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更重要

2006-12-14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06年12期
关键词:丁肇中物理学家导师

贵 彤

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很喜欢与人交流做事为学的经验,而且毫无保留,深入浅出。在2006年科协年会上,丁教授就给6000多名代表讲了自己的经历,其中有一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

丁肇中在学校时,成绩好,也喜欢思考理论。他的导师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但是两个人工作一个月后,丁肇中却不再与之合作。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有一天,导师找他到办公室喝茶。

导师对丁肇中说,如果再活一辈子,他一定要选择做实验物理学家,不做理论物理学家。

丁肇中很奇怪。

导师解释说,做一个普通的实验物理学家都是有用的,做一个普通的理论物理学家用途是有限的。上一世纪真正对物理有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是很少很少的。

听了这个意见,丁肇中沉思片刻,就对导师说:“再见,我不跟你工作了!”从此,在任何场合,丁肇中都强调:“我是学实验物理的。”

1948年,费曼、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提出,电子是没有体积的。这个理论被当时所有的实验所证明,他们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到了1964年,哈佛和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以及专门从事这种实验的专家们,却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了相反的结果——电子是有体积的。

1965年,刚刚拿到博士学位不久的丁肇中来到德国重做实验。在众人怀疑和劝阻的压力面前,年轻的丁肇中成功了。8个月以后,他的实验证明量子电动力学是正确的,电子是没有体积的。事实也让他体会到,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惧怕困难,也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改变。

但是,在多年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丁肇中也发现,身边来自印度、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学子,但凡成绩好的人,都比较偏重理论研究,而尽量避免做实验工作。

他认为,问题可能更多出在观念上。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丁肇中认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有很大的害处。他希望年轻人能够重视实验。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没有意义的。当实验推翻了理论以后,才可能创建新的理论,理论是不可能推翻实验的。他自己的例子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同学们,你喜欢做实验吗?你的动手能力怎么样呢?

猜你喜欢

丁肇中物理学家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
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丁肇中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