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漠视的底层情感

2007-05-14李径宇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14期
关键词:漠视女老师底层

李径宇

它向我们展示了底层社会的经历,底层社会的情感;这是一种被漠视的沟通,是被蔑视的群体

打开《自由作家》(Freedom Writers)快半个钟头时,我几乎要按动调控板,行使否决权。情节是这样的老套:一个混乱的班级,来了一个菜鸟级女老师,叫艾恩;这位女老师一直微笑着,很好脾气地面对着讲台下乱作一锅粥的学生们,那帮学生视她为无物。看到这里,90年代港台学校片就一股脑儿地出现在眼前,接下来,这位老师要无数次地被学生捉弄,而她将表现得无比麻辣。

对于美国电影的原创能力,我已经非常怀疑了。先前《无间风云》要得奥斯卡时,心想好歹有不少过香港《无间道》之处吧,结果拿来一看差点作呕,一帮老外像演话剧一样,几乎一幕不差地把刘德华、梁朝伟们的角色有板有眼地克隆下来。现在,面对《自由作家》的开头部分,又产生类似的错觉。

还好,忍了一下,突然看到它灵光一现。一天,一幅种族讽刺画在教室里流通的时候被女老师艾恩拦截了。这让他想到,学生的叛逆可能来自备受歧视的社会处境。出身富人阶层的艾恩,与生存在暴力阴影的亚文化体系里的学生完全是两个世界上的人。

从学校系主任到其他教师,都对这帮学生充满歧视,认为他们是堕落的暴力的犯罪的人群。影片中,当艾恩在教室中间划了一条线,依次让有黑帮背景的、犯过罪的、朋友被杀的学生站到线上的时候,当这帮孩子站过去、走开、又站过去的时候,艾恩的脸上写满了吃惊和悲凉。那一刻,它向我们展示了底层社会的经历、底层社会的情感,这是一种被漠视的沟通,是被蔑视的群体。

艾恩意识到,种族歧视是学生叛逆和愤怒的根源。她问学生,谁知道二战中纳粹对待犹太人的态度。许多孩子并不知道。学校图书馆里的那种正经书是不对他们开放的,系主任告诉艾恩,他们不珍惜书,乱写乱画乱撕。艾恩只好自己花钱去买。她给孩子们讲《安妮的日记》,这个二战中写下日记的少女,告诉这些学生们,她在种族歧视环境里的成长经历。学生们从安妮那找到了力量。但到最后,他们发现安妮还是死在了集中营。一个学生愤怒地来找艾恩,为什么你事先不告诉我安妮死了,你知道安妮的坚强给了我多少力量,但是最后她死了。

无疑,情节推到现在,已经早就不是一部关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了,它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部反种族歧视的影片。

这时,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其实,电影开始的一分钟内,是以一位女孩沦入黑帮的情节切入的。接着镜头一转,这位女生来到校园,来到他们教室,融入一个闹哄哄的班集体,这里人人都愤愤不平,随时互相挑衅。此刻,你才会发现,这个女孩子并不是第一主角,而这也不是黑帮片。

之后,教师艾恩的出现,作了过长时间的铺陈,似乎在告诉人们,她就是本片的主角。其后的情节推演过程中,隔一会儿就出现艾恩因热爱学生而冷落丈夫并不被父亲理解的画面,而且一直展示那个系主任与另一个优秀教师对她的学生、甚至连带她都歧视的情节,这在主观上过分地将她塑造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大全”形象。

也许是因为扮演艾恩的女演员是两届奥斯卡影后得主的希拉里•斯万克的缘故吧。其实,从全剧来看,艾恩实际上是带着情节往下推动的一个主要而非主角的人物。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可惜的是,导演给他们的镜头还太少,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诉说自己的苦难,而不是去展示。片中的学生,只有两个孩子是演员,其他的故事都是非专业人员出演。比较学生们的表演,艾恩竟要稍逊一点,起码她的那种欣慰的微笑在很多场合是不合时宜的。但考虑到之前总以男人婆示人的形象,希拉里•斯万克的银幕转型还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其中,艾恩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像安妮一样。2002年,艾恩•格鲁维尔和这些已经长大成人的“自由作家”们一起建立了“艾恩•格鲁维尔教育项目”(EGEP),专门帮助全国范围内那些饱受歧视和暴力的青少年。

猜你喜欢

漠视女老师底层
判断:手拉手,转圈圈
还原
愿望
农民建筑工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写给厌学的你: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家长也读读!
Unit 7 STEP BY STEP 随堂通
临终
“底层文学”向何处去?
略论“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