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课给我的启示

2007-01-19吴卫兵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6年6期
关键词:百草园教者语言文字

吴卫兵

前不久听了一堂公开课,授课的是一位年轻教师,授课内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了之后,受益匪浅。下面就这堂课中的几个环节谈谈我的感受。

环节之一:教者在抓住课文题目中“从……到……”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思路后,要求同学找出分别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段落,并据此将课文划分为两个部分。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后讨论时,出现了分歧:第9段是属于写“百草园”,还是属于写“三味书屋”的文字。对出现的这一问题,教者没有轻易地给出明确答案,而是不惜时间引导学生品味这段文字,让学生思考这一段侧重写的是什么。最终得出结论:这一节侧重写的是对百草园的依恋,应该归到写百草园的那一部分。然后才由“百草园为什么这么让‘我留恋呢”这一问过渡到下一环节——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的教学。

启示之一:对这一环节的处理,除了显示出教者的教学机智,能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体现对学习主体的尊重外,给我的启示是,对于课文的分析,我们不必都按部就班地从课文开头讲起,完全可以从中间开花,甚至可以倒吃甘蔗。这样的处理,可以设置悬念,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什么百草园这么让“我”留恋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之二:上一环节中,教者通过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第9节侧重写什么内容:

1,对家人将我送进书塾里去的原因,作者是如何猜测的?为什么要加“也许”?

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一句中三个“们”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

在讨论过程中,教者让学生反复朗读,带着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这一节侧重写对百草园的依恋。

启示之二: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语言文字的品玩。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人文性是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教师要领着学生沉到文字中去,结合生活体验去思考,去感悟,去品味,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并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赏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这一环节中,教者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也许”和“们”的表达作用,从而让学生体会“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只是教者对“也许。一词的赏析还不够到位。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作者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如果不是拔了何首乌毁了泥墙,不是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不是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我也许就不要去上学,还可以留在百草园享受其中的乐趣呢!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出“也许”一词所表现出来的对百草园的留恋。

当然,语文教师要注重对语言文字的赏析品玩,必须静下心来多读一些书,培养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这样语文教师才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掘文本中隐含的言语训练点,并设计好训练的环节,给学生扎扎实实的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启示之三:语文课堂必须要充分读书,努力实践寓读于教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这一环节中,教者让学生反复朗读,带着感情朗读猜测原因和告别的句子,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情感”这东西往往是分析讲解不出来的,只有通过朗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学生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感悟的。语文的课堂不要让表达和交流代替了静思默想,代替了独立思考,代替了独自体验,代替了用心读书。

环节之三:(学生自读1-8节之后)

师为什么百草园会让作者如此依恋?

生因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师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为什么呢?

生百草园中有很多趣事,可以听油蛉唱歌、蟋蟀弹琴,可以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

生百草园里景物美,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生还可以听到有趣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师作者在这里写了百草园优美的景色、有趣的事情、神秘的故事,写出百草园的“乐”之所在。我们同学的童年,也一定有自己的乐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听到过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以下你们的童年生活,然后说说都有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生……

启示之四: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文本内容对接,对文本内容加以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对文本表示认同,产生共鸣,产生感动。该环节中,教者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这一做法,就是在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回忆当中去体会百草园中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感到百草园确实充满乐趣。如果仅仅就文字去分析,我想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个中乐趣的。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双溪中学]

猜你喜欢

百草园教者语言文字
学校里的“百草园”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语言文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