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花台》教学实录

2008-03-14沈建忠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1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心事笑容

沈建忠

教室里回荡着《菊花台》凄婉、哀怨的音乐。(音乐渐止)

师:“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这是在罗大佑的流行歌曲《现象七十二变》入选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的“诗歌篇”后,在“导语”中的一句话。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演唱的《菊花台》,应该说,这是一首描写在外的征人与在家守候的妻子互相思念的歌曲。刚才我们已经静静地欣赏了一遍《菊花台》,我想知道大家欣赏后的感受。

生1:我只觉得歌声低沉、凄婉,有一种说不出的哀怨。

生2:我感觉凄婉的曲调中透出淡淡的叹息,时空交织成一幅唯美的画面,我喜欢歌声中流淌出的古典意蕴像是长江水悠悠地萦绕在自己的周围,仿佛踏入了唐朝的那个秋天。

师:你的语言比方文山的歌词还美。

(教室里发出一片笑声)

师:接着说!

生3:在我眼前仿佛见到将军一身戎装,沙场征战,呼啸沧桑,马蹄声声中那菊花,那湖水,将一个秋天衬托得愈加悲凉。

生4:词人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给听者一个迎风而立的柔弱的女子的剪影。弯弯的月亮,把惨白洒向思妇的心底。一个柔弱的思妇,在凝霜的漫漫长夜,于临风的小小阁楼上把思念凝成冰凉,这是何等的悲凉与孤寂!

师:好一个迎风而立的女子的剪影!其意境已经远远超出“日思夜想,竟成梦寐”的哀怨。古人所叙“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似乎还有依稀的幻想在闪烁,而“冰冷的绝望”五个字已把所有的相思演绎成了难以触摸的彻骨的悲凉。泪光、弯月、冷霜、长夜、高楼——重叠的影像,晃动的色彩,可谓是字字悲凉,句句凝重!

师:我们在整体感知其哀婉基调和悲愁情感的基础上,请同学在歌词中挑一句你认为最好的句子作一番赏析。

(同学在一番轻轻的议论之后,有的凝思,有的疾书……约八九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先来发表一下高见?

生5:我最喜欢“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这一句,一弯弦月,勾起美好往事,勾起两地相思。其中的“勾”既表现了月亮残缺的情态,又像一把尖利的钩子直刺伤心处,勾出了内心的离愁别绪。

生6:我觉得“勾”的动作又有连带性,以此“勾”出了下面的回忆……

师:既能从内容考虑,又能从结构分析,好!

生7:我喜欢“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秋心”即是“愁”,又是“秋日心情”,“渡江”即意味着分别,又意味着将“愁”一字分开。而整个句子就是说“不要带着一片愁绪过江”,也可说是“不要让心愁之人分离”。若“愁”被剖开,那就像被撕碎的苦胆一样让人难受,也愁得让人心碎。

师:说得好!谁知道这用的是一种什么手法?

生8:这是一种拆字法,愁为秋心,心为秋愁。而“秋”“心”却恰恰是情景的写照。在古代诗文中,“秋”往往有指盼人团聚、孤单离愁之感,而“心”则恰好是妻子真实的写照,于是情景交融,而又浑然不着痕迹。

师:这种手法确实古已有之,《红楼梦·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一》“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用的是同一种手法。

师:请其他同学接着说!

生9:我最喜欢“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泛黄”让我想到了老照片,经过岁月的浸润而失去了光彩。微微泛黄,却别有一种韵味。泛黄的笑容永远定格在心爱人心中,美好而可惜物是人非。

生10:我也喜欢这句,“菊花”在古代不但表示离别之意,更有思念哀伤之感,此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菊花的黄”与“笑容的黄”混淆一起,却偏又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在逐渐淡褪、远去。以菊花之黄,衬笑容之黄,用通感之法,表哀伤之意,堪称绝句。

生11:我也觉得这句最美,“菊花残,满地伤”。“残”的何止是菊花?心残,情残,相爱之人无法相守,更是一种心碎的“残”。这一个字,透着绝望,冰冷的绝望;透着沧桑,世俗的沧桑;透着无奈,命运的无奈。在我看来,“残”字牵着整首歌悲凉的基调,道出了歌中人物的残败的命运,残败的心,残败的情。

(学生中有人叫好,并鼓掌。)

生12:老师,我还有话说,菊花凋零,任人践踏,心中的思念也一如满地零乱的残菊日渐泛黄。温暖的笑容在淡忘,在远去,每一瓣菊花在风中飘落,都使离人肝肠寸断!我想起了赵薇的歌曲《离别的车站》。

师:你能为大家唱几句吗?

生12:“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师生鼓掌)

师:大家一定很了解周董周杰伦吧?

生:(笑)(齐声)是!

师:知道他的发音有什么特点吗?

生:(齐声)大舌头。

生:(齐声)很绕舌。

师:所以在《菊花台》刚出来的时候,网上有不同的版本。

(投影)

1.花已向晚(相挽),飘落了灿烂。

2.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成霜/神伤)。

3.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躺)。

4.天微微亮(凉),你轻声的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师:请每一组承包一句,讨论后,你们觉得括号内外的词哪个更好?并要求作一些分析,其他同学,包括同组同学可以发表不同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约六七分钟后)

师:第一组,哪位同学先来说说?

生13:我觉得“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好,“向晚”二字使我想起了《楚辞·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即将凋谢的花,如同即将逝去的年华,不再灿烂。美好事物的毁灭,总是充满悲剧的美丽,花的凋谢,总能引发人无尽的愁思。

生14:我也觉得“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好,我记得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15:我觉得“相挽”本来也是通的,说的是两人心如此花,永不分离。但是结合后句“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就知道应该是“花已向晚”。已是深秋,花亦凋零,心上人要远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好,请第二组同学。

生16:我觉得“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霜”也很美的,刻画了女主人公独立寒秋,都化做了望夫石。

生17:我不同意,我觉得“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更是妙绝!我们想见曾经是两个人相偎相依,而今是与水中的影子相伴。同样是成双,一种是幸福和甜蜜,一种却是哀愁与孤单。“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与“谁伴明窗独坐,我与影儿两个”异曲同工。

生18:我也认为“成双”妙!我觉得与季羡林《清塘荷韵》中的“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这一句意境很像。另外,我还想到了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我觉得李太白独而不孤,而此却是茕茕孑立,对影成双,形影相吊,颇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悲凉。惆怅与孤寂之意,溢于言表。

师:说得真好!以诗解诗的方法值得同学学习。那么“神伤”呢,谁来说说?

生19:古诗讲究的是一种含蓄美,我觉得“神伤”不够含蓄。

师:对,古诗语言反对直白,提倡幽微。就像《菊花台》很含蓄,而《死了都要爱》就不同了。

(学生笑)

师:请第三组的同学接着说。

生20:“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中的“淌”字,用得特别好,心事本是无形之物,而作者用一个“淌”字,把心事与流水相比照,写得更形象更富有质感,也更切合词清幽冷美的意境;同时,也写出了心事之多,连绵不断之状,衬托出“我”的心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般无可奈何。

生21:“淌”字用得好,月夜,湖边,人凄凉。月光静静地淌,淌在眉间;流水静静地淌,淌在指间;心事静静地淌,淌在灵魂深处,静静地淌,淌满了惆怅。心头淌不止,流不停,绵延不绝的是愁。而“躺”就没这种感觉了。

师:分析得真好!下面还有最后一组的同学抓紧时间来说说吧。

生22:我觉得“天微微亮”好,“亮”字与下面的“一夜惆怅”相契合,写出了女主人公一夜相思,一夜惆怅,一夜无眠,一夜愁。

生23:我觉得“天微微凉”更好,“凉”字不但契合秋天这个季节,而且跟上文“惨白的月亮”、“凌乱的北风”、“飘落的菊花”、“泛黄的笑容”所渲染的意境一致,也和“霜”、“冰冷”等词相呼应。不仅表现了天凉、夜凉,更突出了她的心凉。

师:说得都挺有道理的。分析一个字、一个意象还是一句话都不能孤立地鉴赏,应将其放在语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这一点,同学做得都不错!当然,我们也看到有的同学在鉴赏时考虑不周,答题片面,甚至有的思路不清,逻辑混乱。据此,我总结了“三步到位法”,其基本思路是:①引诗释义,②指明特殊(包括艺术手法、词类活用等),③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步到位法”的依据是,鉴赏不能脱离原诗,拟题时一般都针对具有可考性的特殊现象,任何特殊现象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主旨情感。

师(总结):今天,我们鉴赏的是一首歌,也是一首古雅的诗。我觉得,好的流行歌曲就是一首诗,它那平易的曲调旋律、个性化的抒情唱词,加上偶像崇拜的浪漫冲动,总是能蒸发成我们心中永远的感动。我希望那些好的流行歌曲能够成为你们生活与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种财富、一个优势!

(下课铃响)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心事笑容
左手右手一起抓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藏心事
丰收季最美的笑容
心事
心事晾晒台
架起流行歌曲与严肃音乐的桥梁
爱,永远经不起等待
浅谈流行歌曲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