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庄地区石榴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2007-11-20孔令刚

果农之友 2007年8期
关键词:黑斑病分生孢子侵染

孔令刚

枣庄市石榴栽培有近千年历史,目前栽培面积2000多公顷,生产的石榴以品种多、个大、色艳、味美而闻名全国,以树型奇特,景色宜人而著称于世,是该市著名的石榴生产和旅游基地。自2000年以来,石榴黑斑病在石榴树上的发生逐渐加重,尤以2006年发生最重。主要危害叶片和果皮,叶片和果皮上产生多角形斑点,导致叶片提早脱落,影响果品质量,也大大降低了经济、观赏价值。据2000—2006年调查,一般年份病叶率20%~40%,严重者病叶率达到80%,病果率一般为15%左右。严重的达50%,减产一般2~3成,高的在5成以上,因此,查清其发生规律。找出最佳防治对策,切实保护果农经济利益,已成当务之急。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皮,初期病斑在叶面为一针眼状小黑点,后不断扩大,发展成圆形至多角状不规则斑。后期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边缘常呈黑线状。气候干燥时,病部中心区常呈灰褐色,一般情况下,叶面散生数个病斑,严重时可达20多个,导致叶片提早枯落。果皮受害时,出现黑色多角形病斑,后期产生灰色颗粒。

2病原菌

石榴生尾孢霉菌属半亚菌亚门,丛梗孢目,暗梗孢科,尾孢菌属。病原子实层生于叶面,成微细黑点,散生。

3侵染循环

病原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叶片罹病组织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越冬分生孢子或新生分孢子借风雨溅到石榴新梢叶上萌发出菌丝侵染,此后继行重复侵染。此病危害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由于叶上病斑数量增多,病叶率增加,9—10月,叶片早落现象明显。对花芽分化不利,是来年生理落果严重的原因之一。

4影响发病条件

4.1温度

试验表明,年份平均气温达20℃以上,环境密闭,通风不畅。园内闷热的情况下,此病容易萌发侵染引起病害。

4.2湿度

大量试验表明,在雨水充足,温度高的条件下,湿度在90%以上,病害会大发生。

4.3降雨

2006年果期发病高峰之时,7月份降水量摄高,旬降水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接连不断的多次大的降水,为黑斑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4.4与虫害的关系

从石榴上对虫害的防治表明,减少虫害造成的伤口,相应的减少了病害的发生,病果率可以减少5%-11%,好果率可增加15%-30%。

5防治方法

5.1农业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扫地面病残枝叶,将病叶、病果等清理出园烧埋或人坑作肥,减少菌源存量。夏季要随时摘除病叶、果销毁。注意树体保护,防止受伤及各种机械创伤,出现伤口涂药保护,防止病菌侵入。

5.2果实套袋

刚坐果即行套袋,防效可达80.5%,并可兼治疮痂病和桃蛀螟。

5.3药荆防治

5月下旬至7月中旬,降水日多,病害传播快,应抓住晴天及时喷药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2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500倍液,该药不易被雨水冲洗,保护效果良好。中后期由25%代森锌对高脂膜300倍液喷雾保护。

(作者联系电话:0632-3316525)

猜你喜欢

黑斑病分生孢子侵染
碧根树黑斑病的识别方法和控制措施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桂北山区红阳猕猴桃花腐病和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AM真菌对甘草侵染及生长的影响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多黏类芽孢杆菌HT16对梨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