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投资瑞典前景广阔

2007-05-14傅乐乐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7年7期
关键词:斯德哥尔摩北欧私有化

傅乐乐

刚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院房晓辉博士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段子”:到瑞典工厂参观,千万不要穿正装,否则,后果自负。原因就是中国低廉的原材料价格和加工成本,使越来越多的瑞典工厂迁往中国。只要你穿正装,工人就可能以为你是来考察的,想把工厂迁往中国,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失业。所以,只要穿着体面的中国人行走在工厂区都得“注意安全”。

当然,这只是笑话而已。其实,随着两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瑞典和中国都获益匪浅。而且,两国之间的投资已经不单是瑞典投向中国,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向瑞典投资的一支“生力军”,为瑞典的就业做出了贡献。从地理位置上看,瑞典位于北欧的中心,可以辐射到波罗的海周边的所有国家。从某种角度来说,瑞典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军北欧市场的一大跳板。

完全开放市场

2006年3月,瑞典投资促进署向政府提交的工作报告指出,2006年瑞典外国投资最大的增长来自中国和印度。目前在瑞典的中资企业已有50余家,以中兴、华为、北欧五矿等为代表,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产品研发、贸易、旅游业和房地产等领域。近期投资的项目有中国民营企业浙江李字集团投资的龙门,项目和浙江凡尔顿集团投资的中国商贸城项目等。

“只要你有2000万瑞典克朗,任何银行可以马上在斯德哥尔摩开一个分行”,在介绍瑞典对外开放程度时,瑞典北欧斯安银行SEB亚洲区主席Hanse·Ringstream说。在中国被视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银行尚且如此,其他行业的准入就更宽容了。

“我们实行完全市场经济和非歧视性原则,对不同产权和国籍的资本一视同仁,不会为保护本国产业而限制外国企业。”手拿着一份关于“义乌商人巨资建中国商贸城”的报告,斯德哥尔摩市长克里斯蒂娜·阿克森·奥林一方面羡慕他的邻居卡尔马,一方面也为中国企业纷至沓来的投资而自豪。她表示,目前在斯德哥尔摩投资的中国企业主要是在ICT信息通讯产业,而且集中在位于斯德哥尔摩北部,有瑞典“硅谷”之称的基斯塔科技园。在基斯塔,中兴、华为等来自中国的企业聘请了很多瑞典科研人员。

克里斯蒂娜·阿克森·奥林是瑞典温和党人。在瑞典温和党取代社会民主党上台后,新政府将更注重企业的增长,首先就要简化外国投资瑞典所需的审批手续。

24小时服务周到

瑞典当地政府对于中国企业前去投资非常欢迎。瑞典是最早对中国海外投资“打主意”的欧美国家之一。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自2003年起,先后在上海、北京两地成立了办事处。中国也是该机构唯一在境外设有两个办事处的国家。

由于对当地行业相当了解,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有专家,斯德哥尔摩商务区管理处副主任对能提供给中国企业的服务相当自信。斯德哥尔摩商务区将为中国企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包括找办公室、找地建厂,帮忙介绍律师、会计师、税务专家和银行家,而且所有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只要中国企业往她邮箱中发送了询问函,她将在24小时之内回复。

在瑞典,中国企业还可以寻求另外一些非营利性组织的帮助。如国家产业与技术开发署(NUTEK)是瑞典工商业的主要政府机构,主要为中小企业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服务;ALMI公司为小企业提供在普通市场无法获得的金融支持,不过利息要高于银行贷款平均利率。

在瑞典,由于技术非常密集,因此可以很快找到需要的技术。

制度完备

今年3月2日,瑞典政府向瑞典议会提交了一份提案,拟出售6家企业的政府持股。6家企业包括电信运营企业、银行、斯德哥尔摩证交所、酿酒企业、地产企业和抵押借贷企业。之后预计将有更多企业私有化。这对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并购,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2007年至2009年,瑞典政府还将展开自199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私有化政策。瑞典政府计划出售在其他上市公司中持有的国有股份,包括北欧航空公司和瑞典国家电力公司。政府的目标是通过国企私有化,清楚界定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的目标,为增加就业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由于公众对私有化多数持否定态度,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拖延的时间可能会较长。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二等秘书夏炳军认为,在瑞典国企私有化过程中,瑞典国内企业的机会更多一些,但国外企业也有一定机会。中国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在并购过程中要注意规避风险,重视与当地政府政策目标的衔接。

猜你喜欢

斯德哥尔摩北欧私有化
北欧人为什么英语那么好
北欧印花
上市公司私有化:福兮祸兮
焦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