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摭谈

2008-03-14熊继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素养

熊继文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必须具备“四有”: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一个好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热爱语文、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外,还必须做到“四有”:

一、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理念。高中语文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老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不仅仅在课堂宣读教参中的参考答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要共同参与,平等对待,加强合作。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语文教师既要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要了解相关学科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同时,语文老师还须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要求教师由凭经验转变为凭借科学,才能完成由“教书匠”、“语文师傅”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新课程要求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新课标将创新教育摆在了突出地位。很难想象,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能培养出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为适应课程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根据时代要求,除旧布新,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来从事教改活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均源于“疑问”,可以说,质疑是开启创新的一把钥匙。面对新的挑战,语文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四、新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还要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他们的责任更大,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标准更高了。我们应当看到教师的生命价值,教师既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教师不能用常人心态情感对待教学中的问题,应从教师角度去审视处理,教师要找准自我,要学会自我纠正自己的行为,要批判自我,超越自我。教师有了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在智力活动中,能使学生表现出十足信心,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让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形成正确看待问题的心态,这样才能遇到挫折不苦恼;反之,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新课程素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兴趣与爱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良好的数学素养依赖于学生学习的再创造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