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企业家突变苍老的背后

2007-08-20

中国中小企业 2007年8期
关键词:宗庆后娃哈哈合资

书 雨

本是一件很普通的商业合资案,7月3日,娃哈哈在杭州召开的一个全球范围的新闻发布会上,却引来了众多外国媒体的关注——

最近由于达能和娃哈哈纠纷案而一直被关注的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走进了央视二套《对话》栏目,虽然年过花甲,但以前出现在媒体前都显得很有一种非凡气度,出现在《对话》现场的时候,却是一身简单装束,脖子上少了一条标志性的领带。虽然,在6月份“愤怒”辞去娃哈哈董事长职位之后的宗庆后声称不再沉默,而且说自己最近心情很舒服,但他看上去给人一种很苍老的感觉,一向体现中国民族大品牌企业家的那种气度消失在憔悴和无奈的背后,有人说这都是合资惹的祸。

交锋“对话”

由于工作关系,在几次会议上也见过宗庆后,和别的企业家一样,一身笔挺的西服,慷慨激昂而且自信地讲着自己企业的历史和发展,那时候就想,一个企业家到了这个年龄还有这般激情,心里也升起几分敬佩。而在《对话》现场,虽然想急切表明自己在和达能纠纷案中的清白,但他的那种慷慨激昂少了一些锐气,少了一些理性,而多了一种激动带出来的冲动,现场的观众好像没有顾忌到这场纠纷案给他带来的劳累,也可能是达能方的范易谋没有到场的原因,都把很多不理解的问题指向了宗庆后,而几度使现场出现了紧张气氛。

在这场纠纷案之前,大家一直非常关注的是宗庆后接班人的问题,也就是从美国留学回国又在北京某著名高校攻读工商管理的现年24岁他女儿宗馥莉身上,在面对接班人的疑问时,一直打太极拳的宗庆后,声称自己能工作到70岁,而使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刚过六旬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纠纷案,这个太极拳的打法对他来说似乎显得有些不太灵验了。

这个持续半年多的纠纷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以一种什么方式结束。而从最开始呼吁抵制外资的“恶意并购”,以至于形成国内舆论呈现一边倒的现象,大有将达能赶出娃哈哈、赶出中国之势。到双方的争议越来越烈,一些媒体也逐渐走进双方所争议的细节中,看问题从而也增添了很多客观的元素。本属于商业秘密的合同,在这次《对话》中,双方却拿出宗庆后所谓的阴阳合同,范易谋所说的详式还是简式合同,来尽最大努力地说明自己的无辜。而在这次《对话》之后,双方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广大媒体上呢,我们不得而知。

本是一件很普通的商业合资案,7月3日,娃哈哈在杭州召开的一个全球范围的新闻发布会上,却引来了众多外国媒体的关注。法国的媒体对这次发布会是非常重视的,其中就包括法国的法新社及法国的电视台。其中一个法国的媒体就提到,“为什么这次纠纷本来是一个经济纠纷,但是最后,感觉是上升到了一个民族品牌和民族感情的问题?”这也是后来国内媒体提到的一个同样的问题。而这次来《对话》和达能的“交锋”中与以往不同的是,民族品牌问题却放到了纠纷案所引发品牌使用权的具体合同之后。其实,我们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民族品牌,在中资的企业中能够形成所谓民族品牌,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合资来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属于中国的品牌,何乐而不为呢。

宗庆后尴尬的合资病并非殊案

通过合资让世界更多的人来认识中国品牌,可能现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曾指出:“公司合资购并的整合难度本来就非常大,何况是文化差异很大的跨国购并,根据美国学者Bruner R.F对全球数千起并购案的调查,仅有17%的兼并能带来实质性回报,33%并未带来任何利益,20%造成相当损失,30%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我现在回想,过去二十年来,发生在中国市场上的强强购并案件是否有成功的先例?国内购并案,我想不起一件,跨国购并则更不要说了。”

我们从类似于娃哈哈所称的民族品牌合资或并购案的种种矛盾中,可能就会体谅到宗庆后那种在合资中先甜后苦的尴尬处境。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以后的活力28,呆死账达到近一个亿。无奈之下,活力28选择了合资。但在一片声讨民族品牌作嫁外资之声中,活力28找到的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就是现在在中国也不怎么出名的合资对象:德国邦特色公司。很多媒体及业内人士对活力28的合资评价很高,和许多知名品牌被外资打入冷宫不同,活力28合资不丢牌的确为后来者开了个好头。但事实上,合资之后的活力28与美洁时老死不相往来,除了集团开董事会外,中德两方根本不闻不问。更让活力28集团感到痛苦的是,每年合资后的美洁时公司拿出的只是一张亏损的报表。本以为用活力28之名,借外资之势可以捞个满盆金,不料带来的是更多的亏损。从此两家公司就一直在合同的纠纷中搅个不停。

洽谈合资的两年多,活力28几乎处于停产状态,市场份额一落千丈。而活力28 的老总滕继新这位在日化界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也遭突然下课。

同样具有合资经历的“上海家化”却和“活力28”有两个不同的结局。“活力28”经过合资之后销声匿迹了,而上海家化的著名品牌“美加净”经历短暂合资后,又果断收回“美加净”品牌,避免了品牌的没落。

在经过中外合资后一蹶不振、甚至销声匿迹的企业还有:熊猫洗衣粉、中华牙膏、浪奇、乐百氏等。而这些曾被大家熟悉的品牌,也许也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51%与49%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娃哈哈和达能的合资案,有人说,这个合资案的影响力及关注度可能会载入史册,正如吴晓波所说:“不管风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它都将成为商业史上一起很值得反思的案例。”

外国媒体无论是对宗庆后把娃哈哈推到一个民族品牌的不解,还是对宗庆后对合资后的做法统称是他一代人做法的误解。这都似乎给这位已过花甲的老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央视《对话》现场,当问到宗庆后所称的和达能签的阴阳合同是否欺骗国家时,他好像又回到了曾经的那种气势:“对,我是承认,我欺骗了国家,欺骗了政府,而且我以串通去欺骗来的。我承认这个错误,我承认这个责任,但我现在要纠正,可不可以?我告诉你,我做任何事情我不赖账的,你就是要实事求是,做错了就做错了,做对了就做对了。”

而和达能的纠纷进行到现在,当问宗庆后现在最后悔的事是什么时,他说“在合资时没有拿到51%的控制权”,虽然宗一直说,合资后的这些年,事实上他掌控着实际上的权力,但现在纠纷案发生了,在拿出事实来说话的时候,自己却显得有些无力了。也许吧,如果宗当时能拿到51%的控制权也就不会显得这么被动了。

有人问如果达能给的收购的价钱不是40亿,而给的是50亿或更多的话,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今天这场纠纷呢,宗的回答是:“如果说我从个人的利益来讲,我63岁了,我卖个价钱回去退休去了,不用再跟他去搞了,而且我也在想,幸亏早了点,再过十年,可能我也没有精力跟他去斗了。”

是啊,这件纠纷案发生在十年后,我们无法想象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那么究竟在合资中,我们要如何去生存呢?

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说:“不要因为一两家企业,因为是中国的品牌,然后在合资中遇到困难,然后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不再合资了,这种倾向或者这种取向,我觉得这个不对。因为从长远来讲,全球化竞争其实更多的是国际间的资源整合,合资将是中国企业更多要去考虑的。我们在公司的出资和控制上面,我们巧妙地分配权利,然后写出一个比较好的合约。这个合约,其实我说它是个小人合约,越是小人合约,它走得会越长,越容易让你后面做君子。”

吴晓波在博客里撰文说:“面对一种只有六分之一胜出概率的商业游戏,合作的双方实在应该保持平和与警醒的姿态,心存感恩,妥协为要。”我们也希望在这只有六分之一胜出概率的合资并购案中,娃哈哈和达能双方能够增加一份妥协,保持一份平和,从而继续留存在这个六分之一当中。

猜你喜欢

宗庆后娃哈哈合资
矿泉水瓶的秘密
娃哈哈:向左还是向右?
宗庆后这次真的改口了,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
娃哈哈困局:老司机碰上新问题
启辰“单飞” 合资自主概念终结
宗庆后
“我不想做娃哈哈继承者。”
合资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宗庆后:开明集权
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 风险识别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