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劳务队伍管理水平 整合丰富施工企业文化

2008-03-22向以桦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劳务工施工企业企业文化

【摘要】文章通过作者在具体工作中的体会、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就如何把提高劳务队伍管理水平,和整合丰富施工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来达到促进和推动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施工企业;劳务工;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8)02-0043-02

一、大量劳务工的参与,给施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速度加快,大批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得到迅速扩张。企业劳动力的明显短缺和农村大批劳动力的过剩,衍生出一个新型的劳动阶层:劳务工。一份来自《瞭望》周刊的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五亿多农村劳动力。按现有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率计算,种植业最多用2亿人,扣除转移到乡镇企业及其它方面的1.5亿,大约有1.5亿富裕劳力,进入劳务工大军,直接参与各种工程施工。仅在2006年,我国劳务工队伍已经由2005年的3000多万扩大到1亿人次。在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劳务工队伍扩大速度很快。以成都市的地铁施工工程为例,截止目前,直接参与了该项工程的中铁八局、中铁二局、中铁二十三等十多个大局二十余个施工项目中,劳务工队伍人员比例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据预测,当整个地铁施工工程达到高潮时,这个比例还要提高。笔者所在的中铁八局桥梁公司是一家以各种铁路桥梁生产、机械加工和物流为主的施工型企业,对劳务工队伍的需求量一直很大。公司共有员工1000余人,过去年产值一直在一亿左右徘徊,近年来,公司的生产经营大幅上升。年总产值扩大到6亿以上。要完成于过去几倍的产值,仅靠现有的员工是不可能的。目前,公司的劳务工比例已超过正式员工。中铁八局集团这个才一万余人的集团公司,就有近百个项目部,分散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各地,其施工项目包括铁路、公路、地铁、房产、跨河跨江大桥等大型施工工程,劳务工的使用量更是与日俱增。

这就给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怎样把对劳务工队伍的管理、提高劳务工生产积极性结合起来,让劳务工的思想和行为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生产热情的同时,同时用他们的行动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有益的内容,达到丰富与整合企业文化的目的。企业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劳务工在企业中充当主力劳动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如果不把广大的劳务工兄弟纳入其中,我们的企业文化就不完整。

铁道部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仅铁路施工企业而言,由于与铁路修建有关的各种施工工程都具有劳动强度大、野外作业比例重、安全施工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对劳务工队伍要求很高。因而,施工企业要加大对劳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要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在对劳务工队伍的管理中发挥作用。可以这样认为,在施工企业的经营中,能否最大限度地做好和发挥劳务工队伍的创造热情,能否通过先进的企业文化来统一员工和劳务工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激励他们的生产热情,是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使企业效益能否得到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把提高劳务工队伍管理水平与整合丰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意义何在

(一)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

构建企业和谐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除了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关键还取决于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团队协作。作为在企业经营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劳务工队伍,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之间、他们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由于企业员工和劳务工之间,在施工技术、能力,在用工性质、待遇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劳务工在思想上会出现一些波动。这些波动如果不给予适当的消解,会在心理上形成一些“结”。小则影响团结与协作,大则会留下后患,最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障碍。作为以管理促进效益为目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以构建和谐企业为指导思想,把提高劳务工整体素质和待遇和丰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焕发他们的创造激情。我们认为,对劳务工的待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人格上的提升。既要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宽待劳务工兄弟,也要用积极的工作和在技术上的优势去影响、去带动他们。同时,还要让劳务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文明社会,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创造财富,是没有贵贱之别的,劳动者是光荣的;二是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在企业,不论正式员工,还是劳务工,都是以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大小来确定价值的,其待遇也是由贡献的多少来区别的。企业的和谐不仅是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还包括员工和劳务工之间的和谐与协作。和气能生财,和谐能创效,和谐给人温暖,给人以亲切,给人以平等的感觉,有了和谐的企业氛围,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二)强化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有效手段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思想的作用下,广大的劳务工兄弟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行为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加强,会极大地缩短和企业员工的思想差距,有的表现比员工还好,工作更积极主动,学新技术的热情比员工还高。比如在笔者所在的企业,有的优秀的劳务工已有十多年的工龄,他们的中间,技术好的,待遇已经和正式员工基本持平,有的还高于别人。在一次岗位竟聘中,一位优秀的劳务工成了最后的赢家——当上了工班长,一干就是两年多,他的成绩成了其他劳务工的榜样。

笔者在一次采访中,一个得了奖的劳务工这样告诉我:我是一个农民,才来这家企业时,什么都不懂,是那些员工给我很多的帮助和关心,我才有今天,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干!这些来自农村的劳务工是善良的,企业给他一分温暖,他就给企业十分回报。毫无疑问,劳务工的进步不但会给别的劳务工带去奋斗的希望,也给企业员工以无形的压力。特别是在一些实施了同工同酬的企业,这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令人欣慰的。它会以技术和贡献作为一个公平的、透明的、科学的杠杆,评价和激励着所有的劳动者。

(三)完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

一种完善的企业文化,要具有完整性。海尔企业文化观念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所有参与者的教育、培养和使用。在海尔没有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之分。海尔的任务就是让海尔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思想管理所有的海尔人,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的同时,也让每一个海尔人的优点和创造热情都演化为海尔的企业文化。一个拥有了大批劳务工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中就必然包含着劳务工的思想、情感、敬业精神和精神气质。企业在对劳务工教育、培养和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在把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思想灌输给劳务工的同时,也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吸收劳务工队伍中有益的养分,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三、怎样把提高劳务工队伍管理与整合、丰富施工企业文化相结合

(一)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让劳务工在劳动中感受和认同并积极参与

企业要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形式,让企业文化得到劳务工的认同和参与,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去影响和感染他们。同时,也要把劳务工身上那些可贵的精神,比如朴实、吃苦等好的品质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报载:江苏一大型企业,在一次公司庆典中,让劳务工表演了他们自己的节目,该节目反映出劳务工们从思想到施工过程中的思想和技术转变过程,反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他们身上产生的作用,使当时正在该企业考察的外企老板感受到了这家企业的用人之道很可贵,最后决定和这家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

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培养和带动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优秀的劳务工队伍。一种优秀健康的企业文化会感染带动一大批具有进取精神的劳务工队伍的出现。让先进的企业文化影响和激励劳务工的创造热情,用劳务工的创造热情丰富企业文化,这是一种科学的良性的循环,他们互相促进,逐渐完善。

(二)创造学习条件,让劳务工在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价值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劳务工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从农村来,除了一身劳力,几乎是一無所有。他们加入了企业的施工工程,既要服从企业的管理体系,更要掌握必要的技术。所以,正确教育、培养和使用劳务工,为他们提供学习新的技术,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对他们最好的关心。相对企业员工而言,劳务工们在各个方面都几乎是一张白纸。这里的培养和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施工技术、管理规则、劳动纪律,行为规范、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等等方面的教育培养,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二是对市场的认识。劳务工来自农村,对市场的了解很有局限。灌输和培养他们对市场的认知,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缩短他们与员工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更加从根本上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有利于对企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通过技术学习和认识的提高,达到增强他们创造力和自信力的目的。

(三)提升劳务工的人生价值,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一位企业家说过,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企业文化也就包含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文化方向。一个劳务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和企业,就必将和企业发生最直接的联系。企业对他们的接纳和认可,决定了他们的城市之行成功与否,决定了他们的城市梦想能否兑现。其实,在企业急需劳动型人才的今天,企业和劳务工之间的选择是彼此的。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劳务工兄弟的工作、生活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劳务工队伍和企业互相选择的情况。这种互相的选择是对劳务工的价值的承认和挖掘。这种双向的选择对提高劳务工自我价值和能力的提升,对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建立他们对理想追求的信念很有积极意义;在不少地方和企业,已经出现在劳务工中选人大代表,选企业职工代表的现象。企业对劳务工价值的认可会快速使他们的创造激情得到激发和鼓舞。在2007年4月,一个当选为四川省工会会员大会的劳务工代表在发言中说道:我是一个农民工,在我参加施工的企业的关怀和培养下,我不但有了技术,而且还成为代表,我没有理由不做好工作,用我的成绩来回报公司的教育培养!

(四)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劳务工的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提高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企业文化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现代文化。这里的关怀也包含了对劳务工的关怀。从目前各地政府和企业对劳务工关怀的现状而言,大致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待遇关怀,要坚持以贡献为标准的企业分配制度,杜绝拖欠劳务工的工资;2.健康关怀,要对劳务工建立健康登记卡(如2007年3~5月成都市实施的对劳务工免费体检活动,就让十多万劳务工兄弟受益);3.对那些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可以和他们签定中、长期劳动合同,享受包括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4.在劳务工队伍中发展党员,评选先进劳务工代表,直接参与企业的各种活动和会议,并具有建议权和否决权;5.一些地方政府和大型集团企业,还为劳务工专门开办各种技术学校或培训班,并根据劳务工学习情况颁发证书;6.企业搞的各种文化活动,坚持要劳务工参与,让他们的付出在获得物质上回报的同时,也获得精神文化的关爱(报载:有的地方已经举办劳务工文化节);7.与劳务工签定安全质量合同,让他们在享受和员工相同的待遇的同时,也承担相同的责任和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等等。

【作者简介】向以桦,男,中铁八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宣传干部,四川省作协会员。

猜你喜欢

劳务工施工企业企业文化
劳务工博物馆及其藏品征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那些年的劳务工
浅谈劳务工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提高措施
深圳地区外来劳务工群体图书馆服务需求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