问:你会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吗?你想怎么算?

课件出示操作提示之后,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

分析:在进行周长的计算前先整体观察图形,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计算的方法,以便发现图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下一步自主进行的计算周长、分类、练习等体验活动打好基础。小组合作要求明确,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和体验,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用倒计时的方法计时,使学生有紧迫感,从而选择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从中体验选择适当的策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这个环节既为学生呈现了富有挑战性的材料,也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体验的机会。在观察、测量、计算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在体验中探寻和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3.表达体验结果,进行反思,肯定积极的情感和认知建构

(1)在个性表达的交流中丰富学生的体验

提问:你们组计算出了哪几个图形的周长?怎么算的?学生汇报时按照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顺序进行,总结提炼长、正方形周长源于几何模型的解答方法。

分析: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己应用的方法基础上,集体交流,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观点交锋,思维和体验共享,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给学生提供汇报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既能够让学生在表达中反思自己的体验,同时也给更多同学提供了进一步体验的素材。

(2)在对比分类中感悟计算方法的抽象过程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有哪些相同的思考?

等边图形: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

板书:边长×边数

对边相等的图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分析:活动的结束,只能代表学生经历了计算周长的过程,不代表体验的结束,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应该对这个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和提升。教师把学生解决的这些问题作为进一步体验和反思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分类。同时,这个环节也是本节课长、正方形周长计算教学的一个创新,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对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知识体系。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由长、正方形拓展到其它各种图形,教学更具开放性,同时渗透数学无处不在的思想,并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寻找更多的知识。

猜你喜欢

吹泡泡计算方法周长
吹泡泡
吹泡泡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吹泡泡
巧算周长
随机振动试验包络计算方法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周长小诊所
一种伺服机构刚度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