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体育教育: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

2007-12-08张启明俞金英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3期
关键词:价值体育教育

张启明 俞金英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体育系,福建 福清 350300)

休闲体育教育: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

张启明 俞金英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体育系,福建 福清 35030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学校体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休闲时代的到来,高校体育教育应面向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休闲体育教育将成为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最佳选择。

休闲体育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

1 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在“工具论”的主导下,其体育的价值取向主要强调以社会需要为本,体现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以追求学生体质发展为主要目的,以运动技能的传授为主要手段,注重体育教学过程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判断与追求。“文革”时期,我国的学校体育曾一度出现了以“军体课”及军训、生产劳动等代替了体育课的现象,并形成了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取向。 社会转型时期(1977年至今),由于各种新旧思潮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体育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注重社会价值的“工具论”与主张注重个体价值的“本体论”产生了剧烈的冲突。但由此也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追求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开始对体育进行重新审视,体育不仅要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也要满足人的需要,为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平衡发展服务。就此,一些全新的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开始出现,如“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终身体育”等思想逐步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判断的依据。进入90年代后,我国体育提出了“三个协调发展”即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体育与教育、文化等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路。一个全新的以“素质教育” 为背景的突破以竞技体育为内容主体,以竞技技术传授为体系,以追求学生体质发展为目标的生物体育观为判断标准,以短期社会需要为衡量标准的取向束缚。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体育体系和教育价值取向[1]。

2 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价值

2.1推动“成为人”,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休闲是人的生命中的一种状态,一个持久而重要的舞台。“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肯定是在玩;人也只有在玩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2]人们在休闲中追寻快乐,也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同时利用休闲来感悟人生、体验做人的价值、意义、理想、人性、人格、善恶、美丑等概念,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休闲体育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体验,是人与环境的融合,是人社会性、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以及实现自我的感受和体现。

2.2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生命质量

据统计大学生每学年有1/3为“自由时间”,“闲而生非”的问题就突出出来了,选择体育作为大学生的休闲方式既可增强学生的体质又可有效地改善和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与此同时,在志趣和兴趣的娱乐中,在体育活动潜规则的影响下,使人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变刻板单调的生活节奏。

2.3感受精神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人类休闲的目的和最终指向都是追求一种心灵上的、肉体上的、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体育休闲能使人获得健康的精神,充满幸福和快乐。但其中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是人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休闲体育的精神文化氛围,它的精神是在于在自由中历经审美、道德、创造、超越,它是有意义的、非功利性的。它给我们以一种特有的文化底蕴,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

2.4铸造品格,促进人理性的进步

休闲给人带来灵感、顿悟,许多睿智、哲学思想得以产生,人类科学的发现、技术发明与休闲紧密相连。休闲体育让人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不仅锻炼了体魄,激发创新的灵感,还丰富了人的感情世界,坚定了人追求真善美的信念,表达和体现了人的高尚与美好的气质。在休闲体育活动中,通过人与自然的接触,铸造人的坚韧、豁达、开朗、坦荡、虚怀若谷的品格。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能使人变得真诚、友善、和谐、美好,促进人理性的进步。

2.5愉悦身心,感悟和体验“畅”的能力

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体育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玩的方法,它所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能让人深深沉浸在其中,以至使得人们忘记了时间,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种在没有任何的压力,完全处于放松自由的状态下的玩,给人体验“畅”的感觉。当代大学生由于来自学业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造成身心紧张、疲惫和焦虑,通过体育休闲在感受畅的同时,使人超越学习与工作,更加主动积极地去追寻和获得最佳的心灵体验[3]。

3 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学的效应

3.1从社会需求的层面看通过休闲体育可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人际关系,与异性相处的能力以及团体归属感等。在休闲体育活动中由于因活动需要而形成的分工不同而承担不同角色,这种“预演式”的角色承担,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加速自我成长。另外,休闲体育的组织教学有相当一部分是开展野外运动,其教学深入社会和亲近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2从教育视角的层面看学校体育应加强对休闲体育的宣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休闲观。积极参与体育休闲运动是最有效、最有趣、最积极、也是最廉价的途径。把学生吸引来参与体育休闲运动,享受运动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自然的魅力,接受特殊的体育文化熏陶,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心理的确立、人格的塑造。为此,要培养学生对休闲体育运动的兴趣与习惯,视经常性的休闲运动为一种高尚、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个人的自觉行为。

3.3从心理需要的层面看体育休闲能满足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欲望与冲动,它突出的心理体验是宽松心态、舒解生活压力及精神压力。同时通过体育休闲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们的运动激情和自我表现欲望。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自我潜力的开发,增强社会群体认同感和自我评价能力,形成持久稳定的终身体育思想观。

3.4从生理效益的层面看从事休闲活动如健身走、游泳、街舞、体育舞蹈、蹦极、滑雪、登山等运动,能避免因缺乏运动而发胖或罹患与心脏血管有关的疾病,定期的肢体动作能确保身体的健康。大学生学业较重、身体成熟,为此,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行为,可以维持健康的体能、改善与增进活动的技能,也可以消除疲劳放松身心,保持充沛精力和精神状态。

3.5从经济学的层面看关注健康投资,提升生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现今社会人们的共识与潮流。随着人们对休闲体育的价值的认识与了解的日益加深,花钱买休闲、买娱乐、买健康,交费参加体育俱乐部、参加体育比赛、学习运动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时尚追求。

4 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

4.1休闲体育教育突显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在高等教育中显得尤其重要,体育活动作为大学生闲暇活动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这就给高等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休闲体育教育这是高等体育教育要进行一种新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休闲意识,最终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健康服务。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甚至走向社会,都可以主动地通过闲暇时间,不拘形式地通过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在充满喜悦、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恢复体力,调节心理,陶冶情操,激发生活热情,培养高尚品质,满足精神追求及享受人生乐趣等目的。

4.2休闲体育是实现“健康第一”的切入点

休闲体育是实现“健康第一”的切入点,也是高校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它以形式多样,表现各异,实效有趣、宽松愉悦等特点适合当代大学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形成长久的体育行为,习惯和意识,更能体现关注学生健康,创造人文关怀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生活质量。而休闲体育正以这种需求迎合高校体育。体育的趋向人性化、趋向休闲化,不仅仅只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将成为社会的趋势,成为社会体育增长的新亮点。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体育教育实施休闲体育教育已经提到议程上来。为此,首先,高校体育应尽快将休闲体育内容列入教育和教学规划,从培养大学生休闲体育的态度、休闲行为和休闲价值观开始,对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来承传和善待。其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发休闲资源,多改造一些体育项目和活动,开发一些具有民间特色、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第三,加快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加紧学科建设,加强科研工作,使休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更快地成长起来[4]。科技的发展,生活的充裕,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不断的提高,体育的发展越来越趋人性化,在“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使人融入体育、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以缓解压力,放飞自我。因此,21世纪休闲体育教育必将成为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成为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1] 陈玉忠,徐 箐.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及未来走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66-1668.

[2] 于光远,马惠娣.关于消费在社会生活、经济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对话. http: //www.cnleisure. com/cultural/,2002-12-26.

[3] 闻一平,王少春.论休闲体育的价值[J].浙江体育科学,2004,26(4):73-75.

[4] 薛海红,李志翔,高连春.高等学校体育与休闲体育教育[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19(1):123-125.

LeisureSportsEducation:ValueOrientationofP.E.inthe21stCenturyUniversity

Zhang Qiming,Yu Jinying

(P.E. Department,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qing,350300,Fujian,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chool sports in our country at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during which value orientation of school sports varied. With the deepening of university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arrival of leisure times, it is high time for university P. E. be geared to the need of cultivating talented people for future society. Under the “People-oriented” and Health-utmost guideline, leisure sports inevitably become the best choice as value orientation of P. E. in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leisure sports education; P. E. in university; value orientation

2007-01-15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立项资助课题

张启明(1956-),男,福建莆田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价值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我们的“体育梦”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