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筝

2005-07-18

旅游时代 2005年5期
关键词:纸鸢太原餐馆

金鱼

风筝爱好者

太原文源巷1条2号

2005.3.2

程玮

太原,古称晋阳、并州,简称并。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时代,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曾为唐王朝的“北都”,后唐、后晋、北汉的国都或陪都。

太原的地图就是一只飞翔的雄鹰,雄鹰的头是阳曲县的北小店,右翼是阳曲县的杨兴,左翅是娄烦县盖家庄和罗家岔,尾巴是清徐县的孟封镇。盘鹰风筝是太原一绝,这种鹰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也能飞,而且能在高空盘旋飞行,俯冲、滑翔,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其他地方的鹰大多是闭嘴的,而太原的盘鹰风筝是张嘴的,能在空中打盘,充分体现出鹰的雄姿。

太原,文源巷2条。文源巷正如其名,是太原一条文化气息浓厚的巷子,除了省图书馆、省京剧院、三十七中学外,巷子里还集中了太原市专卖文房四宝和绘画工具的小店以及大大小小的书店、酒吧。在文源巷2条里,饺子馆、理发店、命名馆、中医推拿馆林立,有着热闹、家常,富有太原风情的市井生活。程玮的餐馆“一家人快餐店”和他的家都在这样的小巷子里。

清太原街巷图

太原,文源巷2条。程玮的餐馆“一家人快餐店”就在这条小巷子里。

风筝相传起源于战国时期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般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般就是后人所称的“鲁班爷”这种用薄木片和竹片制成的就是最早的风筝。

风筝其艺

风筝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汉朝时风筝多用纸制成,被称为“纸鸢”。汉将韩信曾将风筝放飞到空中,根据风筝的放飞线长度来计算到未央宫的距离。南北朝时,齐文宣帝曾下令让囚犯乘坐风筝,从八丈高的金风台上向下飞行,能够飞出城的便可赦其死罪。

五代时,人们开始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纸鸢开始叫做了“风筝”。唐宋时期,扎放风筝已经很普遍,北宋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有6名儿童在放风筝。当时的皇帝宋徽宗相当喜欢风筝,除了自己在宫中放飞风筝外,据说还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当时不但有做风筝的职业,还出现了一种专门放风筝的职业“赶趁人”。明清时期,风筝发展几乎极盛。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扶老携幼,竞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

风筝以山东潍坊风筝最为有名,这与当地的气候有关,潍坊风大,风向、风力稳定,预报刮几级风,就一定能连刮好几个小时。太原属于黄土高原,风向、风力多变。因此太原适合放盘鹰风筝。鹰的特点就是在没风的天气也能飞。即使天空万里无云,没有一丝风,鹰风筝也能像一只真鹰在天空中盘旋、俯冲。太原的鹰风筝,就像北京、天津的沙燕儿一样,闻名全国。在每年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上,鹰风筝里夺魁的,都是太原鹰。比赛一结束,风筝就被拆开放回箱子里,旁人想多看几眼偷师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想买回去自己研究,那风筝主儿看你是内行,也不会卖的。而真正的精品风筝,根本就不拿出来卖。

玩风筝的人说:好飞不过沙燕,好玩不过盘鹰。鹰虽然好玩,但是要想让它盘旋起来,飞出一定角度,对制作和放飞要求的技术都比较高。鹰风筝属于浮雕软翅风筝,翅膀长是身长的3倍,头、身、尾的比例是3:4.5:4.5。鹰飞得好不好,全看绷线的技术到不到家。绷线就是在糊翅膀之前用一根线连接翅膀的对角两点,把翘起的翅膀拉下2到4.5厘米(视鹰的大小而定)。糊好翅膀之后再将线抽掉,保证翅膀的弹性,使鹰不受风力的影响。绷得太紧了鹰上天打转,太松了没法飞。绷线的弹性还受环境影响,像在太原制作的鹰到了气候潮湿的广州就不能飞。

程玮其人

程玮,1976年出生于太原,29岁的小伙子,他的身份是“一家人快餐店”的老板兼大厨,然而他同时还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民间手艺人。在他的手上,有着一门几乎已经被年轻人淡忘的传统风筝手艺———太原鹰。

程玮小时候只是糊几个“屁帘儿”风筝玩,后来就开始自己研究琢磨,买书看,找师傅学。为了找做风筝用的毛竹,程玮去过花圈寿衣店,也拆过蒸包子用的大笼屉。为了画好风筝,他还专门学了工笔画。我们建议程玮把这些风筝放到他的餐馆里去卖,他哈哈一笑:“那不是让朋友们笑话吗!”他做的风筝大多都送给了朋友。“朋友们知道我有个爱好,让你给做个玩玩。哪儿能要钱呢?不是个靠它糊口的东西。”程玮热爱风筝,但从没想过以它谋利的态度,多少也与他的师傅有关。他的师傅孙师傅过去是一名木匠,也是个爱风筝的人,家里做风筝用的竹子堆满了阳台。手巧的人自然也心灵,“不计较名利,不参与纷争”是程玮从师傅那里得来的教诲。

每个中午和傍晚,程玮在餐馆忙碌,夜里他埋首于风筝的世界直到凌晨。人来人往的店堂和挂满风筝的小屋组成了程玮的生活,一边热闹而忙碌,一边安静而专注。

风筝诗词

纸鸢

唐 元稹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纸鸢

北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

怀潍县

清 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题风筝画诗之一

明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云。

竹枝词

清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丸,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风早,笑我风筝五丈风。

风筝工具

竹子用来扎制风筝的骨架。要选择发黄的油性毛竹,密度高,弹性好。

丝绢用来制作鹰等浮雕风筝的身子,质量轻,有弹性,细腻妥贴,在立体架子上易裱糊。

无纺布没有弹性,不会变形,是糊翅膀的好材料。

线绳扎绑风筝骨架时使用。

胶扎制和裱糊时使用。

精加工风筝时使用的手锯、剪刀、刀、锤子、钻头等。有些刀具和钻头是程玮专门请人打制的,用合金钢制成,硬度高、韧性好。

绘制风筝使用的各种笔、防水的工业色浆、撒在风筝上装饰用的闪光粉末等。

用来加工竹片的刨子、各种型号的钳子、酒精灯、刀子、游标卡尺、台钳等。

风筝工序

壹绑翅膀插套。插套用铝皮制成。

贰烤制。扎制风筝的竹子用酒精灯烤制成基本形状。

叁刷胶。将白乳胶刷在架子上,太薄不牢靠,太厚则会使风筝太重。

肆绑线点胶。用线绑系,用胶粘合,制出鹰身的形状。

伍整形。烤制整理,使鹰身立体成型。

陆组合。组装身和翅膀。

柒破开。把已经烤好形状的竹条从中间破开,保证风筝两边的形状对称。

捌打眼、装鹰肋骨。用小手钻在竹条上钻孔,把竹条装入刚才打的孔。

玖绑固定环。鹰的翅膀通过插套和固定环与鹰身相连接。

拾鹰身裱糊。将丝绢用喷壶喷水变潮后,用白乳胶裱糊在鹰身竹架上。

拾壹绘制。用防水的工业色浆绘制鹰身。

拾贰绷线。制作鹰风筝最为关键的一步。

拾叁绘制翅膀。

拾肆裱糊翅膀。

拾伍风筝制作完成。

他的小餐馆开了七年,也就有顾客在这里吃了七年的饭。小小的店门前常常停满小轿车,店里常常挤满了专程来吃他炒的菜的人。人手忙不过来的时候,老顾客就自己进厨房端菜,有时还帮他收拾收拾桌子。店里大到IC电话,空调,小到墙上的挂历,都是常来吃饭的朋友们给装的。真合了餐馆的名字“一家人快餐店”。

程玮在家门口的小巷子里展示他的得意之作:长达25米的龙风筝。路过的街坊们都很好奇,他们只知道这个每天忙里忙外的小伙子爱放风筝,却不知道他对风筝有这么深的热爱和研究。隔壁理发店小姑娘的评价是,他不像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不上网,不玩游戏,不泡吧,但是他喜欢做风筝、画画、玩古董、养鱼这些古雅的东西。

和院子里的小孩子在一起。程玮喜欢做风筝,更喜欢带着孩子放风筝,他曾经给儿子做过一只手掌大小可以放飞的鹰。

蝴蝶。制作于2000年。妻子喜欢漂亮的东西,程玮便做了这只大花蝴蝶风筝送给新婚的妻子。他安静漂亮的妻子很支持他玩风筝,也是生意上的贤内助。程玮在餐馆炒菜,妻子就忙里忙外地洗菜、切菜。

鹰。太原风筝的代表作,犀利的鹰目咄咄逼人,鲜艳的鹰翅膀展翅欲飞。就是这鹰风筝的身子,程玮师徒俩前前后后修改过四五次,爪子的样子修改了五六次,彩绘也从原来简单的绘画改成中国工笔画,才有了现在的独特造型。据说这只鹰在放飞时不但被许多人当成了真鹰,还吓得其它鸟儿纷纷逃离。

螃蟹。程玮往往是看到什么,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有一次他在迎泽桥看见有人做了个螃蟹风筝但是飞得并不好,回家就反复琢磨,终于做出了一个既漂亮又能飞得高的螃蟹风筝。他还做过一个龙虾风筝,“喜欢吃龙虾,就做一个呗。”

大鹏。是程玮的第一件正式的风筝作品。那是1993年他依据一本《风筝技法》的书照猫画虎做的,一出手就表现出他在这方面的天赋。

沙燕。程玮2004年的作品,用鲜艳的荧光色浆上色。

蝴蝶。程玮做了很多各式各样的蝴蝶风筝,还做过知了等昆虫风筝。

猜你喜欢

纸鸢太原餐馆
向往鸢满天
纸鸢风与少年
除夜太原寒甚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1号异星球餐馆
1号异星球餐馆
1号异星球餐馆
1号异星球餐馆
NO.3 纸鸢