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奇百怪的鸟鸣声

2008-05-20

聪明泉·少儿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鸣叫声鸟类麻雀

赵 叶

许多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我国古代诗人,描写了许多鸟与人类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友谊”。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可见,原始音乐的产生和鸟鸣紧密关联。现代音乐家谱写的(《百鸟引》、《百鸟朝凤》、《宝山鸟语》等乐曲,也是根据鸟鸣创作的。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鸟类在不同场合有不同鸣叫的内容。大部分鸟鸣是宣告自己所辖的活动领地,告诫同类不得前来侵占;有的鸟鸣则是求偶的表示,欢迎异性前来结合,也有的鸟鸣是鸟儿进入繁殖期生命力高峰的表现,是精力旺盛的一种发泄。各种鸟类在一天中鸣叫的次数多少不一,时间也各不相同。根据科学家记载发现,麻雀叫声竟有880种之多。昼行性鸟类在白天鸣叫,而大角鸟和白嘴潜鸟则整夜鸣叫,美洲知更鸟在黎明第一线曙光出现后开始鸣叫,而热带森林中的蜂鸟则在太阳落山时才鸣叫。

鸟的鸣叫声千奇百怪,音色各异,妙趣横生。巴西森林中有一种小巧玲珑的铃鸟,叫声清脆而嘹亮,跟铃声十分相似,它们叫起来,此起彼伏,连三公里以外的地方也能听到这悦耳的银铃声。澳大利亚有一种珍奇的笑鸟,它鸣叫时,酷似人们的笑声,声音由轻微逐渐变得洪亮,持续时间可达半分钟之久。美国有一种似物鸟,除自己美妙的声音外,还能模仿夜莺的啼鸣声、家禽和狗的叫声以及锯木声和铁锤撞击的叮当声,真是惟妙惟肖,使人真伪难辨,活像一位出色的“口技演员”。

鸟的鸣叫在相当的程度上受到气候的影响。一般地说,春天天气晴朗,鸟的鸣叫婉转、活泼、充满生机;盛夏,气温升高,鸟的鸣叫也随之减少,有的不再鸣叫;秋天,鸟儿换了羽毛后,又开始明叫;冬日,只有在阳光灿烂的晴天,才有短促、轻弱的鸣叫声。当刮大风或大雨倾盆时,鸟儿都躲避起来,安静下来,不再鸣叫。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气温较高,有些鸟儿会在此时发出暗示性的鸣叫,例如美洲杜鹃,被人称为“雨鸦”。鸟类鸣叫与气候的关系作为一种物候现象在我国古代农业中曾得以运用,有诗曰:“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学会了从鸟的鸣叫与活动中观测天气、预知风雨。诸如“老鹰旋顶,天气转晴”;“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鹧鸪始鸣,割麦插禾就不停”;“白鹭成群飞入山,风雨滚滚地不干”等农谚,便是人们利用鸟声及鸟的活动来预测天气的重要经验。麻雀是有名的“晴雨鸟”。清晨,如麻雀成群结队在庭前院后叽叽喳喳鸣叫不停,天气必然晴好;如在屋檐下缩头缩脑,“叽一喳”单声鸣叫,或忙于垫窝、贮粮,即预示天气将由晴转阴雨。喜鹊也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如“仰鸣则睛,俯鸣则阴”。乌鸦也有“晴雨鸟”的别称,如它发出含水声的低沉沙哑鸣叫,预示天气会连续阴雨;如发出高亢有力的鸣叫,往往在一两天内有大风来临。黄鹂发出类似猫的叫唤声时,则是阴雨的征兆;如发出长笛般的鸣叫,则是晴好天气的预告。沿海地区如在晚上听到潜鸟发出喇叭似的长声鸣叫,则预示暴风雨即将来临,渔民便不再出海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专家为了弄清鸟鸣的含义,曾对数百种鸟鸣进行录音与分析,得知鸟类还会发出各种有“含义”的叫声,如惊恐、愤怒、乞求、召唤、责骂和警告等。通过对鸟鸣的录音分析可以鉴别鸟的种类,还可以利用一些鸟的鸣叫轰赶糟蹋庄稼的害鸟,招引可以消灭害虫的益鸟。研究鸟类异常的鸣叫声,还可探究如何预测地震和其他一些自然灾害。

猜你喜欢

鸣叫声鸟类麻雀
鸟类靠什么认路
鸟类
懂“语法”的鸟儿
夜幕下的森林
山中失眠记
燕子和麻雀
麻雀与红襟乌
鸟类乐园
冬季,关爱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